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器官芯片、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2828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器官芯片、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属于生物微流控领域。所述多器官芯片包括芯片基体,所述芯片基体中设有培养孔和灌流通道;所述培养孔至少为两个,上方敞口;所述灌流通道为两端开口的封闭管道;所述灌流通道与各个培养孔侧壁底部设有贯通间隙,所述贯通间隙内构建有水凝胶屏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器官芯片培养孔与灌流通道平行设置,便于与自动化移液集成、便于显微观察和成像分析,通过在培养孔与灌流通道之间构建水凝胶屏障,有望在多器官芯片构建更加仿生的血管‑器官屏障,从而帮助构建更加逼真的体外生理、病理模型,服务于新药筛选、生理病理研究、精确医疗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微流控,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器官芯片、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器官芯片是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和3d细胞培养技术在体外构建人体器官模型的仿生芯片。目前的研究热点已经从单器官芯片研制和应用转向多器官芯片研制和应用。

2、多器官芯片通过通道将多个器官芯片或多个相互独立的器官培养腔串连起来。用泵驱动通道中的培养基流动,模拟血流环境,实现血液和器官、器官和器官之间的物质交换。液流流过器官培养腔时,为了提高仿真度,会构建血管-器官屏障结构,常常采用“三明治结构”(ronaldson-bouchard,k.,et al.,amulti-organ chip with matured tissueniches linkedby vascular flow.nat biomed eng,2022.6(4):p.351-371),即上下模式,上方为开放培养腔(培养孔),中间一层为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的多孔膜,下方为流体通道。这种结构不利于显微成像;1)难以分辨多孔膜两侧的细胞;2)多孔膜上方培养的细胞/器官难以实现原位高分辨成像;3)难以实时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器官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基体,所述芯片基体中设有培养孔和灌流通道;所述培养孔至少为两个,上方敞口,不同培养孔用于培养不同的细胞团或类器官,从而模拟不同器官;所述灌流通道为两端开口的封闭管道,用于培养基流通,模拟体内的血液流动;所述灌流通道与各个培养孔侧壁底部设有贯通间隙,所述贯通间隙内构建有水凝胶屏障,用于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形成血管内皮屏障及毛细血管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器官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项或几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器官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通道包括与水凝胶通道入口连接的导入段、与对应所述培养孔侧壁底部的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器官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基体,所述芯片基体中设有培养孔和灌流通道;所述培养孔至少为两个,上方敞口,不同培养孔用于培养不同的细胞团或类器官,从而模拟不同器官;所述灌流通道为两端开口的封闭管道,用于培养基流通,模拟体内的血液流动;所述灌流通道与各个培养孔侧壁底部设有贯通间隙,所述贯通间隙内构建有水凝胶屏障,用于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形成血管内皮屏障及毛细血管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器官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项或几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器官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通道包括与水凝胶通道入口连接的导入段、与对应所述培养孔侧壁底部的贯通间隙重合的功能段;和/或,所述天然水凝胶选自i型鼠尾胶原或所述工程化活性水凝胶选自甲基丙烯酰化明胶。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器官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通道的上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蕾彭熙堯葛玉卿李秋实赵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前瞻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