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摄像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458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载摄像头,涉及摄像头技术领域。其包括金属前壳及金属后壳,金属后壳朝向金属前壳的一侧连接有用于间隙插入凹腔的配合环,配合环沿其自身周向的外侧壁连接有至少两个弹性块,所有弹性块关于配合环的轴线中心对称分布,弹性块远离金属后壳的一侧壁与配合环的外侧壁之间的夹角为钝角;金属前壳朝向金属后壳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焊接环,焊接环的外环壁与金属前壳的外侧壁沿金属前壳的壁厚方向上设有预设距离,金属前壳通过焊接环激光焊接于所述金属后壳。通过弹性块的设置使金属前壳与金属后壳过盈配合,提升两者焊接时的稳定性;同时设置焊接环的位置使熔化物不易溢出,最终统一车载摄像头的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摄像头,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摄像头


技术介绍

1、车载摄像头是在汽车领域应用广泛,从早期用于行车记录、倒车影像、泊车环视逐步延伸到智能座舱内行为识别和高级辅助驾驶,应用场景日渐丰富。

2、防水、散热及电磁兼容性是车载摄像头的三大难题,目前,车载摄像头的硬件结构主要包括前壳及后壳,为了解决前述的三大难题,有的厂家采用焊接的方式来固定连接前壳与后壳,并且前壳与后壳的材质皆为金属材料。但在焊接过程中发现前壳与后壳在焊接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导致前壳与后壳的连接处发生错位,同时焊接产生的部分熔化物会溢出前壳与后壳的连接处,最终导致车载摄像头的外壳质量不统一。

3、因此,亟需一种外观质量统一的车载摄像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载摄像头,可以解决车载摄像头外观质量不统一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载摄像头,包括金属前壳及金属后壳,所述金属前壳具有朝向一侧开口的凹腔,所述金属后壳盖设在所述凹腔的开口处,所述金属前壳远离所述金属后壳的一侧一体成型有镜壳,所述镜壳内置有光学镜头;

4、所述凹腔内固设有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远离所述镜壳的一侧电连接有连接端子,所述金属后壳设有用于所述连接端子穿设的开孔;

5、所述金属后壳朝向所述金属前壳的一侧连接有用于间隙插入所述凹腔的配合环,所述配合环沿其自身周向的外侧壁连接有至少两个弹性块,所有所述弹性块关于所述配合环的轴线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弹性块远离所述金属后壳的一侧壁与所述配合环的外侧壁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6、所述金属前壳朝向所述金属后壳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焊接环,所述焊接环的外环壁与所述金属前壳的外侧壁沿所述金属前壳的壁厚方向上设有预设距离,所述金属前壳通过所述焊接环激光焊接于所述金属后壳。

7、进一步的,所述电路基板开设有偶数个安装孔,所有所述安装孔关于所述电路基板的轴线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安装孔穿设安装螺栓,所述凹腔内连接有与所述安装孔对应的具有螺纹孔的第一安装柱,所述安装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柱的数量与所述安装孔的数量相等。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柱有两个,所述凹腔内连接有两个第一导向柱,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柱关于所述凹腔的轴线中心对称分布,所述电路基板开设有两个用于所述第一导向柱适配插设的导向孔。

9、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柱及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柱通过连接环与所述凹腔的内壁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柱及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柱沿所述连接环的周向间隔分布,且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柱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柱关于所述凹腔的轴线中心对称分布。

10、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后壳远离所述金属前壳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通过连接槽体连接有具有安装螺纹孔的第二安装柱。

11、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后壳靠近所述金属前壳的一侧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安装柱同轴的延伸柱,所述延伸柱内设有与所述安装螺纹孔同轴且大小相同的延伸螺纹孔。

12、进一步的,所述配合环的内壁连接有加强筋。

13、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包括横梁与竖梁,所述横梁沿所述金属后壳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竖梁沿所述金属后壳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横梁与所述竖梁相互交叉。

14、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申请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15、通过在金属后壳朝向金属前壳的一侧设有间隙插入凹腔内的配合环,初步对准金属前壳及金属后壳,再通过在配合环周向的外侧壁设置弹性块并限制弹性块远离金属后壳的一侧壁与配合环的外侧壁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使金属后壳与金属前壳之间从间隙配合过渡到过盈配合,从而提升金属后壳与金属前壳在焊接时的稳定性,避免金属前壳与金属后壳之间发生错位;同时在金属前壳朝向金属后壳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焊接环,焊接环的外环壁与金属前壳的外侧壁在金属前壳的壁厚方向上设有预设距离,使得焊接时熔化的焊接环不易溢出,从而统一车载摄像头的外观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摄像头包括金属前壳(1)及金属后壳(2),所述金属前壳(1)具有朝向一侧开口(11)的凹腔(12),所述金属后壳(2)盖设在所述凹腔(12)的开口(11)处,所述金属前壳(1)远离所述金属后壳(2)的一侧一体成型有镜壳(3),所述镜壳(3)内置有光学镜头(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基板(4)开设有偶数个安装孔(41),所有所述安装孔(41)关于所述电路基板(4)的轴线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安装孔(41)穿设安装螺栓(42),所述凹腔(12)内连接有与所述安装孔(41)对应的具有螺纹孔的第一安装柱(14),所述安装螺栓(42)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柱(14)的数量与所述安装孔(41)的数量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柱(14)有两个,所述凹腔(12)内连接有两个第一导向柱(15),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柱(15)关于所述凹腔(12)的轴线中心对称分布,所述电路基板(4)开设有两个用于所述第一导向柱(15)适配插设的导向孔(4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摄像头,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柱(14)及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柱(15)通过连接环(7)与所述凹腔(12)的内壁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柱(14)及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柱(15)沿所述连接环(7)的周向间隔分布,且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柱(14)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柱(15)关于所述凹腔(12)的轴线中心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后壳(2)远离所述金属前壳(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导向柱(24),所述第二导向柱(24)通过连接槽体(25)连接有具有安装螺纹孔(261)的第二安装柱(2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后壳(2)靠近所述金属前壳(1)的一侧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安装柱(26)同轴的延伸柱(27),所述延伸柱(27)内设有与所述安装螺纹孔(261)同轴且大小相同的延伸螺纹孔(27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车载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环(22)的内壁连接有加强筋(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23)包括横梁(231)与竖梁(232),所述横梁(231)沿所述金属后壳(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竖梁(232)沿所述金属后壳(2)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横梁(231)与所述竖梁(232)相互交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摄像头包括金属前壳(1)及金属后壳(2),所述金属前壳(1)具有朝向一侧开口(11)的凹腔(12),所述金属后壳(2)盖设在所述凹腔(12)的开口(11)处,所述金属前壳(1)远离所述金属后壳(2)的一侧一体成型有镜壳(3),所述镜壳(3)内置有光学镜头(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基板(4)开设有偶数个安装孔(41),所有所述安装孔(41)关于所述电路基板(4)的轴线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安装孔(41)穿设安装螺栓(42),所述凹腔(12)内连接有与所述安装孔(41)对应的具有螺纹孔的第一安装柱(14),所述安装螺栓(42)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柱(14)的数量与所述安装孔(41)的数量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柱(14)有两个,所述凹腔(12)内连接有两个第一导向柱(15),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柱(15)关于所述凹腔(12)的轴线中心对称分布,所述电路基板(4)开设有两个用于所述第一导向柱(15)适配插设的导向孔(4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摄像头,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柱(14)及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柱(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军陈云莉朱宇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智华传感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