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超薄异型铜带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超薄异型铜带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320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薄异型铜带的生产工艺,包括熔炼→挤压→连轧→退火→精轧→清洗→成品分切,在挤压工序中,软化的铜杆从模腔依次进入垫片、模具挤压形成铜带坯,铜带坯的截面呈等腰梯形。本发明专利技术挤压工序采用了分流挤压模,材料的边部厚度可以控制在较薄的范围,而轧制的过程属于材料的形变过程,而单次轧制的加工率有一定标准,因此材料越薄,相应的加工工序也会降低,能大大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色金属加工,具体涉及一种超薄异型铜带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1、超薄异型铜带主要用于高端连接器、半导体连接架等。如图12所示的超薄异型铜带,其铜带的厚度从中心向两侧阶梯递减,受传统铜加工挤压的限制,超薄异型铜带由于厚薄不均,挤压成型困难。市场上多采用上引连铸的方法制成坯料再通过轧制成型,或通过铣削、锻轧等加工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2、型辊轧制法:坯料由于为铸态组织,在轧制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开裂、充不满等情况;

3、铣削法:材料利用率低,且容易出现尺寸加工不均匀的情况;

4、锻轧法:生产效率低,能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超薄异型铜带的生产工艺,通过上引连铸的方法生产无氧铜杆,后将铜杆用于连续挤压,连续挤压制成的坯料采用分流挤压模,材料的边部厚度可以控制在较薄的范围,实现超薄异型铜带的连续化生产。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超薄异型铜带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s1、熔炼:将电解板加入熔炼炉进行熔炼,通过上引连铸加工出铜杆;

5、s2、挤压:铜杆进入挤压机的挤压模具,软化的铜杆从模腔依次进入垫片、模具挤压形成铜带坯,铜带坯的截面呈等腰梯形;

6、s3、连轧:利用连轧机进行轧制,通过控制轧辊间隙,保证每一道的加工率;

7、s4、退火:通过高温使材料再结晶,同时保证材料软化;

8、s5、精轧:采用精轧机进行材料精轧,通过厚度检测仪及调整轧辊间隙,使用精轧机轧制成型成品厚度,最终轧制成超薄异型铜带;

9、s6、清洗:对材料酸洗,去除表面氧化油污,酸洗后在经过清水冲洗及烘干后收卷;

10、s7、成品分切:将材料进行宽度分切,使铜带宽度满足成品要求。

11、优选的,s2步骤中,所述挤压模具包括设置在模腔内的垫片和模具,所述模具设置在垫片外,所述垫片内设有分流通道,模具内设有变径进料通道和等腰梯形定径带,所述变径进料通道的大径端与分流通道导通,小径端与等腰梯形定径带导通,所述变径进料通道设置在模具的入口侧,所述等腰梯形定径带设置在模具的出口侧。

12、优选的,所述变径进料通道左右两侧设有漏斗状的分流腔。

13、优选的,所述分流通道呈扁平空腔,在分流通道的内壁上下设有引流三角块,引流三角块具有左右对称的引流面,所述引流面从垫片的前端面延伸至垫片的后端面。

14、优选的,所述变径进料通道对应引流三角块设有引流凸台,引流凸台具有左右对称的引流延伸面,所述引流延伸面与引流面在同一平面。

15、优选的,所述分流通道呈“8”字型,中间薄两边厚。

16、优选的,s2步骤中,连续挤压参数如下:模腔加热温度500±10℃,加热时间4h,挤压转速5.5-6r/min,挤压电流600-650a,压实轮压下量6mm。

17、优选的,s3步骤中,轧制速度控制在30m/min,张力480~500n。

18、优选的,s5步骤中,精轧机参数如下:轧制速度25-35m/min,轧制电流70-100a,收卷张力480n,速比80,冷却温度15-20℃。

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0、通过挤压模具将软化的铜杆挤压形成等腰梯形的异型铜带坯,异型铜带坯尺寸及材料组织均匀性更高,从而后道工序在轧制过程中尺寸更能把控;连续挤压制成的坯料由于采用了分流挤压模,材料的边部厚度可以控制在较薄的范围,而轧制的过程属于材料的形变过程,而单次轧制的加工率有一定标准,因此材料越薄,相应的加工工序也会降低,能大大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异型铜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异型铜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2步骤中,所述挤压模具包括设置在模腔内的垫片和模具,所述模具设置在垫片外,所述垫片内设有分流通道,模具内设有变径进料通道和等腰梯形定径带,所述变径进料通道的大径端与分流通道导通,小径端与等腰梯形定径带导通,所述变径进料通道设置在模具的入口侧,所述等腰梯形定径带设置在模具的出口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异型铜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进料通道大径端的左右两侧设有漏斗状的分流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薄异型铜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通道呈扁平空腔,在分流通道的内壁上下设有引流三角块,引流三角块具有左右对称的引流面,所述引流面从垫片的前端面延伸至垫片的后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薄异型铜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进料通道对应引流三角块设有引流凸台,引流凸台具有左右对称的引流延伸面,所述引流延伸面与引流面在同一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薄异型铜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通道呈“8”字型,中间薄两边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异型铜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2步骤中,连续挤压参数如下:模腔加热温度500±10℃,加热时间4h,挤压转速5.5-6r/min,挤压电流600-650A,压实轮压下量6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异型铜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3步骤中,轧制速度控制在30m/min,张力480~500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异型铜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5步骤中,精轧机参数如下:轧制速度25-35m/min,轧制电流70-100A,收卷张力480N,速比80,冷却温度15-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异型铜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异型铜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2步骤中,所述挤压模具包括设置在模腔内的垫片和模具,所述模具设置在垫片外,所述垫片内设有分流通道,模具内设有变径进料通道和等腰梯形定径带,所述变径进料通道的大径端与分流通道导通,小径端与等腰梯形定径带导通,所述变径进料通道设置在模具的入口侧,所述等腰梯形定径带设置在模具的出口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异型铜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进料通道大径端的左右两侧设有漏斗状的分流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薄异型铜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通道呈扁平空腔,在分流通道的内壁上下设有引流三角块,引流三角块具有左右对称的引流面,所述引流面从垫片的前端面延伸至垫片的后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薄异型铜带的生产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岳军葛晓瑜赵强张子豪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电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