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3144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7
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组件,用于通过无线充电方式向放置于其上的电子设备充电;电源组件,与所述无线充电组件电连接,用于向所述无线充电组件供电;转轴组件,包括转轴支架、转轴和合页;其中,所述转轴支架与所述电源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转轴支架具有转轴槽,所述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转轴槽,所述合页固定设置于所述转轴且与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组件和所述无线充电组件通过所述转轴组件可折叠连接。本申请的充电装置可以起到电子设备支架的作用,增加了充电装置的使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充电,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1、移动电源一般有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两种类型,无线充电又称作感应充电、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是利用近场感应,也就是电感耦合,由移动电源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

2、在一些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只能平放到无线充电装置上,无线充电装置的使用场景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而提出了本申请。根据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组件,用于通过无线充电方式向放置于其上的电子设备充电;电源组件,与所述无线充电组件电连接,用于向所述无线充电组件供电;转轴组件,包括转轴支架、转轴和合页;其中,所述转轴支架与所述电源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转轴支架具有转轴槽,所述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转轴槽,所述合页固定设置于所述转轴且与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组件和所述无线充电组件通过所述转轴组件可折叠连接。

2、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支架包括第一转轴支架和第二转轴支架,所述第一转轴支架和所述第二转轴支架可拆卸连接,第一转轴支架具有第一转动槽部,所述第二转轴支架具有第二转动槽部,所述第一转轴支架和所述第二转轴支架装配后所述第一转动槽部和所述第二转动槽部结合构成所述转动槽。

3、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导线,所述电源组件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无线充电组件电连接,所述转轴支架具有穿线孔,所述导线穿设于所述穿线孔,且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和所述电源组件分别遮挡所述穿线孔的两个端口。

4、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轴支架具有第一穿线孔部,所述第二转轴支架具有第二穿线孔部,所述第一转轴支架和所述第二转轴支架装配后所述第一穿线孔部和所述第二穿线孔部结合构成所述穿线孔。

5、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轴支架的一端还具有第一转轴支撑部,第二转轴支架的一端还具有第二转轴支撑部,所述第一转轴支架和所述第二转轴支架装配后所述第一转轴支撑部和所述第二转轴支撑部结合构成转轴支撑部。

6、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电芯,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控制模组,与所述电芯连接,用于对所述电芯进行充放电管理。

7、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电芯保护模组,所述电芯保护模组分别与所述电芯和所述控制模组电连接,所述电芯保护模组用于对所述电芯进行充放电保护。

8、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电芯串联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电芯的极耳连接于所述控制模组,另一个所述电芯的极耳连接于所述电芯保护模组,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电结合部,所述控制模组和所述电芯保护模组通过所述电结合部实现电连接,且所述控制模组和所述电芯保护模组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个所述电芯的极耳之间的间距相匹配。

9、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充放电接口,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充放电接口槽,所述充放电接口设置于所述充放电接口槽,且所述充放电接口与所述控制模组电连接。

10、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包括:第二壳体;无线充电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用于通过无线充电方式向放置于所述无线充电组件的电子设备发送电能;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用于磁吸附所述电子设备;散热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背离所述电子设备的一面,用于对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进行散热。

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电源组件和无线充电组件通过转轴组件可折叠结合在一起,使得充电装置既通过无线充电方式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也可以通过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对电子设备分别进行水平支撑和倾斜支撑,从而充电装置可以起到电子设备支架的作用,增加了充电装置的使用场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支架包括第一转轴支架和第二转轴支架,所述第一转轴支架和所述第二转轴支架可拆卸连接,第一转轴支架具有第一转动槽部,所述第二转轴支架具有第二转动槽部,所述第一转轴支架和所述第二转轴支架装配后所述第一转动槽部和所述第二转动槽部结合构成所述转动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导线,所述电源组件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无线充电组件电连接,所述转轴支架具有穿线孔,所述导线穿设于所述穿线孔,且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和所述电源组件分别遮挡所述穿线孔的两个端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支架具有第一穿线孔部,所述第二转轴支架具有第二穿线孔部,所述第一转轴支架和所述第二转轴支架装配后所述第一穿线孔部和所述第二穿线孔部结合构成所述穿线孔。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支架的一端还具有第一转轴支撑部,第二转轴支架的一端还具有第二转轴支撑部,所述第一转轴支架和所述第二转轴支架装配后所述第一转轴支撑部和所述第二转轴支撑部结合构成转轴支撑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电芯保护模组,所述电芯保护模组分别与所述电芯和所述控制模组电连接,所述电芯保护模组用于对所述电芯进行充放电保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电芯串联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电芯的极耳连接于所述控制模组,另一个所述电芯的极耳连接于所述电芯保护模组,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电结合部,所述控制模组和所述电芯保护模组通过所述电结合部实现电连接,且所述控制模组和所述电芯保护模组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个所述电芯的极耳之间的间距相匹配。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充放电接口,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充放电接口槽,所述充放电接口设置于所述充放电接口槽,且所述充放电接口与所述控制模组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支架包括第一转轴支架和第二转轴支架,所述第一转轴支架和所述第二转轴支架可拆卸连接,第一转轴支架具有第一转动槽部,所述第二转轴支架具有第二转动槽部,所述第一转轴支架和所述第二转轴支架装配后所述第一转动槽部和所述第二转动槽部结合构成所述转动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导线,所述电源组件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无线充电组件电连接,所述转轴支架具有穿线孔,所述导线穿设于所述穿线孔,且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和所述电源组件分别遮挡所述穿线孔的两个端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支架具有第一穿线孔部,所述第二转轴支架具有第二穿线孔部,所述第一转轴支架和所述第二转轴支架装配后所述第一穿线孔部和所述第二穿线孔部结合构成所述穿线孔。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支架的一端还具有第一转轴支撑部,第二转轴支架的一端还具有第二转轴支撑部,所述第一转轴支架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智丰
申请(专利权)人: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