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变绿红菇YAFMF006及其分离方法和菌根苗侵染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变绿红菇YAFMF006及其分离方法和菌根苗侵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1440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绿红菇YAFMF006及其分离方法和菌根苗侵染方法,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变绿红菇YAFMF006保藏名称为Russula virescens YAFMF006;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M 20232693,且变绿红菇YAFMF006通过将菌块接种于思茅松种苗根部共培育实现变绿红菇对思茅松的根菌侵染。本发明专利技术显著提高了变绿红菇的单一侵染率,促进了思茅松幼苗与变绿红菇的菌根合成,为下一步变绿红菇子实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具体涉及一种变绿红菇yafmf006及其分离方法和菌根苗侵染方法。


技术介绍

1、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是松科(pineaceae)松属(pinus)植物,是卡西亚松(pinus kesiya)的地理变种,天然分布于我国云南南亚热带及准热带的湿润及半湿润地区。该树种具有优良的材质,速生、纤维长、松脂产量高等特点,是云南热区优良的乡土树种之一,在区域林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和碳汇效益。然而,思茅松的繁育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幼苗存活率低、移栽适应性差和生长缓慢等,限制了人工林的发展。

2、思茅松属于典型的外生菌根共生树种,对外生菌根真菌(ectomycorrhizalfungi,ecf)有较高的依赖性,这些真菌可能在其营养代谢中发挥协同作用。ecf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维持稳定性与多样性、促进植物根际养分循环、恢复生态植被、改良土壤等生态作用,尤其在繁育与栽培管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菌根技术在农林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用于引种、育苗、造林和防治苗木根部病害、产生食用菌等方面,形成了“育苗造林-菌根食用菌模式”。该模式在造林之前选择适合的树种和与其共生的珍贵食用菌根菌,通过人工合成菌根,从而实现从单一造林向以育苗造林和珍贵菌根食用菌为主的转变,不仅增加了经济收入,还充分发挥了菌根共生关系的优势。目前,菌根化已成为造林的重要因素,不仅因为这些菌根食用菌具有独特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还能促进树木生长、提高产量、增强林木抗逆性。

3、变绿红菇(russula virescens)属于红菇科、红菇属,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该菌种与阔叶树种和针叶树种如云南松等形成外生菌根。红菇属中的绿菇与桦木属(betula sp.)、山毛榉(fagus sylvatica)、山杨(populus tremula)和栗属(quercus sp.)等树木有共生关系,形成外生菌根。外生菌根菌通过产生化学抑制剂、形成保护作用的菌根根际微生物群落、增强营养吸收等方式对抗病原菌,提高植物的抗病性,从而增强幼苗成活率,改善人工林的品质,增强树林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木材储量、发挥生态效益,为思茅松的高效定向培育和菌根食用菌产业化培育奠定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绿红菇yafmf006及其分离方法和菌根苗侵染方法,以提高思茅松幼苗成活率、同时提高菌根食用菌的产量。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变绿红菇yafmf006,所述变绿红菇yafmf06属于变绿红菇russulavirescens,保藏名称为变绿红菇yafmf006 russula virescens yafmf006;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是武汉大学;保藏日期:2023年12月27日,保藏编号:cctcc m20232693。

4、优选的,所述变绿红菇yafmf006基因序列包括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5、变绿红菇yafmf006的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s1-1、采集变绿红菇的子实体样品消毒破碎处理得到组织破碎液;

7、s1-2将上述组织破碎液稀释后涂布于pdmykas平板上黑暗培养15d,分离菌落并鉴定,获得变绿红菇;

8、s1-3、将上述鉴定得到的变绿红菇的菌丝转接至pdmy固体培养基上继续培养20d,提取菌丝体dna,对菌株进行分子鉴定,获得变绿红菇yafmf006。

9、优选的,所述pdmykas平板的配方为:新鲜土豆汁500ml/l、酵母提取物1g/l、麦芽浸粉 2.1g/l、葡萄糖 5g/l、卡拉霉素100μg/ml、氨苄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100μg/ml、琼脂10g/l。

10、优选的,所述pdmy固体培养基的配方为:新鲜土豆汁500ml/l、酵母提取物1g/l、麦芽浸粉2.1g/l、葡萄糖5g/l、琼脂16g/l。

11、变绿红菇yafmf006的菌根苗侵染方法为变绿红菇yafmf006对思茅松进行菌根苗侵染,且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s2-1、菌种制备:将变绿红菇菌丝转接到pdmy固体培养基上,培养20d,鉴定得到变绿红菇yafmf006菌落,并得到变绿红菇yafmf006备用菌块;

13、s2-2、菌根苗培育:获取萌发长出幼根的思茅松种子,将其置于含有培养基的组培瓶中,同时在萌发种子根部周围接入备用菌块,且接种的菌块与萌发种子数量一致,后封口至于光照培养室培养,获得菌根苗;

14、s2-3、幼苗移栽:将经过高压灭菌的育苗基质装入备用的育苗盘,将菌根苗苗移栽进育苗盘中进行种植。

15、优选的,所述步骤s2-1中pdmy固体培养基的配方为:新鲜土豆汁500ml/l、酵母提取物1g/l、麦芽浸粉2.1g/l、葡萄糖5g/l、琼脂16g/l。

16、优选的,所述步骤s2-2中获取的长出幼根的思茅松种子的幼根长度为5-10mm。

17、优选的,所述步骤s2-2中每个组培瓶中的培养基的组成为:大米10.5g,生土9g,草炭1.5g,磷酸二氢钾0.3g,硫酸镁0.3g,硫酸钙0.3g,葡萄糖0.6g,自来水55ml。

18、优选的,所述步骤s2-3中育苗基质为蛭石、腐植土、珍珠岩和有机肥的混合物。

1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绿红菇yafmf006及其分离方法和菌根苗侵染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

20、本专利技术保藏了一种新的菌株变绿红菇yafmf006,综合运用无菌条件下的菌种制备和菌根苗培育,并结合成功接种和无菌基质移栽,显著提高了变绿红菇的单一侵染率,促进了思茅松幼苗与变绿红菇的菌根合成,为下一步变绿红菇子实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思茅松幼苗与变绿红菇形成菌根后,可显著提高思茅松幼苗的生长指标,从而培养出优良的思茅松苗木。另外,本专利技术采用新的菌株进行培育,侵染率高,移栽存活率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绿红菇YAFMF006,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绿红菇YAFMF06属于变绿红菇Russulavirescens,保藏名称为变绿红菇YAFMF006 Russula virescens YAFMF006;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是武汉大学;保藏编号:CCTCC M 2023269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绿红菇YAFMF006,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绿红菇YAFMF006基因序列包括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3.变绿红菇YAFMF006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变绿红菇YAFMF006的菌根苗侵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绿红菇YAFMF006对思茅松进行菌根苗侵染,且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绿红菇YAFMF006的菌根苗侵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中每个组培瓶中的培养基的组成为:大米10.5g,生土9g,草炭1.5g,磷酸二氢钾0.3g,硫酸镁0.3g,硫酸钙0.3g,葡萄糖0.6g,自来水55mL。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绿红菇YAFMF006的菌根苗侵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3中育苗基质为蛭石、腐植土、珍珠岩和有机肥的混合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绿红菇yafmf006,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绿红菇yafmf06属于变绿红菇russulavirescens,保藏名称为变绿红菇yafmf006 russula virescens yafmf006;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是武汉大学;保藏编号:cctcc m 2023269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绿红菇yafmf006,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绿红菇yafmf006基因序列包括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3.变绿红菇yafmf006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毅李江原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