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隐藏式指纹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258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8
本技术提供一种叉车隐藏式指纹锁,涉及指纹锁领域。包括指纹锁体,指纹锁体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指纹识别设备,指纹锁体内壁下侧的前方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内部设置有防护板,防护板的前面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清洁棉,指纹锁体内壁的左右两侧和第一凹槽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共同开设有滑槽。本技术通过设置防护板,可以对指纹识别设备进行防护,因此在指纹识别设备不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有效的对指纹识别设备进行防护,避免指纹识别设备损坏或者受到污染,并且其在防护板上设置有清洁棉,使得使用者在使用之前,可以对手指进行清洁,避免手指污渍影响指纹识别设备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指纹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叉车隐藏式指纹锁


技术介绍

1、叉车是工业搬运车辆,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10称为工业车辆,常用于仓储大型物件的运输,通常使用燃油机或者电池驱动,叉车的技术参数是用来表明叉车的结构特征和工作性能的,主要技术参数有:额定起重量、载荷中心距、最大起升高度、门架倾角、最大行驶速度、最小转弯半径、最小离地间隙以及轴距、轮距等。

2、叉车指纹锁是一种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安全锁,它使用个体的指纹信息作为身份识别的标志,可以保证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解锁和使用叉车设备,与传统的密码锁和钥匙锁相比,指纹锁更加方便快捷,避免了密码泄露或丢失钥匙等安全问题,叉车指纹锁的作用在于提高叉车使用安全性,防止非法操作和盗窃,减少企业损失。

3、现有的叉车指纹锁在使用的时候,大多是裸露在外的,因此在叉车指纹锁使用的时候,叉车指纹锁的指纹界面容易粘上灰尘,因此在使用者使用的时候,容易导致指纹识别出现误差,使得叉车指纹锁不能够打开,并且在使用的时候,不方便对使用者的手指进行清洁,从而导致使用者的手指存在污渍的时候,叉车指纹锁不能准确地识别。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叉车隐藏式指纹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叉车指纹锁在使用的时候,大多是裸露在外的,因此在叉车指纹锁使用的时候,叉车指纹锁的指纹界面容易粘上灰尘,因此在使用者使用的时候,容易导致指纹识别出现误差,使得叉车指纹锁不能够打开,并且在使用的时候,不方便对使用者的手指进行清洁,从而导致使用者的手指存在污渍的时候,叉车指纹锁不能准确地识别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叉车隐藏式指纹锁,包括指纹锁体,所述指纹锁体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指纹识别设备,所述指纹锁体内壁下侧的前方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前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清洁棉,所述指纹锁体内壁的左右两侧和第一凹槽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共同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共同转动连接有丝杆,两个所述丝杆的杆壁均固定连接有内螺纹连接条,两个所述内螺纹连接条的相对一面,分别与防护板的左右两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内螺纹连接条的底面和滑槽内壁的下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3、优选的,所述指纹锁体内壁的上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防护板顶面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条。

4、优选的,所述指纹锁体前面的下侧开设有第一空腔,两个所述丝杆的下端均贯穿滑槽内壁的下侧至第一空腔的内部,两个所述丝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右面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空腔内壁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传动杆杆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的前面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的前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指纹锁体的前面位于第一空腔的前侧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调节杆的前端贯穿第一空腔内壁的前侧和第二空腔内壁的前侧至指纹锁体的前面,所述调节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转钮。

6、优选的,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内齿限位套,所述调节杆杆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限位齿轮。

7、优选的,所述内齿限位套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内螺纹调节块,所述内螺纹调节块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外螺纹调节管,所述外螺纹调节管的前端与第二空腔内壁的前侧转动连接,所述外螺纹调节管的前端贯穿第二空腔内壁的前侧至指纹锁体的前面,所述外螺纹调节管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环形转钮,所述外螺纹调节管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二空腔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壁均通过滑块分别与内螺纹调节块的上下两面滑动连接。

8、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9、1、通过设置指纹锁体、指纹识别设备、防护板、清洁棉、丝杆、内螺纹连接条、复位弹簧,本技术通过设置防护板,可以对指纹识别设备进行防护,因此在指纹识别设备不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有效的对指纹识别设备进行防护,避免指纹识别设备损坏或者受到污染,并且其在防护板上设置有清洁棉,使得使用者在使用之前,可以对手指进行清洁,避免手指污渍影响指纹识别设备的使用。

10、2、通过设置指纹锁体、丝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传动杆,在传动杆上的第二锥齿轮的作用下,方便带动两个丝杆上的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使得两个丝杆在进行转动的时候保持同步,保持防护板移动的稳定。

11、3、通过设置内齿限位套、内螺纹调节块、外螺纹调节管、指纹锁体、环形转钮、限位块,在内螺纹调节块的作用下,使得内螺纹调节块能够在外螺纹调节管进行转动的时候,内螺纹调节块在外螺纹调节管上进行移动,内螺纹调节块带动内齿限位套进行移动,控制内齿限位套对限位齿轮进行限位,从而控制调节杆能否进行转动,因此在需要保持防护板稳定的时候,内齿限位套将限位齿轮卡住,可以保持防护板的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叉车隐藏式指纹锁,包括指纹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锁体(1)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指纹识别设备(2),所述指纹锁体(1)内壁下侧的前方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设置有防护板(3),所述防护板(3)的前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清洁棉(4),所述指纹锁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和第一凹槽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共同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共同转动连接有丝杆(5),两个所述丝杆(5)的杆壁均固定连接有内螺纹连接条(6),两个所述内螺纹连接条(6)的相对一面,分别与防护板(3)的左右两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内螺纹连接条(6)的底面和滑槽内壁的下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隐藏式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锁体(1)内壁的上侧开设有定位槽(8),所述防护板(3)顶面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条(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隐藏式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锁体(1)前面的下侧开设有第一空腔,两个所述丝杆(5)的下端均贯穿滑槽内壁的下侧至第一空腔的内部,两个所述丝杆(5)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0),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10)的右面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1),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11)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2),所述传动杆(1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空腔内壁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叉车隐藏式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12)杆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13),所述第三锥齿轮(13)的前面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14),所述第四锥齿轮(14)的前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杆(15),所述指纹锁体(1)的前面位于第一空腔的前侧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调节杆(15)的前端贯穿第一空腔内壁的前侧和第二空腔内壁的前侧至指纹锁体(1)的前面,所述调节杆(1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转钮(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叉车隐藏式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内齿限位套(17),所述调节杆(15)杆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限位齿轮(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叉车隐藏式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限位套(17)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内螺纹调节块(19),所述内螺纹调节块(19)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外螺纹调节管(20),所述外螺纹调节管(20)的前端与第二空腔内壁的前侧转动连接,所述外螺纹调节管(20)的前端贯穿第二空腔内壁的前侧至指纹锁体(1)的前面,所述外螺纹调节管(20)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环形转钮(21),所述外螺纹调节管(20)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2),所述第二空腔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壁均通过滑块分别与内螺纹调节块(19)的上下两面滑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车隐藏式指纹锁,包括指纹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锁体(1)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指纹识别设备(2),所述指纹锁体(1)内壁下侧的前方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设置有防护板(3),所述防护板(3)的前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清洁棉(4),所述指纹锁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和第一凹槽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共同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共同转动连接有丝杆(5),两个所述丝杆(5)的杆壁均固定连接有内螺纹连接条(6),两个所述内螺纹连接条(6)的相对一面,分别与防护板(3)的左右两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内螺纹连接条(6)的底面和滑槽内壁的下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隐藏式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锁体(1)内壁的上侧开设有定位槽(8),所述防护板(3)顶面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条(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隐藏式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锁体(1)前面的下侧开设有第一空腔,两个所述丝杆(5)的下端均贯穿滑槽内壁的下侧至第一空腔的内部,两个所述丝杆(5)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0),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10)的右面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1),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11)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2),所述传动杆(1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空腔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龙磊沈德康鲍丹丹楼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乾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