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加工用夹具及应用其的固定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583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3
本申请涉及铸件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铸件加工用夹具及应用其的固定座,包含安装板与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定位夹具,所述定位夹具至少设置有两套,每套所述定位夹具的外形结构均不相同。基于此,本申请只需要改变铸件的拆装次数,而不用拆装夹具,夹具的安装次数有效降低,提升了过程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铸件加工,尤其是涉及铸件加工用夹具及应用其的固定座


技术介绍

1、铸件经过熔炼成型,其表面往往会出现毛刺、颗粒,不仅很不美观,而且也影响其使用性能,一般需要在相关部位进行打磨。

2、铸件根据打磨位置的不同,定位的基准也不同,为了满足铸件不同打磨位置固定,一般需要设置多套不同基准的定位夹具,选择性使用。当定位夹具多了之后,在同一套打磨设备上就需要多次进行拆装不同的定位夹具,以满足铸件所有位置的打磨。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夹具需求的数量多后,造成安装次数较多的问题。因此,需要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铸件打磨过程需求的夹具数量多,造成安装次数多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铸件加工用夹具及应用其的固定座。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铸件加工用夹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铸件加工用夹具,包含安装板与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定位夹具,所述定位夹具至少设置有两套,每套所述定位夹具的外形结构均不相同。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一块具有一定长度的安装板,将每套不同的定位夹具均固定在安装板上,使得夹具整体数量只有一套,再通过安装板将该夹具安装在外部的车床上,对应的铸件可分别放置在对应的定位夹具上,由打磨头完成相应位置打磨后,再将铸件取下调换定位夹具,最终完成铸件的各个角度打磨需求。在该过程中,只需要改变铸件的拆装次数,而不用拆装夹具,夹具的安装次数有效降低,提升了过程加工效率。

5、可选的,所述定位夹具包含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包含两块相互平行的第一限位臂与若干第一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位于两块所述第一限位臂之间,且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两块所述第一限位臂上均滑动设置有液压推板,所述液压推板朝相对面所述第一限位臂推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铸件安装在第一夹具内时,利用第一定位组件实现底部支撑,液压推板在第一限位臂上相对滑动,实现对铸件的整体限位,此时利用车床上的打磨头实现铸件相应位置的自动打磨。

7、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含第一支撑块与若干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以所述第一支撑块为对称中心分布在两侧。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铸件安装在第一夹具内时,第一支撑块抵接在铸件的底部中心位置上,实现整体重量支撑。第一限位件抵接在铸件的底部外侧边缘,利用第一限位件与液压推板实现铸件外侧边缘的全方位限位,防止晃动偏移。

9、可选的,所述液压推板的端部设置有卡接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槽适配铸件的外侧边缘,使得液压推板抵接在铸件上时,局部贴合度更好,提升稳定性。

11、可选的,所述第二夹具包含两块相互平行的第二限位臂与若干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二定位组件位于两块所述第二限位臂之间,且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含第二支撑块与若干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以所述第二支撑块为对称中心呈方形阵列分布。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铸件安装在第二夹具内时,利用第二定位组件实现底部支撑,第二支撑块抵接在铸件的底部中心位置上,第二限位件抵接在铸件的底部外侧边缘,同时利用第二限位臂实现对铸件外侧的整体限位。防止铸件晃动偏移,实现铸件利用该夹具进行不同位置打磨。

13、可选的,所述第二限位臂上设置有夹持件,所述夹持件位于两块所述第二限位臂之间,且朝对应安装的所述第二限位臂伸缩。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件使得铸件与第二限位臂之间的贴合度更好,对铸件的厚度边缘进行辅助夹持,稳定性更强。

15、可选的,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的侧边处还设置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朝两块所述第二限位臂之间区域旋转。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铸件基本安装好后,旋转件朝两块第二限位臂之间的区域旋转,同时抵接在铸件上,使得铸件与安装板之间的贴合度更好,安装更稳定。

17、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固定座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8、固定座,配合前述夹具完成对铸件的全方位打磨。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固定座,能够将夹具进行有效固定。

20、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1、1.利用一块具有一定长度的安装板,将每套不同的定位夹具均固定在安装板上,使得夹具整体数量只有一套,再通过安装板将该夹具安装在外部的车床上,对应的铸件可分别放置在对应的定位夹具上,由打磨头完成相应位置打磨后,再将铸件取下调换定位夹具,最终完成铸件的各个角度打磨需求。在该过程中,只需要改变铸件的拆装次数,而不用拆装夹具,夹具的安装次数有效降低,提升了过程加工效率;

22、2.铸件安装在第一夹具内时,利用第一定位组件实现底部支撑,液压推板在第一限位臂上相对滑动,实现对铸件的整体限位,此时利用车床上的打磨头实现铸件相应位置的自动打磨;

23、3.接槽适配铸件的外侧边缘,使得液压推板抵接在铸件上时,局部贴合度更好,提升稳定性;

24、4.铸件安装在第二夹具内时,利用第二定位组件实现底部支撑,第二支撑块抵接在铸件的底部中心位置上,第二限位件抵接在铸件的底部外侧边缘,同时利用第二限位臂实现对铸件外侧的整体限位。防止铸件晃动偏移,实现铸件利用该夹具进行不同位置打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铸件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含安装板(100)与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00)上的定位夹具,所述定位夹具至少设置有两套,每套所述定位夹具的外形结构均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件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220)包含第一支撑块(221)与若干第一限位件(222),所述第一限位件(222)以所述第一支撑块(221)为对称中心分布在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件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推板(211)的端部设置有卡接槽(2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件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臂(310)上设置有夹持件(311),所述夹持件(311)位于两块所述第二限位臂(310)之间,且朝对应安装的所述第二限位臂(310)伸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件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320)的侧边处还设置有旋转件(323),所述旋转件(323)朝两块所述第二限位臂(310)之间区域旋转。

6.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应用有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铸件加工用夹具。>...

【技术特征摘要】

1.铸件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含安装板(100)与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00)上的定位夹具,所述定位夹具至少设置有两套,每套所述定位夹具的外形结构均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件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220)包含第一支撑块(221)与若干第一限位件(222),所述第一限位件(222)以所述第一支撑块(221)为对称中心分布在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件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推板(211)的端部设置有卡接槽(2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平迟玉虎周敬刘文钦林汉昌曾兆良李泓睿王承科詹庆铃陈祖清林毅雄宋慧彬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神悦铸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