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防静电保暖面料及制造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防静电保暖面料及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376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防静电保暖面料及制造工艺,涉及纺织面料。包括基布层、防静电层、保暖层以及防风层,基布层由耐磨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编织而成,防静电层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经线和纬线上分别设有若干纳米银颗粒,消除了面料产生的静电,提高了面料抗菌效果,保暖层由羊绒纤维、棉纤维以及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混纺编织而成,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提高了面料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面料,具体地说,它涉及防静电保暖面料及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1、面料也称作布料,它是由纱线纺织而成,用于进一步加工为各种服饰以及布制产品。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服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求美观耐用,而且对于舒适性也提出了要求,现有的面料在秋冬季节容易产生静电,在穿衣时对人体释放,虽然不会造成严重伤害,但也对这种情况极其厌恶,基于此急需提供一种能够防静电的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防静电保暖面料及制造工艺,通过设置由涤纶长丝和导电纤维丝编织而成的防静电层,消除了面料产生静电的情况,解决了
技术介绍
提出的技术缺陷。

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防静电保暖面料,包括基布层、防静电层、保暖层以及防风层,所述基布层由耐磨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编织而成,所述防静电层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经线和纬线上分别设有若干纳米银颗粒,所述保暖层由羊绒纤维、棉纤维以及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混纺编织而成,其中所述羊绒纤维的重量占比为40%-45%,所述棉纤维的重量占比为40%-45%,所述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重量占比为10%-20%,所述防风层为聚酯纤维层。

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暖层粘连在所述基布层一面,所述防风层粘连在所述基布层的另一面,所述防静电层黏在所述保暖层上,所述经线采用75d/72f涤纶长丝,所述纬线采用75d/72f导电纤维丝,所述纳米银颗粒为30-70nm银纳米颗粒。

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纳米银颗粒均匀附着在经线和纬线上,所述纳米银颗粒通过浸渍的方式与经线、纬线结合。

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暖层的厚度为0.3-0.6mm,所述保暖层一面还设置有防辐射层,所述防辐射层内埋设有多根纵横交错的防辐射条,所述防辐射层设置在保暖层与防静电层之间。

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辐射层粘连在所述保暖层,所述防静电层粘连在所述防辐射层,所述防辐射层的厚度为0.4-0.8mm。

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防静电保暖面料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8、步骤一、基布层,在双面针织大圆机上编织,编织排列:上针按照“1212121212121212”的方式,下针按照“1234123412341234”的方式,编织过程为十六路一循环;

9、步骤二、防静电层,首先将纳米银胶溶液倒入容器内,其次将经线和纬线分别置入该容器内,使经线和纬线浸渍在纳米银胶溶液内,浸渍时间1-5分钟,最后使经线和纬线分别通过低温烘烤装置,使纳米银颗粒固定在经线和纬线上;

10、步骤三、使用步骤二得到的经线和纬线通过织布机编织,首先将若干股经线间隔排列穿过经纱架,再由驱动纬线的梭子往复运动,使经线和纬线相互垂直穿插,得到防静电层;

11、步骤四、保暖层,由羊绒纤维、棉纤维和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混纺编织而成,其中羊绒纤维重量占比45%,棉纤维重量占比40%,聚氨基甲酸酯纤维重量占比15%,所述聚氨基甲酸酯纤维分别与羊绒纤维、棉纤维螺旋加捻,得到弹性羊绒纱线和弹性棉纱线,弹性羊绒纱线和弹性棉纱线相互垂直穿插,得到保暖层;

12、步骤五、防风层由聚酯纤维编织形成,防风层的厚度为0.3-0.6mm;

13、步骤六、纺织后整理,将保暖层通过热熔胶粘连在基布层上,防辐射层通过热熔胶粘连在保暖层上,防静电层通过热熔胶粘连在防辐射层,最后将防风层粘连在基布层,得到防静电保暖面料。

1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置防静电层,消除了面料产生的静电,提高了面料的舒适性,附着的纳米银颗粒具有抑菌作用,提高了面料的抗菌能力,保暖层、防风层使面料防风保暖,制成服饰后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使面料舒适性以及保暖性好,提高了服饰的穿着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静电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防静电层、保暖层以及防风层,所述基布层由耐磨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编织而成,所述防静电层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经线和纬线上分别设有若干纳米银颗粒,所述保暖层由羊绒纤维、棉纤维以及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混纺编织而成,其中所述羊绒纤维的重量占比为40%-45%,所述棉纤维的重量占比为40%-45%,所述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重量占比为10%-20%,所述防风层为聚酯纤维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暖层粘连在所述基布层一面,所述防风层粘连在所述基布层的另一面,所述防静电层黏在所述保暖层上,所述经线采用75D/72F涤纶长丝,所述纬线采用75D/72F导电纤维丝,所述纳米银颗粒为30-70nm银纳米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静电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颗粒均匀附着在经线和纬线上,所述纳米银颗粒通过浸渍的方式与经线、纬线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暖层的厚度为0.3-0.6mm,所述保暖层一面还设置有防辐射层,所述防辐射层内埋设有多根纵横交错的防辐射条,所述防辐射层设置在保暖层与防静电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静电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辐射层粘连在所述保暖层,所述防静电层粘连在所述防辐射层,所述防辐射层的厚度为0.4-0.8mm。

6.防静电保暖面料制造工艺,用于制造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防静电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防静电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防静电层、保暖层以及防风层,所述基布层由耐磨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编织而成,所述防静电层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经线和纬线上分别设有若干纳米银颗粒,所述保暖层由羊绒纤维、棉纤维以及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混纺编织而成,其中所述羊绒纤维的重量占比为40%-45%,所述棉纤维的重量占比为40%-45%,所述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重量占比为10%-20%,所述防风层为聚酯纤维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暖层粘连在所述基布层一面,所述防风层粘连在所述基布层的另一面,所述防静电层黏在所述保暖层上,所述经线采用75d/72f涤纶长丝,所述纬线采用75d/72f导电纤维丝,所述纳米银颗粒为30-70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纯钟璞君包霞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玉立纺织布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