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注塑模具合模开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注塑模具合模开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2933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合模开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自动脱模组件、分段式泄压组件、下模清理组件和辅助脱模组件,中心块的两侧底部对称嵌入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T型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注塑之前,利用下模清理组件输出高压气流对注塑下模的上表面进行清理,去除附的杂质和粉尘,提高了装置的注塑质量;利用分段式泄压组件实现脱模前的分级泄压过程,优化了传统装置的泄压结构,避免一次性泄压面积过大在产品表面产生负压使产品发生形变;产品顶出之前,利用辅助脱模组件向成型后的产品表面输送热气,辅助产品脱模,避免产品冷却后收缩紧压在注塑下模上,导致开模时受力过大而损坏,保障了装置的脱模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具体为一种注塑模具合模开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注塑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加工方法。它使用注塑机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中,冷却后得到所需的塑料制品;注塑可以制造出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塑料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汽车、电子和医疗等领域;注塑模具合模开模装置是注塑加工设备的主要功能部件,生产过程中通过合模开模的过程中将上下模具拼接起来,以形成注塑所需求的空腔,现有注塑模具合模开模装置基本可以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但注塑合模之前,受限于下模具的位置,下模具的上表面易附着空气中下落的粉尘浮灰,从而影响了之后的注塑质量;同时装置中泄压机构的结构简单,泄压时泄压面积过大容易在产品表面产生负压使产品发生形变,从而影响了装置泄压结构的实用性;且现有合模脱模装置在注塑完成后产品冷却会收缩附着在下模上,脱模机构在顶出过程中产品受力过大会导致产品损坏,从而影响了装置的脱模质量;因此设计一种注塑模具合模开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合模开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合模开模装置,包括下模底板、注塑下模、注塑上模、自动脱模组件、分段式泄压组件、下模清理组件、辅助脱模组件、支撑台、导向支柱、顶板、升降电机、升降丝杠、升降台、注塑顶壳、压出气缸和压出块,所述下模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注塑下模,注塑下模的中心处开设有分段式泄压组件中的十字槽,所述分段式泄压组件由十字槽、中心块、楔形块、导向块、滑道支架、t型块、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组成,十字槽中滑动连接有中心块,中心块的两侧底部对称嵌入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t型块,t型块滑动连接在滑道支架上,滑道支架固定在楔形块的底部,楔形块的一侧设置有导向块,导向块滑动连接在中心块上开设的滑槽中,楔形块上的斜台在中心块上滑动连接;注塑下模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辅助脱模组件中的第一流道,所述辅助脱模组件由第一流道、封堵块、连通槽口、封堵气缸、第二流道、第三流道和风机组成,第一流道中滑动连接有封堵块,封堵块的内部开设有连通槽口,封堵块固定在封堵气缸的输出端上,且封堵气缸固定在注塑下模的内部,注塑下模的底部对称开设有第二流道,且第二流道与第一流道相互连通,第三流道开设在下模底板的顶部,且第三流道与第二流道相互连通,第三流道中设置有电热丝,下模底板的底部嵌入安装有风机;下模底板固定在支撑台的顶部,且支撑台顶部中心处开设的凹槽中嵌入安装有下模清理组件中的中心电机,所述下模清理组件由中心电机、连接支架、转动环、环形支架、滑移架、气泵、连接管、喷头、伸缩气缸、升降气缸、固定架和旋转电机组成,中心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架,连接支架的两端固定连接转动环的底部,转动环转动连接在环形支架顶部的环形槽中,且环形支架与连接支架的连接处开设有凹槽,转动环的顶部对称设置有滑移架,滑移架滑动连接在环形支架上,滑移架的顶部一侧设置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喷头,喷头通过连接管配合连接在气泵,气泵固定在滑移架的底部,固定架的另一侧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喷头上;下模底板的顶部四角设置有导向支柱,导向支柱的顶部设置有顶板,顶板的顶部对称设置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顶板固定连接升降丝杠的顶端,升降丝杠的底端通过轴承配合连接在下模底板上,升降丝杠上设置有升降台,且升降台内部嵌入安装的滚珠螺母与升降丝杠相互配合连接,升降台中套接有注塑上模,且升降台滑动连接在导向支柱上。

3、优选的,所述楔形块滑动连接在十字槽中。

4、优选的,所述中心块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上。

5、优选的,所述第二气缸嵌入安装在下模底板顶部中心处开设的凹槽中。

6、优选的,所述注塑下模的内部顶端对称设置有自动脱模组件中的限位套管,所述自动脱模组件由限位套管、脱模块、螺纹杆、脱模电机和安装板组成。

7、优选的,所述限位套管中滑动连接有脱模块,脱模块的顶端滑动连接在注塑下模上开设的滑槽中。

8、优选的,所述脱模块底部开设的螺纹孔中配合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固定在脱模电机的输出端上,脱模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中,安装板固定在注塑下模的内部。

9、优选的,所述注塑上模的顶部设置有注塑顶壳,注塑顶壳的顶部设置有注塑口。

10、优选的,所述注塑上模的顶部嵌入安装有压出气缸,压出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压出块,压出块滑动连接在注塑上模对称开设的滑槽中。

11、一种注塑模具合模开模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合模注塑;步骤二,冷却泄压;步骤三,开模顶出;

12、其中上述步骤一中,将挤出机连接在注塑顶壳的顶部的注塑口中,注塑之前,利用中心电机带动连接支架往复摆动,进而连接支架带动转动环在环形支架上移动,通过转动环带动滑移架绕着转动环的轴线移动,同时气泵通过连接管从喷头输出高压气流对注塑下模的上表面进行清理,去除附着在注塑下模上表面上的杂质和粉尘,提高了装置的注塑质量,清理过程中通过伸缩气缸、升降气缸和旋转电机的相互配合来调节喷头的喷射角度,扩大了喷头的有效作用范围,保障了浮灰的清洁效果;清洁之后升降电机带动升降丝杠转动,通过升降丝杠与升降台内部嵌入安装滚珠螺母的相互配合,带动升降台和注塑上模沿着导向支柱靠近注塑下模,并与注塑下模贴合,贴合后中心块、楔形块和封堵块对注塑下模的表面进行封闭,同时压出块对注塑上模的表面进行封闭,在注塑上模与注塑下模之间形成空腔结构,然后经挤出机挤出的原料通过注塑口注塑到空腔结构中;

13、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利用冷却系统对注塑上模和注塑下模进行冷却处理,冷却完成后升降电机带动升降丝杠转动,通过升降丝杠与升降台内部嵌入安装滚珠螺母的相互配合,带动升降台和注塑上模沿着导向支柱远离注塑下模,使注塑下模与注塑上模脱离,脱离后第一气缸带动t型块靠近中心块,通过滑道支架与t型块的相互配合,使楔形块上的斜台沿着中心块滑动,在十字槽的两端形成泄压缝隙,之后第二气缸带动中心块与十字槽脱离,实现脱模前的分级泄压过程,避免一次性泄压面积过大在产品表面产生负压使产品发生形变,提高了装置泄压结构的实用性;

14、其中上述步骤三中,产品顶出之前,利用封堵气缸带动封堵块沿着第一流道向注塑下模的内部滑动,将封堵块上的连通槽口移动至第二流道处,此时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相互连通,第三流道中的电热丝发热,同时下模底板底部嵌入的风机运行,通过连通的流道向成型后的产品表面输送热气,辅助产品脱模,避免产品冷却后收缩紧压在注塑下模上,导致开模时受力过大而损坏,保障了装置的脱模质量;同时脱模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通过螺纹杆与脱模块的螺纹配合,使脱模块沿着限位套管移出注塑下模,将产品顶出。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注塑模具合模开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注塑之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合模开模装置,包括下模底板(1)、注塑下模(2)、注塑上模(3)、自动脱模组件(4)、分段式泄压组件(5)、下模清理组件(6)、辅助脱模组件(7)、支撑台(8)、导向支柱(9)、顶板(10)、升降电机(11)、升降丝杠(12)、升降台(13)、注塑顶壳(14)、压出气缸(15)和压出块(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注塑下模(2),注塑下模(2)的中心处开设有分段式泄压组件(5)中的十字槽(501),所述分段式泄压组件(5)由十字槽(501)、中心块(502)、楔形块(503)、导向块(504)、滑道支架(505)、T型块(506)、第一气缸(507)和第二气缸(508)组成,十字槽(501)中滑动连接有中心块(502),中心块(502)的两侧底部对称嵌入安装有第一气缸(507),第一气缸(50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T型块(506),T型块(506)滑动连接在滑道支架(505)上,滑道支架(505)固定在楔形块(503)的底部,楔形块(503)的一侧设置有导向块(504),导向块(504)滑动连接在中心块(502)上开设的滑槽中,楔形块(503)上的斜台在中心块(502)上滑动连接;注塑下模(2)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辅助脱模组件(7)中的第一流道(701),所述辅助脱模组件(7)由第一流道(701)、封堵块(702)、连通槽口(703)、封堵气缸(704)、第二流道(705)、第三流道(706)和风机(707)组成,第一流道(701)中滑动连接有封堵块(702),封堵块(702)的内部开设有连通槽口(703),封堵块(702)固定在封堵气缸(704)的输出端上,且封堵气缸(704)固定在注塑下模(2)的内部,注塑下模(2)的底部对称开设有第二流道(705),且第二流道(705)与第一流道(701)相互连通,第三流道(706)开设在下模底板(1)的顶部,且第三流道(706)与第二流道(705)相互连通,第三流道(706)中设置有电热丝,下模底板(1)的底部嵌入安装有风机(707);下模底板(1)固定在支撑台(8)的顶部,且支撑台(8)顶部中心处开设的凹槽中嵌入安装有下模清理组件(6)中的中心电机(601),所述下模清理组件(6)由中心电机(601)、连接支架(602)、转动环(603)、环形支架(604)、滑移架(605)、气泵(606)、连接管(607)、喷头(608)、伸缩气缸(609)、升降气缸(610)、固定架(611)和旋转电机(612)组成,中心电机(6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架(602),连接支架(602)的两端固定连接转动环(603)的底部,转动环(603)转动连接在环形支架(604)顶部的环形槽中,且环形支架(604)与连接支架(602)的连接处开设有凹槽,转动环(603)的顶部对称设置有滑移架(605),滑移架(605)滑动连接在环形支架(604)上,滑移架(605)的顶部一侧设置有伸缩气缸(609),伸缩气缸(60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气缸(610),升降气缸(610)的输出端设置有固定架(611),固定架(61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喷头(608),喷头(608)通过连接管(607)配合连接在气泵(606),气泵(606)固定在滑移架(605)的底部,固定架(611)的另一侧设置有旋转电机(612),旋转电机(6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喷头(608)上;下模底板(1)的顶部四角设置有导向支柱(9),导向支柱(9)的顶部设置有顶板(10),顶板(10)的顶部对称设置有升降电机(11),升降电机(11)的输出端贯穿顶板(10)固定连接升降丝杠(12)的顶端,升降丝杠(12)的底端通过轴承配合连接在下模底板(1)上,升降丝杠(12)上设置有升降台(13),且升降台(13)内部嵌入安装的滚珠螺母与升降丝杠(12)相互配合连接,升降台(13)中套接有注塑上模(3),且升降台(13)滑动连接在导向支柱(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合模开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块(503)滑动连接在十字槽(50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合模开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块(50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二气缸(508)的输出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合模开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508)嵌入安装在下模底板(1)顶部中心处开设的凹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合模开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下模(2)的内部顶端对称设置有自动脱模组件(4)中的限位套管(401),所述自动脱模组件(4)由限位套管(401)、脱模块(402)、螺纹杆(403)、脱模电机(404)和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合模开模装置,包括下模底板(1)、注塑下模(2)、注塑上模(3)、自动脱模组件(4)、分段式泄压组件(5)、下模清理组件(6)、辅助脱模组件(7)、支撑台(8)、导向支柱(9)、顶板(10)、升降电机(11)、升降丝杠(12)、升降台(13)、注塑顶壳(14)、压出气缸(15)和压出块(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注塑下模(2),注塑下模(2)的中心处开设有分段式泄压组件(5)中的十字槽(501),所述分段式泄压组件(5)由十字槽(501)、中心块(502)、楔形块(503)、导向块(504)、滑道支架(505)、t型块(506)、第一气缸(507)和第二气缸(508)组成,十字槽(501)中滑动连接有中心块(502),中心块(502)的两侧底部对称嵌入安装有第一气缸(507),第一气缸(50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t型块(506),t型块(506)滑动连接在滑道支架(505)上,滑道支架(505)固定在楔形块(503)的底部,楔形块(503)的一侧设置有导向块(504),导向块(504)滑动连接在中心块(502)上开设的滑槽中,楔形块(503)上的斜台在中心块(502)上滑动连接;注塑下模(2)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辅助脱模组件(7)中的第一流道(701),所述辅助脱模组件(7)由第一流道(701)、封堵块(702)、连通槽口(703)、封堵气缸(704)、第二流道(705)、第三流道(706)和风机(707)组成,第一流道(701)中滑动连接有封堵块(702),封堵块(702)的内部开设有连通槽口(703),封堵块(702)固定在封堵气缸(704)的输出端上,且封堵气缸(704)固定在注塑下模(2)的内部,注塑下模(2)的底部对称开设有第二流道(705),且第二流道(705)与第一流道(701)相互连通,第三流道(706)开设在下模底板(1)的顶部,且第三流道(706)与第二流道(705)相互连通,第三流道(706)中设置有电热丝,下模底板(1)的底部嵌入安装有风机(707);下模底板(1)固定在支撑台(8)的顶部,且支撑台(8)顶部中心处开设的凹槽中嵌入安装有下模清理组件(6)中的中心电机(601),所述下模清理组件(6)由中心电机(601)、连接支架(602)、转动环(603)、环形支架(604)、滑移架(605)、气泵(606)、连接管(607)、喷头(608)、伸缩气缸(609)、升降气缸(610)、固定架(611)和旋转电机(612)组成,中心电机(6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架(602),连接支架(602)的两端固定连接转动环(603)的底部,转动环(603)转动连接在环形支架(604)顶部的环形槽中,且环形支架(604)与连接支架(602)的连接处开设有凹槽,转动环(603)的顶部对称设置有滑移架(605),滑移架(605)滑动连接在环形支架(604)上,滑移架(605)的顶部一侧设置有伸缩气缸(609),伸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志伟孙成松徐乾李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绵阳市鸿永盛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