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蜗壳式喷淋臂及其设计方法和洗碗机技术

技术编号:4122426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蜗壳式喷淋臂,包括喷淋臂本体,喷淋臂本体的中部具有两个独立的集水腔,通过隔板隔离,两个集水腔在中心位置连接,形成两个螺旋蜗壳结构,集水腔中心安装离心叶轮,螺旋蜗壳结构的出口扩散段与沿喷淋臂本体长度方向布置的流道连接,流道上表面设置均匀分布的出水喷孔。上述螺旋蜗壳结构的详细设计方法包括:通过设计参数确定基圆直径D<subgt;3</subgt;的计算公式、通过设计参数与基圆直径D<subgt;3</subgt;确定进口宽度b<subgt;3</subgt;的计算公式、通过设计参数确定隔舌安放角的计算公式与通过设计参数确定断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进一步得出断面形状及尺寸的计算公式。本发明专利技术最大程度地优化了水流的能量转换,增加喷淋臂本体旋转的速度,使清洗过程更加迅速、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洗碗机,具体的是一种双蜗壳式喷淋臂及其设计方法和洗碗机


技术介绍

1、洗碗机中一般设置有通过喷射水柱从而对餐具或果蔬进行冲洗的喷淋臂本体。

2、洗碗机一般通过水泵将水提起并通过喷淋臂本体喷向清洗空间中的碗碟从而达到清洗作用。例如2019年4月9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17109163811的中国专利《一种喷淋臂本体及应用有该喷淋臂本体的洗碗机》中,该喷淋臂本体内部中空从而形成集水腔,所述喷淋臂本体的上表面上开设有与集水腔相连通的出水孔,所述喷淋臂本体的上表面上还设置有加气口,该加气口与所述集水腔相连。上述结构的喷淋臂内部只有一个集水腔,并且集水腔的结构过于简单且为对称结构,不利于水流在喷淋臂中的流动和喷淋臂旋转,从而增大水流的能量损失。

3、2023年11月17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23209698795的中国专利《用于洗碗机的喷淋臂本体及洗碗机》中,该喷淋臂本体通过流道连接的喷水孔和出水口,在喷嘴底部的进水套与限位部连接。水流经过喷淋臂本体流道中的折弯段,快速冲击限位部,迅速驱动喷嘴旋转,提高清洗效果。水流经折弯段引导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蜗壳式喷淋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淋臂本体(1),所述喷淋臂本体(1)中部设有两个集水腔,每一所述集水腔连接一流道,两个所述集水腔采用螺旋蜗壳结构且互相呈中心对称,两个所述集水腔通过隔板(14)分隔,两个所述集水腔的中心相互连通,连通部分的直径为所述螺旋蜗壳结构的基圆直径D3,连通部分的中心安装有离心叶轮,所述喷淋臂本体(1)的底壁设有与连通部分相连的进水口(13),从而使水流通过两个所述集水腔时能形成更强的旋转流动,带动喷淋臂本体更快地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蜗壳式喷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4)采用中间厚,周围薄的设计,使得两个所述集水腔的基准面相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蜗壳式喷淋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淋臂本体(1),所述喷淋臂本体(1)中部设有两个集水腔,每一所述集水腔连接一流道,两个所述集水腔采用螺旋蜗壳结构且互相呈中心对称,两个所述集水腔通过隔板(14)分隔,两个所述集水腔的中心相互连通,连通部分的直径为所述螺旋蜗壳结构的基圆直径d3,连通部分的中心安装有离心叶轮,所述喷淋臂本体(1)的底壁设有与连通部分相连的进水口(13),从而使水流通过两个所述集水腔时能形成更强的旋转流动,带动喷淋臂本体更快地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蜗壳式喷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4)采用中间厚,周围薄的设计,使得两个所述集水腔的基准面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蜗壳式喷淋臂,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集水腔的出口扩散段分别与两个弯折段连接,所述弯折段呈弧形结构,所述弯折段从所述集水腔螺旋蜗壳结构的出口扩散段开始,延伸至喷淋臂本体(1)的中段,与流道连接,使流经两个所述集水腔的水流能够通过两个所述弯折段流向喷淋臂本体(1)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蜗壳式喷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沿所述喷淋臂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喷淋臂本体(1)的边缘,所述流道在旋转边设有凸起结构,所述流道从所述弯折段背离所述集水腔的一端开始,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林李明轩袁寿其孙海超王希坤陆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流体机械温岭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