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电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986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6
本技术公开一种立体电感,包括:磁芯和导体;磁芯设置有贯穿磁芯内部的第一通孔,磁芯具有第一端面;第一导体包括第一端部、第一主体部和第一散热部,第一主体部设置于第一通孔内,第一端部设置于磁芯的外表面,第一端部用于与电路板连接,第一散热部自第一端部的一端沿第一方向延伸至第一端面,以与第一端面相贴合。本申请不仅提升了本申请的立体电感的散热能力,还省略了立体电感应用于电路板上或者立体电感组装时操作人员需要额外组装散热片的工序,节约了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感的,特别涉及一种立体电感


技术介绍

1、立体电感包括磁芯和导体,导体设置于磁芯内部且导体的两端部延伸至磁芯的外部以形成两个端子。当立体电感应用于线路板上时,立体电感因通过大电流的交流电产生损耗,立体电感自身温度升高,需要进行对立体电感有效散热以便维持正常运行。尤其随着芯片的功耗越来越大,立体电感所承载的电流也越来越大,相对的损耗和产生的温度也越来越高,以致于立体电感的散热问题越来越严重,从而导致立体电感的使用寿命降低,影响立体电感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散热能力的立体电感。

2、一种立体电感,包括:

3、磁芯,设置有贯穿所述磁芯内部的第一通孔,所述磁芯具有第一端面;

4、第一导体,包括第一端部、第一主体部和第一散热部,所述第一主体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端部设置于所述磁芯的外表面,所述第一端部用于与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一散热部自所述第一端部的一端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端面,以与所述第一端面相贴合。

5、可选的,所述第一散热部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第一端面的形状和尺寸相一致。

6、可选的,所述磁芯还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面和第三端面,所述第一端面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面和所述第三端面之间,所述第一端部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自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一端沿第二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面,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端子自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另一端沿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三端面,所述第一散热部自所述第一端子远离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一端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端面。

7、可选的,所述第一导体还包括第三散热部,所述第三散热部自所述第一散热部远离所述第一端子的一端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三端面。

8、可选的,所述磁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磁芯还具有第四端面,所述第四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设置,且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面和所述第三端面之间;

9、所述立体电感还包括第二导体,所述第二导体包括第二端部、第二主体部和第二散热部,所述第二主体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二端部设置于所述磁芯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端部用于与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散热部自所述第二端部的一端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第四端面,以与所述第四端面相贴合。

10、可选的,所述第二散热部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第四端面的形状和尺寸相一致。

11、可选的,所述第二端部包括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所述第三端子自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一端沿第三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面,所述第四端子自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另一端沿第二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三端面,所述第二散热部自所述第三端子远离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一端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第四端面。

12、可选的,所述第二导体还包括第四散热部,所述第四散热部自所述第二散热部远离所述第三端子的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至第三端面。

13、可选的,所述磁芯包括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磁芯具有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设置的第一贴合面,所述第二磁芯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一贴合面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贴合面和所述第二贴合面相贴合,所述第一通槽与所述第二贴合面合围构成所述第一通孔。

14、可选的,所述磁芯还包括第三磁芯,所述第三磁芯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三贴合面,所述第二磁芯具有与所述第二贴合面相对设置的第四贴合面,所述第三贴合面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诉第三贴合面和所述第四贴合面相贴合,所述第二通槽与所述第四贴合面合围构成所述第二通孔。

15、本申请通过将第一端部、第一主体部和第一散热部一体设置形成第一导体,不需要额外组装散热片,省略了立体电感应用于电路板上或者立体电感组装时操作人员需要额外组装散热片的工序,就能使得本申请的立体电感在使用时,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通过第一散热部排出,有效提升了本申请的立体电感的散热能力,使得本申请的立体电感在承载大电流时,也能维持正常运行,还节约了人力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电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部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第一端面的形状和尺寸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还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面和第三端面,所述第一端面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面和所述第三端面之间,所述第一端部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自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一端沿第二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面,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端子自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另一端沿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三端面,所述第一散热部自所述第一端子远离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一端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还包括第三散热部,所述第三散热部自所述第一散热部远离所述第一端子的一端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三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磁芯还具有第四端面,所述第四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设置,且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面和所述第三端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部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第四端面的形状和尺寸相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包括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所述第三端子自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一端沿第三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面,所述第四端子自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另一端沿第二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三端面,所述第二散热部自所述第三端子远离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一端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第四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体还包括第四散热部,所述第四散热部自所述第二散热部远离所述第三端子的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至第三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包括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磁芯具有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设置的第一贴合面,所述第二磁芯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一贴合面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贴合面和所述第二贴合面相贴合,所述第一通槽与所述第二贴合面合围构成所述第一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体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还包括第三磁芯,所述第三磁芯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三贴合面,所述第二磁芯具有与所述第二贴合面相对设置的第四贴合面,所述第三贴合面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诉第三贴合面和所述第四贴合面相贴合,所述第二通槽与所述第四贴合面合围构成所述第二通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电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部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第一端面的形状和尺寸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还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面和第三端面,所述第一端面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面和所述第三端面之间,所述第一端部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自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一端沿第二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面,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端子自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另一端沿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三端面,所述第一散热部自所述第一端子远离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一端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还包括第三散热部,所述第三散热部自所述第一散热部远离所述第一端子的一端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三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磁芯还具有第四端面,所述第四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设置,且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面和所述第三端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部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第四端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玮
申请(专利权)人:联振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