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绿红菇YAFMF006及其分离方法和菌根苗侵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1440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绿红菇YAFMF006及其分离方法和菌根苗侵染方法,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变绿红菇YAFMF006保藏名称为Russula virescens YAFMF006;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M 20232693,且变绿红菇YAFMF006通过将菌块接种于思茅松种苗根部共培育实现变绿红菇对思茅松的根菌侵染。本发明专利技术显著提高了变绿红菇的单一侵染率,促进了思茅松幼苗与变绿红菇的菌根合成,为下一步变绿红菇子实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具体涉及一种变绿红菇yafmf006及其分离方法和菌根苗侵染方法。


技术介绍

1、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是松科(pineaceae)松属(pinus)植物,是卡西亚松(pinus kesiya)的地理变种,天然分布于我国云南南亚热带及准热带的湿润及半湿润地区。该树种具有优良的材质,速生、纤维长、松脂产量高等特点,是云南热区优良的乡土树种之一,在区域林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和碳汇效益。然而,思茅松的繁育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幼苗存活率低、移栽适应性差和生长缓慢等,限制了人工林的发展。

2、思茅松属于典型的外生菌根共生树种,对外生菌根真菌(ectomycorrhizalfungi,ecf)有较高的依赖性,这些真菌可能在其营养代谢中发挥协同作用。ecf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维持稳定性与多样性、促进植物根际养分循环、恢复生态植被、改良土壤等生态作用,尤其在繁育与栽培管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菌根技术在农林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用于引种、育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绿红菇YAFMF006,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绿红菇YAFMF06属于变绿红菇Russulavirescens,保藏名称为变绿红菇YAFMF006 Russula virescens YAFMF006;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是武汉大学;保藏编号:CCTCC M 2023269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绿红菇YAFMF006,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绿红菇YAFMF006基因序列包括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3.变绿红菇YAFMF006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变绿红菇YAFMF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绿红菇yafmf006,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绿红菇yafmf06属于变绿红菇russulavirescens,保藏名称为变绿红菇yafmf006 russula virescens yafmf006;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是武汉大学;保藏编号:cctcc m 2023269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绿红菇yafmf006,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绿红菇yafmf006基因序列包括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3.变绿红菇yafmf006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毅李江原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