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工隧洞岔洞转支洞,具体涉及水工隧洞岔洞转支洞接口处加强环结构及挑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水工隧洞建设受山区复杂地下环境限制,往往不具备明挖或暗挖竖井的条件,因此通常采用向隧道中部开挖斜井(岔洞、支洞)挑顶进洞、从正洞向两端开挖的施工方案,以增加工作面、满足施工工期要求。
2、从隧道中部开挖岔洞进支洞交叉段支护结构和施工工序复杂多变,围岩经历多次扰动,围岩应力分布和支护结构变形规律复杂,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不利于围岩稳定。另外,由于水工隧洞的设计往往在挑顶位置未能进行详细表达,接口位置加强环钢架的设计和计算需在施工方案中进一步明确。因此,二者的转换施工往往是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有必要探明交叉口转向挑顶施工的力学行为,以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3、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水工隧洞岔洞转支洞接口处加强环结构及挑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水工隧洞岔洞转支洞接口处加强环结构及挑顶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工隧洞岔洞转支洞挑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隧洞岔洞转支洞挑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岔洞每榀钢架设置8根42锁脚锚管,钢拱架A(11)之间采用25纵向钢筋连接,连接钢筋的环向间距为1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工隧洞岔洞转支洞挑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岔洞(12)拱部120°范围安装42超前小导管,拱部采用25药卷锚杆,边墙采用25砂浆锚杆;拱墙和仰拱采用C25混凝土喷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工隧洞岔洞转支洞挑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岔洞渐变段钢拱架A(11)采岔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工隧洞岔洞转支洞挑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隧洞岔洞转支洞挑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岔洞每榀钢架设置8根42锁脚锚管,钢拱架a(11)之间采用25纵向钢筋连接,连接钢筋的环向间距为1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工隧洞岔洞转支洞挑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岔洞(12)拱部120°范围安装42超前小导管,拱部采用25药卷锚杆,边墙采用25砂浆锚杆;拱墙和仰拱采用c25混凝土喷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工隧洞岔洞转支洞挑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岔洞渐变段钢拱架a(11)采岔洞渐变段钢拱架采用工18钢拱架,钢拱架为扇形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工隧洞岔洞转支洞挑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钢拱架及门式钢架(13)与钢拱架a(11)采用25纵向钢筋连接,连接钢筋的环向间距为1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工隧洞岔洞转支洞挑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门型钢架(132)由横梁(1321)和立柱(1322)组成,横梁(1321)与钢拱架b(131)之间的空隙处采用竖向支撑(1323)连接,且空隙处喷射混凝土回填密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工隧洞岔洞转支洞挑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门型钢架(132)每侧增设8根系统锚杆和4根42锁脚锚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工隧洞岔洞转支洞挑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门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璩泽君,狄鹏,江胜华,梁超,徐泽,邓稀肥,李宏波,闫建龙,杜伟,张宇,刘良成,李岩,汪涛,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