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扇出型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扇出型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3792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芯片封装领域,公开了一种扇出型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扇出型封装结构包括第一半导体载板、目标芯片、塑封层、第一微流道及第二半导体载板;目标芯片设置于第一半导体载板的凹槽内,塑封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半导体载板的顶部;塑封层包括铜柱和硅桥;铜柱和硅桥设置在目标芯片的背离凹槽的一侧;第一微流道设置于第一半导体载板内;第二半导体载板设置于第一半导体载板背离目标芯片的一侧表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满足了扇出型封装结构内芯片之间的电连接要求,且扇出型封装结构成本更低、散热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芯片封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扇出型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封装技术越来越趋向于高密度、小型化发展。而扇出型晶圆级封装可实现多个芯片集成在一个封装体中,该封装方式具有传输速率快、产品尺寸小、产品性能好等优势。

2、现有的先进封装技术,在晶圆级工艺中通常会面临着晶圆翘曲大,曝光面不平这导致曝光对位偏移,相应的局部应力过大导致焊点失效等问题。

3、在集成多个芯片的封装体中,对芯片之间信号的互连互通有较高的要求,而现有的有机rdl(redistribution layer,重布线层)转接板的线宽/线距最多只能做到2um/2um,对于一些高端的存储芯片及处理芯片,现有的有机rdl转接板无法满足芯片之间的电连接要求;而无机的tsv(through silicon via,硅通孔)硅转接板可以满足高端芯片之间的电连接要求,但是制作成本高昂,且良率较低;并且目前芯片封装之间的散热结构不完整,导致芯片散热困难,进一步造成功耗的损失。综上,目前的封装结构存在难以满足芯片之间的电连接要求、制作成本高昂和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扇出型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无法满足芯片之间的电连接要求、制作成本高昂和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扇出型封装结构,包括:

3、第一半导体载板,第一半导体载板上设置有凹槽;

4、目标芯片,目标芯片设置于凹槽的内部;

5、塑封层,塑封层设置于第一半导体载板的一侧;塑封层包括铜柱和硅桥,铜柱和硅桥设置在目标芯片的背离凹槽的一侧,硅桥通过铜柱与目标芯片电连接;

6、第一微流道,第一微流道设置于第一半导体载板内;

7、第二半导体载板,第二半导体载板内部形成有第二微流道;第二半导体载板设置于第一半导体载板背离目标芯片的一侧表面上;第二半导体载板与第一半导体载板键合连接,第一微流道与第二微流道相连通。

8、本专利技术根据设计结构放置第一半导体载板、目标芯片、包含铜柱和硅桥的塑封层,形成扇出型封装结构;本专利技术还在第一半导体载板的内部增加微流道散热结构,解决嵌入式芯片的散热问题。

9、铜柱和硅桥为半导体材料,具有较好的热导率和电导率;同时具备较好的电气特性,具有较低的电阻和较高的电容;基于上述特性,包括铜柱和硅桥的塑封层能够有效传递目标芯片的电信号,实现封装结构中目标芯片的电连接要求;铜柱和硅桥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质,替代了部分布线层结构,减少了封装结构的厚度,并且有效的降低了成本。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目标芯片包括贴膜面;贴膜面位于目标芯片的底部。

11、本方案提出在第一半导体载板中开槽,目标芯片通过贴至第一半导体载板的凹槽位置,以减少晶圆翘曲。

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扇出型封装结构包括布线层;

13、布线层设置于塑封层的顶部;

14、布线层包括第一金属焊球、第二金属焊球及互连结构;

15、互连结构包括第一层互连结构和第二层互连结构;

16、第一层互连结构设置于靠近塑封层的一侧;

17、第一层互连结构与塑封层之间设置有第一金属焊球;塑封层中的铜柱和硅桥与第一金属焊球电连接;第一金属焊球与第一层互连结构电连接;

18、第二层互连结构设置于背离塑封层的一侧;第一层互连结构与第二层互连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一金属焊球;第一层互连结构与第二层互连结构电连接;

19、第二层互连结构与布线层的边缘之间设置有第一金属焊球;

20、布线层的背离塑封层的外部边缘设置有第二金属焊球;第二金属焊球与第二层互连结构电连接。

21、本专利技术使用的第一金属焊球、第二金属焊球和互连结构,结构紧密,使芯片封装的密度更高,进一步使目标芯片的信号走线更短,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信号密度,提高了电路的性能。

22、金属焊球起着界面之间的电气互连作用,将目标芯片中的电信号传输至外部设备;金属焊球还起应力缓冲作用,保护封装结构的完整性。

2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扇出型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4、提供第一半导体载板,在第一半导体载板一侧表面形成凹槽;

25、在凹槽的内部设置目标芯片;

26、在目标芯片背离凹槽的一侧设置铜柱与硅桥,硅桥通过铜柱与目标芯片电连接;

27、对铜柱和硅桥进行塑封处理,形成塑封层;

28、在第一半导体载板内进行开槽处理,以形成第一微流道,第一微流道适于通入冷凝液体;

29、设置第二半导体载板,第二半导体载板内部形成有第二微流道;第二半导体载板设置于第一半导体载板背离目标芯片的一侧表面上;第二半导体载板与第一半导体载板键合连接,第一微流道与第二微流道相连通。

3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设置第二半导体载板之后,还包括:

31、形成布线层,形成的布线层包括第一金属焊球、第二金属焊球及互连结构;

32、形成的互连结构包括第一层互连结构和第二层互连结构;

33、第一层互连结构设置于靠近塑封层的一侧;

34、第一层互连结构与塑封层之间设置有第一金属焊球;塑封层中的铜柱和硅桥与第一金属焊球电连接;第一金属焊球与第一层互连结构电连接;

35、第二层互连结构设置于背离塑封层的一侧;第一层互连结构与第二层互连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一金属焊球;第一层互连结构与第二层互连结构电连接;

36、第二层互连结构与布线层的边缘之间设置有第一金属焊球;

37、布线层的背离塑封层的外部边缘设置有第二金属焊球;第二金属焊球与第二层互连结构电连接。

38、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形成布线层,根据目标芯片引出的信号,设置第一层互连结构、第二层互连结构,设置第一金属焊球和第二金属焊球,将目标芯片的信号通过相连的电连接关系引出。

3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半导体载板一侧表面形成凹槽,包括:

40、所述第一半导体载板上涂布光刻胶;

41、在光刻胶上形成预设图案,以得到掩模;

42、基于掩模对第一半导体载板进行刻蚀处理,以得到凹槽。

43、本专利技术使用曝光显影技术,在第一半导体载板上涂覆一层光刻胶,通过曝光显影形成开口,在开口处进行刻蚀开槽,形成凹槽后放置目标芯片。

4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凹槽的内部设置目标芯片之后,还包括:

45、在目标芯片与凹槽间填充熔融胶膜。

46、目标芯片通过胶膜贴至第一半导体载板的凹槽位置,以减少晶圆翘曲。

4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形成塑封层后对塑封层进行减薄漏铜处理。

4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微流道通过在第一半导体载板底部开槽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扇出型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4.一种扇出型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扇出型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置第二半导体载板之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半导体载板一侧表面形成凹槽,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目标芯片之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塑封层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布线层之后,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扇出型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4.一种扇出型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扇出型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置第二半导体载板之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飞王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