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居家助老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393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2
本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居家助老床,包括床框、铁架机构和床头柜,铁架机构包括第一床体和第二床体,第一床体由顶端至底端依次为背部板组、背部顶框架和背部底框架,背部板组包括靠背床板和腰段背板;靠背床板和背部顶框架之间设置有背部电机,背部床板和背部底框架之间设置有背部拉管;背部底框外侧靠近床头柜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侧外导轨,床头柜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床头柜锁件,床头柜锁件与背部顶框架之间设置有联动组件,以实现背部顶框架和床头柜之间的传动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当靠背床板翻转时靠背顶框架和床头柜会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以使得靠背床板与床头柜之间保持较近的距离,以便于拿取床头柜上的物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具,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居家助老床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国家重视,随之市场上就出现了大批养老床,以供老年人居家使用。现有的居家养老床结构复杂,带有齿轮传动等装置,需要定期加润滑油,精度不高的齿轮,传动时的噪声,振动和冲击大,污染环境。

2、床框的两端分别为床屏和床尾,参照专利cn211483725u,现有的调节床通过对靠背床板和腿部床板进行翻转,靠背床板与床头柜之间距离较远,不便于拿取床体柜上的东西需对此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方案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靠背床板翻转后仍能够与床头柜之间保持较近距离的多功能居家助老床。

2、本技术提出一种多功能居家助老床,包括床框、铁架机构和床头柜,所述铁架机构安装在床框内,所述铁架机构包括第一床体和第二床体,所述第一床体和第二床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床体由顶端至底端依次为背部板组、背部顶框架和背部底框架,所述背部板组包括靠背床板和腰段背板,所述靠背床板与腰段背板之间铰链接,所述腰段背板固定安装在背部顶框架上;

3、所述靠背床板和背部顶框架之间设置有驱动靠背床板翻转的背部电机,所述背部底框架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背部顶框架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在第一导轨内滑移,所述靠背床板和背部底框架之间设置有背部拉管,所述靠背床板翻转以带动背部顶框架和背部底框架之间出现相对移动;

4、所述背部底框外侧靠近床头柜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侧外导轨,所述床头柜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穿设在第一侧外导轨内的床头柜锁件,所述床头柜锁件与背部顶框架之间设置有联动组件,以实现背部顶框架和床头柜之间的传动连接,所述背部顶框架的移动方向与床头柜的移动方向相反。

5、优选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第三联动杆和转动杆,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联动杆和第三联动杆采用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联动杆远离第一联动杆的一端与床头柜锁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联动杆远离第一联动杆的一端与背部顶框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固定设置在背部底框架上,所述第三联动杆与转动杆转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床头柜锁件包括锁杆、连接板和转动轮,两所述转动轮设置在第一侧外导轨内,两所述转动轮与连接板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锁杆穿设在两转动轮之间并与连接板转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床框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二侧外导轨,第二侧外导轨与第一侧外导轨相互平行,所述第二侧外导轨内同样设置有连接板和转动轮,所述锁杆与第二侧外导轨内的连接板转动连接。

8、优选的,床板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背部托架,所述背部电机的两端分别与背部顶框架和背部托架采用铰链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二床体由顶端至底端依次为腿部板组、腿部顶框架和腿部底框架,所述腿部顶框架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腿部底框架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滚轮在第二导轨内滑移,所述腿部顶框架与背部顶框架设置有靠背段臀部床板的一侧相连接,所述背部顶框架滑移带动腿部顶框架和腿部板组滑移。

10、优选的,所述腿部板组由靠近第一床体的一侧向远离第一床体的一侧依次为臀部床板、腿部床板和脚部床板,所述腿部床板与臀部床板之间采用铰链连接,所述臀部床板固定设置在腿部顶框架上;

11、所述腿部床板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腿部托架,所述腿部托架与腿部顶框架之间设置有腿部电机,所述腿部电机的两端分别与腿部托架和腿部顶框架采用铰链连接,所述腿部电机驱动腿部床板发生翻转。

12、优选的,所述腿部床板和脚部床板之间采用铰链连接,所述脚部床板和腿部顶框架之间设置有折弯拉板,所述折弯拉板的两端分别与脚部床板和腿部顶框架之间采用铰链连接。

13、优选的,所述第二侧外导轨与第一侧外导轨的规格尺寸均相同,所述转动轮在第二侧外导轨内的滚动距离为l,并满足0mm<l<40mm。

14、优选的,所述靠背床板与背部顶框架之间的翻转夹角为a,并满足0度<a<60度。

15、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当靠背床板翻转时靠背顶框架和床头柜会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以使得靠背床板与床头柜之间保持较近的距离,以便于拿取床头柜上的物品。

17、2、靠背床板翻转后,背部顶框架及其上方的靠背床板会向靠近床屏的方向移动,整床后退靠墙距离缩短,让人心里作用安全系数增加。

18、3、通过腿部电机驱动腿部床板和脚部床板翻转至合适的角度,使得使用者能够有良好的腿部搭放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居家助老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框、铁架机构和床头柜,所述铁架机构安装在床框内,所述铁架机构包括第一床体和第二床体,所述第一床体和第二床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床体由顶端至底端依次为背部板组、背部顶框架和背部底框架,所述背部板组包括靠背床板和腰段背板,所述靠背床板与腰段背板之间铰链接,所述腰段背板固定安装在背部顶框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居家助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第三联动杆和转动杆,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联动杆和第三联动杆采用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联动杆远离第一联动杆的一端与床头柜锁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联动杆远离第一联动杆的一端与背部顶框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固定设置在背部底框架上,所述第三联动杆与转动杆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居家助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柜锁件包括锁杆、连接板和转动轮,两所述转动轮设置在第一侧外导轨内,两所述转动轮与连接板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锁杆穿设在两转动轮之间并与连接板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居家助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框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二侧外导轨,第二侧外导轨与第一侧外导轨相互平行,所述第二侧外导轨内同样设置有连接板和转动轮,所述锁杆与第二侧外导轨内的连接板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居家助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床板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背部托架,所述背部电机的两端分别与背部顶框架和背部托架采用铰链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居家助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床体由顶端至底端依次为腿部板组、腿部顶框架和腿部底框架,所述腿部顶框架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腿部底框架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滚轮在第二导轨内滑移,所述腿部顶框架与背部顶框架设置有靠背段臀部床板的一侧相连接,所述背部顶框架滑移带动腿部顶框架和腿部板组滑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居家助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板组由靠近第一床体的一侧向远离第一床体的一侧依次为臀部床板、腿部床板和脚部床板,所述腿部床板与臀部床板之间采用铰链连接,所述臀部床板固定设置在腿部顶框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居家助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床板和脚部床板之间采用铰链连接,所述脚部床板和腿部顶框架之间设置有折弯拉板,所述折弯拉板的两端分别与脚部床板和腿部顶框架之间采用铰链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居家助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外导轨与第一侧外导轨的规格尺寸均相同,所述转动轮在第二侧外导轨内的滚动距离为L,并满足0mm<L<4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居家助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床板与背部顶框架之间的翻转夹角为A,并满足0度<A<60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居家助老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框、铁架机构和床头柜,所述铁架机构安装在床框内,所述铁架机构包括第一床体和第二床体,所述第一床体和第二床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床体由顶端至底端依次为背部板组、背部顶框架和背部底框架,所述背部板组包括靠背床板和腰段背板,所述靠背床板与腰段背板之间铰链接,所述腰段背板固定安装在背部顶框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居家助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第三联动杆和转动杆,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联动杆和第三联动杆采用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联动杆远离第一联动杆的一端与床头柜锁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联动杆远离第一联动杆的一端与背部顶框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固定设置在背部底框架上,所述第三联动杆与转动杆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居家助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柜锁件包括锁杆、连接板和转动轮,两所述转动轮设置在第一侧外导轨内,两所述转动轮与连接板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锁杆穿设在两转动轮之间并与连接板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居家助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框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二侧外导轨,第二侧外导轨与第一侧外导轨相互平行,所述第二侧外导轨内同样设置有连接板和转动轮,所述锁杆与第二侧外导轨内的连接板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居家助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床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胜芳林小群肖婷英黄峰云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谊瑞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