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下潜式汽车座椅、汽车及防下潜式座椅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213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防下潜式汽车座椅、汽车及防下潜式座椅的设计方法。该汽车座椅包括防下潜座椅坐垫、防下潜安全气囊和防下潜座椅;所述防下潜安全气囊安装在防下潜座椅坐垫内;所述防下潜座椅坐垫安装在防下潜座椅上。所述座椅的设计方法,基于所述一种防下潜式汽车座椅,包括:步骤一、确定防下潜安全气囊安装位置及尺寸;步骤二、确定泡沫传感器安装位置及尺寸;步骤三、进行仿真模拟;步骤四、进行实车验证。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座垫下方安装防下潜安全气囊,当气囊控制单元检测到座垫泡沫下压速率和下压距离较大时,气囊会自动点爆,将假人抬高,防止假人下潜,减轻乘员伤害;同时由于安全气囊隐藏在座垫泡沫下方,因此不会对乘坐舒适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座椅,具体的说是一种防下潜式汽车座椅、汽车及防下潜式汽车座椅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

2、汽车座椅作为汽车的关键组成部件、约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生正面碰撞时,应能为乘员提供强有力支撑,阻止乘员运动,减轻乘员伤害,具备良好的保护效果;与此同时,汽车座椅也应能为乘员提供良好的舒适性,缓解驾乘人员的疲劳。

3、截止目前,大部分汽车座椅座垫均是由软泡沫组成,正常乘坐时,座垫会被轻微压缩,一旦发生正面碰撞,座垫泡沫便会瞬间被大量压缩,发生一定程度的凹陷,进而导致乘员以较大速率随之向下运动。从碰撞安全性角度出发,需要座垫泡沫偏硬,以有效阻碍乘员向下运动;但从座椅舒适性角度出发,却需要座垫泡沫偏软,以保证乘坐舒服,由此可见,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兼容性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下潜式汽车座椅、汽车及防下潜式座椅的设计方法,在座垫下方安装防下潜安全气囊,当气囊控制单元检测到座垫泡沫下压速率和下压距离较大时,气囊会自动点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下潜式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防下潜座椅坐垫、防下潜安全气囊和防下潜座椅;所述防下潜安全气囊安装在防下潜座椅坐垫内;所述防下潜座椅坐垫安装在防下潜座椅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下潜式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下潜座椅坐垫包括座垫泡沫(1)和泡沫传感器;所述座垫泡沫(1)固定在防下潜座椅的坐垫上;所述座垫泡沫(1)的中间开有安装防下潜安全气囊的防下潜气囊安装孔(2);所述防下潜气囊安装孔(2)的后端开有安装泡沫传感器的泡沫传感器安装孔(3);所述泡沫传感器与气囊控制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下潜式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下潜式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防下潜座椅坐垫、防下潜安全气囊和防下潜座椅;所述防下潜安全气囊安装在防下潜座椅坐垫内;所述防下潜座椅坐垫安装在防下潜座椅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下潜式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下潜座椅坐垫包括座垫泡沫(1)和泡沫传感器;所述座垫泡沫(1)固定在防下潜座椅的坐垫上;所述座垫泡沫(1)的中间开有安装防下潜安全气囊的防下潜气囊安装孔(2);所述防下潜气囊安装孔(2)的后端开有安装泡沫传感器的泡沫传感器安装孔(3);所述泡沫传感器与气囊控制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下潜式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下潜安全气囊包括气体发生器(4)、气囊布(5)和拉带(6);所述气体发生器(4)与气囊控制单元连接,当收到点火指令后,产生大量气体将气囊布(5)展开;所述拉带(6)与气囊布(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下潜式汽车座椅,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宝来郝玉敏王东辉鞠伟彭洪梅胡海波高廷军吕哲宁武玉琢曾普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