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绞导线退绞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251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8
本技术涉及一种退绞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双绞导线退绞机构,包括驱动马达、滑动块、圆锥台、套筒、夹头、退绞马达和传动组件;驱动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滑动块;滑动块滑动设置于滑轨上,将驱动马达输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沿滑轨方向的直线运动;圆锥台连接滑动块,并跟随滑动块作直线运动;套筒同心套设于圆锥台外;夹头与套筒铰接,并且夹头的一端抵接于圆锥台的斜面上;退绞马达通过传动组件与套筒传动连接。与现有术相比,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不同线径双绞线的退绞前,通过气缸调整限位结构不准确,容易导致双绞线报废以及需要频繁调整的缺陷,通过纯伺服驱动实现了精度高、速度快、无级变更夹紧力的柔性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退绞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双绞导线退绞机构


技术介绍

1、双绞线是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传输介质,其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出来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有效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在双绞线端头需要进行一定长度的退绞(退拧),使端头处仍保持为两根单线束的状态,以便于后续工艺处理和使用。

2、目前,双绞线退绞处理是用气缸驱动夹紧的,生产不同线径的双绞线时需要调整限位结构使其能够夹紧双绞线而不会松脱。如中国专利cn209947541u公开的双绞线退拧装置,包括机台、水平直线驱动机构、连杆机构、夹爪机构、被动齿轮、主动齿轮和电机,所述机台上转动连接有被动齿轮和主动齿轮,被动齿轮和主动齿轮相啮合,夹爪机构固定在被动齿轮上,夹爪机构与连杆机构铰接在一起,水平直线驱动机构的活塞杆端头活动连接在连杆机构内,水平直线驱动机构的缸体和电机的机体均固定在机台上,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在主动齿轮上。

3、然而该方案结构复杂,旋转部分的结构与开合部分的结构容易存在磨损,导致装置失效;并且对于调整需要精确控制,而气缸难以良好的进行调控,需要频繁调整,并且在双绞线夹紧限位调整不到位时,会出现绞线分不开的情况,造成双绞线报废率高、设备效率低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其一而提供一种双绞导线退绞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不同线径双绞线的退绞前,通过气缸调整限位结构不准确,容易导致双绞线报废以及需要频繁调整的缺陷,通过纯伺服驱动实现了精度高、速度快、无级变更夹紧力的柔性生产。

2、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双绞导线退绞机构,包括驱动马达、滑动块、圆锥台、套筒、夹头、退绞马达和传动组件;

4、所述的驱动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滑动块;

5、所述的滑动块滑动设置于滑轨上,将驱动马达输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沿滑轨方向的直线运动;

6、所述的圆锥台连接滑动块,并跟随滑动块作直线运动;

7、所述的套筒同心套设于圆锥台外;

8、所述的夹头与套筒铰接,并且夹头的一端抵接于圆锥台的斜面上;

9、所述的退绞马达通过传动组件与套筒传动连接。

10、优选地,所述的驱动马达与滑动块之间通过驱动螺杆连接,驱动螺杆与驱动马达的输出轴连接,驱动螺杆与滑动块螺纹连接。驱动螺杆在驱动马达的扭矩输出下发生旋转,通过螺纹配合的形式可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因而与驱动螺杆螺纹配合的滑动块则在滑轨的引导下进行直线运动;滑动块在滑轨上的运动方向根据驱动马达的扭矩输出方向确定。

11、优选地,所述的夹头设有一对,对称于圆锥台设置。由于夹头一端始终是抵接于圆锥台的斜面上,因而在圆锥台跟随滑动块进行直线运动时,夹头会基于铰接点发生旋转,进而对称设置的夹头可实现开合度的调整。

12、优选地,所述的夹头的端面上设有防滑纹路。夹头的头部实际为块状体,在该块状体与双绞线接触的表面形成有防滑纹路可进一步加强与双绞线的摩擦力,避免在夹头运动时发生滑动摩擦。

13、优选地,所述的传动组件采用皮带传动,将退绞马达输出的扭矩传递至套筒,使套筒发生旋转运动。

14、优选地,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皮带,所述的第一皮带轮连接于退绞马达的输出轴上,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传动连接,套筒通过旋转轴与第二皮带轮连接。

15、优选地,所述的旋转轴为中空转轴。

16、优选地,所述的退绞机构还包括压料组件,所述的压料组件设置于夹头前端的上方。压料组件用于在夹头调整开合度时夹紧双绞线,减少人工参与,降低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

17、优选地,所述的压料组件包括压料气缸与压料夹,所述的压料夹设置于压料气缸的输出端。

18、优选地,所述的退绞机构装配于机架上。

1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

20、驱动马达运作输出扭矩,通过力的转换使滑动块沿滑轨作直线运动,进而带动圆锥台进行直线运动,一端抵接于圆锥台斜面的夹头随之绕铰接点发生旋转,实现夹头端头的开合,完成对双绞线的夹紧和放松。

21、退绞马达运作输出扭矩,通过传动组件将扭矩输出至套筒上带动套筒发生旋转,与套筒铰接的夹头跟随套筒旋转完成双绞线退绞。

22、退绞完成后,退绞马达和驱动马达再次运作使各部件恢复初始状态。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本双绞导线退绞机构:

25、1)采用纯伺服驱动模式,精度高、速度快,切换产品时无需调整机构件,可实现柔性生产。

26、2)采用圆锥面凸轮机构(即圆锥台),可对夹头的开合度实现可无级调整,以实现任意变更夹紧力的效果,基本不存在报废,并能够适合于各类线形双绞线的退绞。

27、3)采用中空轴设计,便于后继扩展功能;若不进行扩展,也能够简单的通过装饰板盖合,不影响正常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绞导线退绞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马达(2)、滑动块(9)、圆锥台(4)、套筒(10)、夹头(5)、退绞马达(6)和传动组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绞导线退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马达(2)与滑动块(9)之间通过驱动螺杆(3)连接,驱动螺杆(3)与驱动马达(2)的输出轴连接,驱动螺杆(3)与滑动块(9)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绞导线退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头(5)设有一对,对称于圆锥台(4)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绞导线退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头(5)的端面上设有防滑纹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绞导线退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组件(1)采用皮带传动,将退绞马达(6)输出的扭矩传递至套筒(10),使套筒(10)发生旋转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绞导线退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组件(1)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皮带,所述的第一皮带轮连接于退绞马达(6)的输出轴上,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传动连接,套筒通过旋转轴与第二皮带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绞导线退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轴为中空转轴(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绞导线退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退绞机构还包括压料组件(7),所述的压料组件(7)设置于夹头(5)前端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绞导线退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料组件(7)包括压料气缸与压料夹,所述的压料夹设置于压料气缸的输出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所述的一种双绞导线退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退绞机构装配于机架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绞导线退绞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马达(2)、滑动块(9)、圆锥台(4)、套筒(10)、夹头(5)、退绞马达(6)和传动组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绞导线退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马达(2)与滑动块(9)之间通过驱动螺杆(3)连接,驱动螺杆(3)与驱动马达(2)的输出轴连接,驱动螺杆(3)与滑动块(9)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绞导线退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头(5)设有一对,对称于圆锥台(4)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绞导线退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头(5)的端面上设有防滑纹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绞导线退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组件(1)采用皮带传动,将退绞马达(6)输出的扭矩传递至套筒(10),使套筒(10)发生旋转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泰吉祖来蒋超成陆凯凯
申请(专利权)人:安波福连接器系统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