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热压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热压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3637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压成型装置,包括:第一加压机构,包括:第一平板模具;第二加压机构,与所述第一加压机构相对设置,包括:第二平板模具;所述第一平板模具和/或所述第二平板模具具有若干导光微结构;当对待加工导光板进行压印时,所述第一平板模具和所述第二平板模具分别挤压所述待加工导光板的两个相对面,以将所述第一平板模具和/或所述第二平板模具的若干导光微结构转印至所述待加工导光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平板模具和第二平板模具同时对待加工导光板进行整平面挤压,将第一平板模具和/或第二平板模具上的若干导光微结构转印至待加工导光板,可实现导光微结构的高保真转写或复制,且提高了转写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光板加工,尤其涉及一种热压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1、导光板是将线光源转变为面光源的光学器件,导光板吸收从光源发出来的光并在板材里面传播,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依照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进行传导,最终破坏全反射条件由导光板表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微结构,可使导光板均匀发光。

2、在现有的导光板制备中,通常是采用辊压的方式制作导光微结构,由于辊压是线接触,导光板基材与网点模具的接触时间短,导光微结构还未完全形成,导光板基材就已经和网点模具分离,导致网点模具表面上的结构无法完整复制到导光板基材的表面。

3、而如果降低压辊的转速,增加网点模具与导光板基材的接触时间,导光板基材将由于长时间受热受压,容易出现翘曲变形,形成不良产品;同时,在热压完成后,依靠室温对导光板进行冷却,导光板基材表面的结构易发生塑性回弹,导致结构转写率低。

4、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压成型装置,能够实现模具表面结构的高保真转写或复制,保真率大于95%。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压成型装置,包括:

3、第一加压机构,所述第一加压机构包括:第一平板模具;

4、第二加压机构,所述第二加压机构与所述第一加压机构相对设置,包括:第二平板模具;

5、所述第一平板模具和/或所述第二平板模具具有若干导光微结构;

6、当对待加工导光板进行压印时,所述第一平板模具和所述第二平板模具分别挤压所述待加工导光板的两个相对面,以将所述第一平板模具和/或所述第二平板模具的若干导光微结构转印至所述待加工导光板。

7、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压机构还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一密封圈,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一平板模具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平板模具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在所述第一表面所围设的第一区域内;

8、所述第二加压机构还包括:第二基座和第二密封圈,其中,所述第二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平板模具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平板模具位于所述第二密封圈在所述第二表面所围设的第二区域内,所述第二密封圈和所述第一密封圈相对设置;

9、当对所述待加工导光板进行压印时,若所述待加工导光板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投影超出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相互挤压,所述第一基座、第一密封圈和待加工导光板围合形成第一密封腔,且,所述第二基座、第二密封圈和待加工导光板围合形成第二密封腔;

10、若所述待加工导光板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第一基座、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二基座围合形成第三密封腔。

11、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座上设有至少一个贯通所述第一基座的第一抽气口,以抽取所述第一密封腔或所述第三密封腔内的空气;

12、所述第二基座上设有至少一个贯通所述第二基座的第二抽气口,以抽取所述第二密封腔或所述第三密封腔内的空气。

13、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压机构还包括:第一座体板和第一o型圈,所述第一座体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o型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座体板上,所述第一平板模具设置于所述第一o型圈上,所述第一o型圈、第一座体板和所述第一平板模具围合形成第四密封腔;

14、所述第二加压机构还包括:第二座体板和第二o型圈,所述第二座体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o型圈设置于所述第二座体板上,所述第二平板模具设置于所述第二o型圈上,所述第二o型圈、第二座体板和所述第二平板模具围合形成第五密封腔。

15、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座体板上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o型圈的上端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容纳槽过盈配合;

16、所述第二座体板上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o型圈的下端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且与所述第二容纳槽过盈配合。

17、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压机构还包括:第一陶瓷面板和第一加热件,所述第一陶瓷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座体板上,所述第一加热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陶瓷面板上,所述第一陶瓷面板和所述第一加热件位于所述第四密封腔内,所述第一基座、第一座体板、第一陶瓷面板和第一加热件上下依次层叠设置;

18、所述第二加压机构还包括:第二陶瓷面板和第二加热件,所述第二陶瓷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座体板上,所述第二加热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陶瓷面板上,所述第二陶瓷面板和所述第二加热件位于所述第五密封腔内,所述第二加热件、所述第二陶瓷面板、所述第二座体板、和第二基座上下依次层叠设置。

19、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件为金属加热件,所述金属加热件在通电时产生热量;

20、所述第二加热件为金属加热件,所述金属加热件在通电时产生热量。

21、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座体板上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位于所述第一陶瓷面板与所述第一o型圈之间,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加热件;所述第二座体板上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位于所述第二陶瓷面板与所述第二o型圈之间,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加热件。

22、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o型圈与所述第一座体板之间设有第三抽气口,所述第三抽气口用以抽取所述第四密封腔内的空气;所述第二o型圈与所述第二座体板之间设有第四抽气口,所述第四抽气口用以抽取所述第五密封腔内的空气。

23、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压机构还包括:第一冷却件,所述第一冷却件位于所述第四密封腔内;

24、所述第二加压机构还包括:第二冷却件,所述第二冷却件位于所述第五密封腔内。

25、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件为循环液冷却件,所述第一冷却件内设有循环冷却液;

26、所述第二冷却件为循环液冷却件,所述第二冷却件内设有循环冷却液。

2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压成型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热压成型装置,还包括如下方法:

28、将待加工导光板置于第一加压机构和第二加压机构之间;

29、使第一加压机构与第二加压机构相对运动,以使第一平板模具和第二平板模具分别贴合所述待加工导光板的两个相对面;

30、使所述第一加压机构与所述第二加压机构继续相对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平板模具和所述第二平板模具分别挤压所述待加工导光板的两个相对面以将若干导光微结构转印至所述待加工导光板;

31、使所述第一加压机构和所述第二加压机构分开,得到导光板产品。

32、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使第一加压机构与第二加压机构相对运动,以使第一平板模具和第二平板模具分别贴合所述待加工导光板的两个相对面之后,所述操作方法还包括:

33、通过第一抽气口将第一密封腔抽成真空状态,且,通过第二抽气口将第二密封腔抽成真空状态;

34、通过第一加热件对所述第一平板模具加热预设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压机构还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一密封圈,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一平板模具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平板模具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在所述第一表面所围设的第一区域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上设有至少一个贯通所述第一基座的第一抽气口,以抽取所述第一密封腔或所述第三密封腔内的空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压机构还包括:第一座体板和第一O型圈,所述第一座体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O型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座体板上,所述第一平板模具设置于所述第一O型圈上,所述第一O型圈、第一座体板和所述第一平板模具围合形成第四密封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体板上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O型圈的上端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容纳槽过盈配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压机构还包括:第一陶瓷面板和第一加热件,所述第一陶瓷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座体板上,所述第一加热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陶瓷面板上,所述第一陶瓷面板和所述第一加热件位于所述第四密封腔内,所述第一基座、第一座体板、第一陶瓷面板和第一加热件上下依次层叠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件为金属加热件,所述金属加热件在通电时产生热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体板上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位于所述第一陶瓷面板与所述第一O型圈之间,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加热件;所述第二座体板上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位于所述第二陶瓷面板与所述第二O型圈之间,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加热件。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型圈与所述第一座体板之间设有第三抽气口,所述第三抽气口用以抽取所述第四密封腔内的空气;所述第二O型圈与所述第二座体板之间设有第四抽气口,所述第四抽气口用以抽取所述第五密封腔内的空气。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压机构还包括:第一冷却件,所述第一冷却件位于所述第四密封腔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件为循环液冷却件,所述第一冷却件内设有循环冷却液;

12.一种热压成型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热压成型装置,还包括如下方法: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使第一加压机构与第二加压机构相对运动,以使第一平板模具和第二平板模具分别贴合所述待加工导光板的两个相对面之后,所述操作方法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压机构还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一密封圈,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一平板模具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平板模具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在所述第一表面所围设的第一区域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上设有至少一个贯通所述第一基座的第一抽气口,以抽取所述第一密封腔或所述第三密封腔内的空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压机构还包括:第一座体板和第一o型圈,所述第一座体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o型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座体板上,所述第一平板模具设置于所述第一o型圈上,所述第一o型圈、第一座体板和所述第一平板模具围合形成第四密封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体板上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o型圈的上端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容纳槽过盈配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压机构还包括:第一陶瓷面板和第一加热件,所述第一陶瓷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座体板上,所述第一加热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陶瓷面板上,所述第一陶瓷面板和所述第一加热件位于所述第四密封腔内,所述第一基座、第一座体板、第一陶瓷面板和第一加热件上下依次层叠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恒方宗豹方慧朱雷陆延青徐挺张伟华胡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维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