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粉尘油污型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244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8
本技术属于接触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粉尘油污型接触器,包括接触器本体,所述接触器本体外壁固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外壁活动安装有壳体一和壳体二,所述壳体一和壳体二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一和壳体二组合形成防护壳,所述安装板外壁呈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卡板一,所述壳体一与壳体二连接壁固设有密封条;通过将连接线与接触器本体进行连接,并将连接线从接线孔上穿出,然后通过将壳体一与壳体二扣合,通过多个接线孔内部的密封块能够对连接线外壁进行挤压,从而起到密封作用,通过密封条,能够提高壳体一和壳体二之间密封性,通过设置壳体一与壳体二对整体接触器本体进行保护,起到防尘防油污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接触器,特别是一种防粉尘油污型接触器


技术介绍

1、接触器分为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它应用于电力、配电与用电场合。接触器广义上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电流流过线圈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现有的接触器进行使用时,接触器连接线处没有防尘结构,灰尘易落到接线处,造成连接线接触的短路,影响其正常的通电使用,因此,在现有的公开文件中,如公开号为cn218849372u的文件,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接触器,用于解决接触器连接线处防尘的问题。

2、上述公开文件的装置,虽然能够解决接触器接线处防尘的问题,但是该防尘结构设置在接触的局部,无法对整个接触器进行防尘,同时当接触器的安装环境中油烟较大时,该接触器表面容易被油污附着,造成短路,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防粉尘油污型接触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现有的接触器防尘结构设置在接触的局部,无法对整个接触器进行防尘,同时当接触器的安装环境中油烟较大时,该接触器表面容易被油污附着,造成短路,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防粉尘油污型接触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粉尘油污型接触器,包括接触器本体,所述接触器本体外壁固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外壁活动安装有壳体一和壳体二,所述壳体一和壳体二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一和壳体二组合形成防护壳,所述安装板外壁呈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卡板一,所述壳体一与壳体二连接壁固设有密封条,所述壳体一和壳体二顶部呈对称结构分别开设有多个接线孔,多个所述接线孔内壁均固设有密封块。

3、作为本技术所述防粉尘油污型接触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密封条为橡胶条,所述密封条与壳体二挤压接触。

4、作为本技术所述防粉尘油污型接触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密封块为海绵块,所述密封块为半圆形结构。

5、作为本技术所述防粉尘油污型接触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板外壁呈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弹性卡条,所述壳体二内壁两侧分别开设有卡槽,所述弹性卡条与卡槽卡接配合。

6、作为本技术所述防粉尘油污型接触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板底部固设有连接块,所述壳体一底部呈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连接套,所述连接块外壁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两端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卡杆,两个所述卡杆圆周外壁均套设有弹簧,两个所述卡杆圆周外壁均固设有限位套,两个所述卡杆外端分别与连接套卡接配合,两个所述卡杆外壁均固设有拨块。

7、作为本技术所述防粉尘油污型接触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滑孔两端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卡杆相对靠近的一端均固设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与限位槽内壁滑动连接。

8、作为本技术所述防粉尘油污型接触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弹簧一端与连接块连接固定,所述弹簧另一端与限位套连接固定。

9、作为本技术所述防粉尘油污型接触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二顶部呈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相对靠近的一侧均固设有斜齿板二,所述壳体一顶部呈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圆周外壁均转动连接有卡板二,两个所述卡板二相对远离的一端均固设有斜齿板一,所述斜齿板一与斜齿板二卡接配合,两个所述转轴圆周外壁均套设有扭簧,两个所述转轴外壁顶部均固设有端盖。

10、作为本技术所述防粉尘油污型接触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斜齿板一上的齿槽朝向外侧倾斜,所述斜齿板二上的齿槽朝向内侧倾斜。

11、作为本技术所述防粉尘油污型接触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扭簧一端与端盖连接固定,所述扭簧另一端与卡板二连接固定。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3、1、通过将连接线与接触器本体进行连接,并将连接线从接线孔上穿出,然后通过将壳体一与壳体二扣合,通过多个接线孔内部的密封块能够对连接线外壁进行挤压,从而起到密封作用,通过密封条,能够提高壳体一和壳体二之间密封性,通过设置壳体一与壳体二对整体接触器本体进行保护,起到防尘防油污的作用。

14、2、通过将壳体一打开,通过向上滑动壳体二,使得壳体二从弹性卡条上滑出,从而能够便于对壳体二进行拆卸,通过将向内侧同时按压两个拨块,通过拨块带动卡杆向连接块内部滑动,直至两个卡杆分别从两个连接套内部移出,此时能够将壳体一拆卸下,从而能够便于对壳体一和壳体二内外壁进行清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粉尘油污型接触器,包括接触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本体(1)外壁固设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外壁活动安装有壳体一(3)和壳体二(5),所述壳体一(3)和壳体二(5)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一(3)和壳体二(5)组合形成防护壳,所述安装板(2)外壁呈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卡板一(10),所述壳体一(3)与壳体二(5)连接壁固设有密封条(9),所述壳体一(3)和壳体二(5)顶部呈对称结构分别开设有多个接线孔(7),多个所述接线孔(7)内壁均固设有密封块(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粉尘油污型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9)为橡胶条,所述密封条(9)与壳体二(5)挤压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粉尘油污型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块(8)为海绵块,所述密封块(8)为半圆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粉尘油污型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外壁呈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弹性卡条(4),所述壳体二(5)内壁两侧分别开设有卡槽(6),所述弹性卡条(4)与卡槽(6)卡接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粉尘油污型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底部固设有连接块(11),所述壳体一(3)底部呈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连接套(19),所述连接块(11)外壁开设有滑孔(12),所述滑孔(12)两端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卡杆(14),两个所述卡杆(14)圆周外壁均套设有弹簧(16),两个所述卡杆(14)圆周外壁均固设有限位套(17),两个所述卡杆(14)外端分别与连接套(19)卡接配合,两个所述卡杆(14)外壁均固设有拨块(1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粉尘油污型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孔(12)两端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13),两个所述卡杆(14)相对靠近的一端均固设有限位块(15),两个所述限位块(15)分别与限位槽(13)内壁滑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粉尘油污型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6)一端与连接块(11)连接固定,所述弹簧(16)另一端与限位套(17)连接固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粉尘油污型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二(5)顶部呈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固定块(25),两个所述固定块(25)相对靠近的一侧均固设有斜齿板二(26),所述壳体一(3)顶部呈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转轴(20),两个所述转轴(20)圆周外壁均转动连接有卡板二(23),两个所述卡板二(23)相对远离的一端均固设有斜齿板一(24),所述斜齿板一(24)与斜齿板二(26)卡接配合,两个所述转轴(20)圆周外壁均套设有扭簧(22),两个所述转轴(20)外壁顶部均固设有端盖(2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粉尘油污型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齿板一(24)上的齿槽朝向外侧倾斜,所述斜齿板二(26)上的齿槽朝向内侧倾斜。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粉尘油污型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22)一端与端盖(21)连接固定,所述扭簧(22)另一端与卡板二(23)连接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粉尘油污型接触器,包括接触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本体(1)外壁固设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外壁活动安装有壳体一(3)和壳体二(5),所述壳体一(3)和壳体二(5)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一(3)和壳体二(5)组合形成防护壳,所述安装板(2)外壁呈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卡板一(10),所述壳体一(3)与壳体二(5)连接壁固设有密封条(9),所述壳体一(3)和壳体二(5)顶部呈对称结构分别开设有多个接线孔(7),多个所述接线孔(7)内壁均固设有密封块(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粉尘油污型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9)为橡胶条,所述密封条(9)与壳体二(5)挤压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粉尘油污型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块(8)为海绵块,所述密封块(8)为半圆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粉尘油污型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外壁呈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弹性卡条(4),所述壳体二(5)内壁两侧分别开设有卡槽(6),所述弹性卡条(4)与卡槽(6)卡接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粉尘油污型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底部固设有连接块(11),所述壳体一(3)底部呈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连接套(19),所述连接块(11)外壁开设有滑孔(12),所述滑孔(12)两端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卡杆(14),两个所述卡杆(14)圆周外壁均套设有弹簧(16),两个所述卡杆(14)圆周外壁均固设有限位套(17),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斌李娜高科李健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职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