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消除复合材料舱体根部集中应力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消除复合材料舱体根部集中应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2075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除复合材料舱体根部集中应力的方法,属于复合材料舱体成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外蒙皮和芯材一之间设有根连接单元一,在芯材一和芯材二之间设有中间蒙皮和根连接单元二,在芯材二和内蒙皮之间设有根连接单元三,增加内蒙皮、中间蒙皮、外蒙皮与芯材一和芯材二的结合力,提升产品的承载能力,使整个舱体结构更强,减少使用过程中承载变形及应力集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舱体成型,具体涉及一种消除复合材料舱体根部集中应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1、按照功能分类;舱体可分为电子类、机械类、电源类、和其它类,按舱体结构可分为骨架方舱、大板方舱、一体成型的复合材料方舱。骨架方舱是方舱生产的初级阶段,这种方舱的特点是质量大,荷重比小、屏蔽性能差;大板方舱用整体幅面的外蒙皮和内蒙皮,先制作出整块的复合板,然后6块拼接。一体成型复合材料方舱是使用内外复合材料蒙皮加芯材的结构真空灌注一体成型。骨架方舱和大板方舱与底板的连接形式分别为焊接或铆接,但一体式成型的方舱与底板连接固定无法采用焊接,铆接方式舱体蒙皮拉铆钉容易树脂碎化易松动;舱体壁板内侧增加预制金属件,长期使用金属件与蒙皮之间易产生分层;现有技术中常常采用螺栓固定复合结构胶粘接的方式以使复材舱体与底板之间稳定连接。但是复材舱体与底板连接处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产生应力集中,导致连接处发生形变甚至断裂。

2、现有技术公告号cn109484624a中公开了一种飞机复合材料机翼翼梁及翼根区连接结构,机翼翼梁为c型构型,由翼梁腹板、翼梁上缘条和翼梁下缘条构成,复合材料翼梁可采用手工铺贴、自动铺带结合热隔膜成型、自动铺丝等工艺制备。机翼翼梁与外翼壁板、连接接头均采用紧固件连接。机翼翼梁在翼根连接处,依据对接要求提前截止,不与翼根、翼肋或中央翼梁直接对接,同时通过对端头进行裁切,为避免载荷传递时在变截面区造成应力集中,对边缘区进行圆角处理。

3、本专利技术为避免复材舱体与底板连接处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应力集中,通过改进工艺方法做出了区别于上述现有技术的根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消除复合材料舱体根部集中应力的方法。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消除复合材料舱体根部集中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底板连接的截面为回形的复材舱体,所述复材舱体内侧底部开有凹槽,消除所述复材舱体根部集中应力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3、步骤一:准备形状与复材舱体形状相配合的模具,将脱模剂均匀的涂抹于模具内壁上,所述模具内部根据复材舱体形状分成平面铺贴区域和凹面铺贴区域,通过上述步骤一使得成型后的产品更容易脱出;

4、步骤二:将外蒙皮铺设至模具平面铺贴区的最底层,再使用碳纤维布在模具平面铺贴区的底端自下而上逐层铺贴多层碳纤维布即根连接单元一,所述根连接单元一的碳纤维布的铺层宽度从内向外逐层递减;

5、步骤三:将芯材板切割成外端面与根连接单元一的坡面形状相配合的芯材一,上装芯材一并使芯材一与根连接单元一的坡面相抵触,所述芯材一内端面与模具内壁之间留有预留空间;

6、步骤四:在芯材一下端面自上而下铺贴有多层碳纤维布即根连接单元二,所述根连接单元二的碳纤维布的铺层宽度相同且根连接单元二向下延伸至与模具底面相抵触;

7、步骤五:将芯材板切割成芯材二,所述芯材二形状与芯材一和模具之间的预留空间形状相配合,上装芯材二并在芯材一和芯材二之间铺贴有中间蒙皮,所述中间蒙皮沿芯材一下端面铺设并向下延伸至与模具底面相接触;

8、步骤六:在芯材二下端面铺贴有多层碳纤维布即根连接单元三,所述根连接单元三的碳纤维布的铺层宽度从内向外逐层递减且根连接单元三依次沿芯材二和芯材一的下端面铺设并向下延伸至与模具底面相抵触;

9、步骤七:将内蒙皮铺设至模具凹面铺贴区;

10、步骤八:铺设用于真空注胶的辅料;

11、步骤九:抽真空、注胶、固化。

12、进一步的,所述外蒙皮、内蒙皮、中间蒙皮、根连接单元一、根连接单元二、根连接单元三均统一铺设。

13、进一步的,所述根连接单元一的碳纤维布宽度为60-101mm。

14、进一步的,所述芯材板材料为pvc或pet或pmi。

15、进一步的,所述模具底端的根连接单元一、根连接单元二、中间蒙皮和根连接单元三的厚度之和在10mm-20mm之间。

16、进一步的,所述芯材一和芯材二内设有加强筋。

17、进一步的,所述根连接单元一中的碳纤维布铺贴层数不少于六层。

18、进一步的,所述根连接单元三由不少于三层的碳纤维布组成。

19、进一步的,所述外蒙皮、中间蒙皮、内蒙皮材料为玻纤维编制布或碳纤维布或混编布。

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外蒙皮和芯材一之间设有根连接单元一,在芯材一和芯材二之间设有中间蒙皮和根连接单元二,在芯材二和内蒙皮之间设有根连接单元三,增加内蒙皮、中间蒙皮、外蒙皮与芯材一和芯材二的结合力,提升产品的承载能力,使整个舱体结构更强,减少使用过程中承载变形及应力集中;同时通过设置根连接单元二、中间蒙皮、根连接单元三均向下延伸至与模具底面相接处,通过与根连接单元一内的碳纤维布相互配合,形成了有预设厚度的由多层纤维布叠合的支撑区域,提高了复材舱体连接处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除复合材料舱体根部集中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底板(1)连接的截面为回形的复材舱体(2),所述复材舱体(2)内侧底部开有凹槽(12),消除所述复材舱体(2)根部集中应力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复合材料舱体根部集中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蒙皮(11)、内蒙皮(10)、中间蒙皮(8)、根连接单元一(4)、根连接单元二(6)、根连接单元三(9)均统一铺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复合材料舱体根部集中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连接单元一(4)的碳纤维布宽度为60-10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复合材料舱体根部集中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板材料为PVC或PET或PMI。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复合材料舱体根部集中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3)底端的根连接单元一(4)、根连接单元二(6)、中间蒙皮(8)和根连接单元三(9)的厚度之和在10mm-20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复合材料舱体根部集中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一(5)和芯材二(7)内设有加强筋(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复合材料舱体根部集中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连接单元一(4)中的碳纤维布铺贴层数不少于六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复合材料舱体根部集中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连接单元三(9)由不少于三层的碳纤维布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复合材料舱体根部集中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蒙皮(11)、中间蒙皮(8)、内蒙皮(10)材料为玻纤维编制布或碳纤维布或混编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复合材料舱体根部集中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底板(1)连接的截面为回形的复材舱体(2),所述复材舱体(2)内侧底部开有凹槽(12),消除所述复材舱体(2)根部集中应力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复合材料舱体根部集中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蒙皮(11)、内蒙皮(10)、中间蒙皮(8)、根连接单元一(4)、根连接单元二(6)、根连接单元三(9)均统一铺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复合材料舱体根部集中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连接单元一(4)的碳纤维布宽度为60-10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复合材料舱体根部集中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板材料为pvc或pet或pmi。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复合材料舱体根部集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丹丹席涛孔祥营朱保强袁轲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英特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