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慢回弹软质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慢回弹软质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1307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慢回弹软质材料的制备方法,本方案中慢回弹软质材料采用内外双层构型,其中内层为聚氨酯一成型,设计聚氨酯一的合成组分,增加高顺式端羟基聚丁二烯、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以提高材料的柔性,外层为聚氨酯二与其他组分混合成型,设计聚氨酯二的组分,相比较而言,增加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季铵盐以提高抗菌型,并在外层成型中引入二氧化钛复合型颗粒,相配合下材料的抗菌性提高,内外双层构型有助减少抗菌组分的添加量,有助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具体涉及慢回弹软质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慢回弹聚氨酯材料因具有形状记忆、吸能、吸音、吸震等功能,对此被广泛应用在家具、玩具、车用配件、运动器材、医疗器械等领域,以应用在玩具为例,目前以慢回弹聚氨酯材料制备的减压玩具,如球体等,受到广泛的欢迎,市面慢回弹聚氨酯材质的减压玩具具备的缺陷如低温下变硬幅度较大,普遍通过添加较大比例的抗菌组分使玩具具备较好的抗菌性,用量大导致成本较高,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2、本申请文件公开慢回弹软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第一、聚氨酯一的制备,将羟值为200-250mgkoh/g的聚醚多元醇一、羟值为52-58mgkoh/g的聚醚多元醇二、聚丙二醇、高顺式端羟基聚丁二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匀泡剂、开孔剂、催化剂、水混合反应制备聚氨酯一;

4、第二、聚氨酯二的制备,将羟值为200-250mgkoh/g的聚醚多元醇一、羟值为52-58mgkoh/g的聚醚多元醇二、聚丙二醇、高顺式端羟基聚丁二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季铵盐、匀泡剂、开孔剂、催化剂、水混合反应制备聚氨酯二;

5、第三、成型,以聚氨酯一成型内层,以聚氨酯二、抗氧剂、润滑剂、二氧化钛复合型颗粒、偶联剂的混合物包覆在内层上形成外层。

6、本方案中慢回弹软质材料采用内外双层构型,其中内层为聚氨酯一成型,设计聚氨酯一的合成组分,增加高顺式端羟基聚丁二烯、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以提高材料的柔性,外层为聚氨酯二与其他组分混合成型,设计聚氨酯二的组分,相比较而言,增加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季铵盐以提高抗菌型,并在外层成型中引入二氧化钛复合型颗粒,相配合下材料的抗菌性提高,内外双层构型有助减少抗菌组分的添加量,有助降低成本。

7、进一步,聚氨酯一的制备中,以质量计,各组分比例如下:将羟值为200-250mgkoh/g的聚醚多元醇一60-70份、羟值为52-58mgkoh/g的聚醚多元醇二20-30份、聚丙二醇1-2份、高顺式端羟基聚丁二烯3-5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40-50份、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4-7份、匀泡剂0.5-0.8份、开孔剂0.1-0.3份、催化剂1-2.5份、水1-2份,设计聚醚多元醇一与聚醚多元醇的类型及比例,在该组分比例下,材料的弹性回复时间增加,且材料的更具备柔性,更耐低温。

8、进一步,聚氨酯二的制备中,以质量计,各组分比例如下:将羟值为200-250mgkoh/g的聚醚多元醇一60-70份、羟值为52-58mgkoh/g的聚醚多元醇二20-30份、聚丙二醇1-2份、高顺式端羟基聚丁二烯6-9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40-50份、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季铵盐1-2份、匀泡剂0.5-0.8份、开孔剂0.1-0.3份、催化剂1-2.5份、水1-2份混合反应制备聚氨酯二;

9、以聚氨酯二70-80份、抗氧剂0.7-1.2份、润滑剂1-2份、二氧化钛复合型颗粒0.6-0.9份、偶联剂0.3-1份混合。聚氨酯二的组分在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季铵盐及高顺式端羟基聚丁二烯的比例进行微调,使材料在低温下一绕保持柔软性,兼具抗菌性,在偶联剂的作用下有助提高二氧化钛等与聚氨酯组分连接的稳定性。

10、进一步,所述二氧化钛复合型润滑剂二的制备如下:将纳米二氧化钛加入2-5%硬脂酸环己烷溶液中,加热反应并冷凝回流,固液分离并粉碎得到二氧化钛复合型润滑剂二,改性修饰。

11、进一步,所述催化剂为复配型,所述催化剂包括三乙烯二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者的质量比为1::0.2-0.5,与匀泡剂、开孔剂配合使成型材料的硬度降低,提高材料的柔软性,提高手感。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3、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慢回弹软质材料延长了弹性回复时间,提高了材料在低温下的柔软性,且抗菌效果突出,适合应用在解压玩具等的生产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慢回弹软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回弹软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氨酯一的制备中,以质量计,各组分比例如下:将羟值为200-250mgKOH/g的聚醚多元醇一60-70份、羟值为52-58mgKOH/g的聚醚多元醇二20-30份、聚丙二醇1-2份、高顺式端羟基聚丁二烯3-5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40-50份、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4-7份、匀泡剂0.5-0.8份、开孔剂0.1-0.3份、催化剂1-2.5份、水1-2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回弹软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氨酯二的制备中,以质量计,各组分比例如下:将羟值为200-250mgKOH/g的聚醚多元醇一60-70份、羟值为52-58mgKOH/g的聚醚多元醇二20-30份、聚丙二醇1-2份、高顺式端羟基聚丁二烯6-9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40-50份、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季铵盐1-2份、匀泡剂0.5-0.8份、开孔剂0.1-0.3份、催化剂1-2.5份、水1-2份混合反应制备聚氨酯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回弹软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钛复合型润滑剂二的制备如下:将纳米二氧化钛加入2-5%硬脂酸环己烷溶液中,加热反应并冷凝回流,固液分离并粉碎得到二氧化钛复合型润滑剂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回弹软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复配型,所述催化剂包括三乙烯二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者的质量比为1::0.2-0.5。

...

【技术特征摘要】

1.慢回弹软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回弹软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氨酯一的制备中,以质量计,各组分比例如下:将羟值为200-250mgkoh/g的聚醚多元醇一60-70份、羟值为52-58mgkoh/g的聚醚多元醇二20-30份、聚丙二醇1-2份、高顺式端羟基聚丁二烯3-5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40-50份、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4-7份、匀泡剂0.5-0.8份、开孔剂0.1-0.3份、催化剂1-2.5份、水1-2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回弹软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氨酯二的制备中,以质量计,各组分比例如下:将羟值为200-250mgkoh/g的聚醚多元醇一60-7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陌凛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