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应用于高精密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传动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应用于高精密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传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1052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3
本申请涉及一种应用于高精密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传动系统,包括安装座,设置有两个,安装座设置有容液腔以及通液接口,通液接口与容液腔相连通;丝杆,两端分别穿设在两个安装座上,丝杆设置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连通两个容液腔;轴承,套设在丝杆处于容液腔的部分上;马达,连接在其中一个安装座上,马达的输出轴与丝杆相连接。本申请具有能在长时间运转过程中保持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精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传动系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高精密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传动系统


技术介绍

1、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也叫五轴加工中心,是一种科技含量高、精密度高专门用于加工复杂曲面的加工中心,五轴联动加工中心能进行五个自由度的加工,包括xyz三轴的直线移动以及ac两轴的旋转运动,这些运动都会涉及到传动系统,其中直线移动会运用到丝杆直线模组。

2、相关技术中,如公开号cn204327896u,一种单轴直线模组机构包括模组上盖板1,所述模组上盖板1的下方连接有移动滑台2,所述移动滑台2与下端与感应片4连接,所述感应片4的端部设有后直线导轨7,所述模组上盖板1的下方设有模组固定座本体26,所述模组固定座本体26上连接有前直线导轨25,所述模组上盖板1与所述模组固定座本体26之间从左往右依次连接有模组端头右封盖8,模组上盖右固定片9,伺服马达10,滚珠丝杠固定侧固定座支座11,膜片式联轴器12,锁紧螺母13,调整套环14,轴承固定座15,角接触轴承16,轴承封盖17,滚珠丝杠本体18,深沟球轴承19,轴卡20,滚珠丝杠支撑侧支座21,模组上盖左固定片22和模组端头左封盖23。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有丝杆直线模组长时间运转会发热,以使得丝杆螺距变长以及轴承间隙变大,从而导致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精度降低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能在长时间运转过程中保持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高精密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传动系统。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高精密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传动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应用于高精密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传动系统,包括:

4、安装座,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座设置有容液腔以及通液接口,所述通液接口与所述容液腔相连通;

5、丝杆,两端分别穿设在两个所述安装座上,所述丝杆设置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连通两个所述容液腔;

6、轴承,套设在所述丝杆处于所述容液腔的部分上;

7、马达,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相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长时间运转过程中,先将冷却液从其中一个通液接口灌入,接着冷却液会填充容液腔以及流入冷却通道中,然后冷却液沿着冷却通道流向下一个安装座,最后冷却液会填充容液腔以及从另一个通液接口处流出,综上便能实现一起给丝杆以及轴承冷却的目的,从而能在长时间运转过程中保持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精度,甚至也能提升加工中心的稳定性以及寿命。

9、优选的,所述丝杆远离所述马达一端的端部处于所述容液腔中;所述丝杆呈中空管状而形成有冷却贯通孔,所述冷却贯通孔远离所述马达一端与所述容液腔相连通,另一端靠近所述马达一端设置有堵头,所述冷却贯通孔靠近所述堵头的一端设置有冷却通腔孔,所述冷却通腔孔连通所述冷却贯通孔与所述容液腔,所述冷却贯通孔及所述冷却通腔孔形成所述冷却通道。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丝杆远离马达一端直接处于容液腔中,则可以直接借用冷却贯通孔的孔口来与容液腔相连通,而丝杆靠近马达一端必然贯穿马达相连的安装座,则丝杆靠近马达一端先通过堵头封住冷却贯通孔的孔口,再配合冷却通腔孔来与容液腔相连通,所以也实现了冷却通道相同的功能,但丝杆可以直接制成中空管状,并再周侧方向加工一个孔即可,从而在实现形成冷却通道的同时能降低装置的制造成本。

11、优选的,所述丝杆靠近所述马达的一端设置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串连所述丝杆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丝杆靠近马达的一端会设置有堵头,所以联轴器的设置,能在不干扰堵头安装固定的同时实现马达轴与丝杆之间的传动连接。

13、优选的,所述轴承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轴承沿所述丝杆的轴线排列设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一个容液腔内设置有一个轴承的方式,此种设计方式,则能够更好地承受丝杆传递过来的径向载荷以及轴向载荷,从而有助于提升传动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15、优选的,所述通液接口位于所述轴承靠近所述冷却贯通孔孔口或所述冷却通腔孔的一侧上;所述冷却贯通孔设置有补偿通腔孔,所述补偿通腔孔位于所述轴承远离所述通液接口的一侧上,所述补偿通腔孔连通所述冷却贯通孔与所述容液腔。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一,通液接口相对于轴承的位置关系,则在冷却液进入容液腔后既能流畅地进入冷却贯通孔,也能流畅地从通液接口处排出,从而能提升冷却液在传动系统的运动流畅性,进而也能提升对丝杆以及轴承的冷却效果;其二,虽然轴承的内圈、外圈以及滚动体之间具有能让冷却液通过的间隙,但为了提升对轴承冷却的均匀性,故而补偿通腔孔的设置,则能让多个轴承更均匀地与冷却液相接触,从而能提升对轴承能冷却效果,进而也能提升加工中心的精度。

17、优选的,所述补偿通腔孔绕所述丝杆的轴线均匀分布有多个;所述丝杆在所述补偿通腔孔处设置有隔绝件,所述隔绝件用于使所述丝杆在所述补偿通腔孔处的外壁无元件接触。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隔绝件的设置,则冷却液能在流出补偿通腔孔后能沿丝杆的周向运动,所以冷却液能更快地填充满轴承远离通液接口一侧的区域,从而能提升对丝杆以及轴承的冷却效果。

19、优选的,在靠近所述马达的所述安装座中,所述通液接口位于所述轴承靠近所述马达的一侧上;所述丝杆套设有两个锁紧螺母,两个所述锁紧螺母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安装座中所述轴承相互远离的一侧上。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一,靠近马达的安装座上,通液接口的位置设置,则能让冷却液在丝杆中的运动行程是最长的,从而充分地为丝杆进行冷却;其二,在实现轴承安装的同时,既能使轴承远离通液接口一侧的空腔区域更大,也能使轴承远离通液接口一侧不直接跟通液接口连通,所以既能保持轴承两侧冷却液的容量均匀,也能保持轴承两侧冷却液的接触均匀,从而有助于提升轴承的冷却效果,综上能兼容对轴承以及对丝杆的冷却。

21、优选的,所述冷却通腔孔位于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轴承之间,所述丝杆在所述冷却通腔孔处设置套设有隔圈,所述隔圈分别与所述轴承以及所述锁紧螺母抵接,所述隔圈设置有冷却弥补孔,所述冷却弥补孔连通所述冷却通腔孔与所述容液腔。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通腔孔的设置位置,能让冷却液离开冷却通腔孔后,不会直接流动至丝杆与安装座的穿设位置处,所以能降低冷却液泄露的风险,同时隔圈以及冷却弥补孔的设置,能保持冷却通腔孔与容液腔之间的正常连通。

23、优选的,所述隔圈的内壁设置有弥补环槽,所述弥补环槽的槽口与所述冷却通腔孔相连通,所述弥补环槽的槽底与所述冷却弥补孔相连通。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则位于隔圈处的丝杆外壁能保持与冷却液的充分接触,从而能保持冷却液对丝杆的冷却效果。

25、优选的,所述丝杆螺纹套设有丝母;两个所述安装座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缓冲片,两个所述缓冲片相互靠近的一侧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高精密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高精密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2)远离所述马达(4)一端的端部处于所述容液腔(11)中;所述丝杆(2)呈中空管状而形成有冷却贯通孔(211),所述冷却贯通孔(211)远离所述马达(4)一端与所述容液腔(11)相连通,另一端靠近所述马达(4)一端设置有堵头(22),所述冷却贯通孔(211)靠近所述堵头(22)的一端设置有冷却通腔孔(212),所述冷却通腔孔(212)连通所述冷却贯通孔(211)与所述容液腔(11),所述冷却贯通孔(211)及所述冷却通腔孔(212)形成所述冷却通道(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高精密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2)靠近所述马达(4)的一端设置有联轴器(5),所述联轴器(5)串连所述丝杆(2)与所述马达(4)的输出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高精密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轴承(3)沿所述丝杆(2)的轴线排列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高精密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液接口(12)位于所述轴承(3)靠近所述冷却贯通孔(211)孔口或所述冷却通腔孔(212)的一侧上;所述冷却贯通孔(211)设置有补偿通腔孔(23),所述补偿通腔孔(23)位于所述轴承(3)远离所述通液接口(12)的一侧上,所述补偿通腔孔(23)连通所述冷却贯通孔(211)与所述容液腔(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高精密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通腔孔(23)绕所述丝杆(2)的轴线均匀分布有多个;所述丝杆(2)在所述补偿通腔孔(23)处设置有隔绝件(6),所述隔绝件(6)用于使所述丝杆(2)在所述补偿通腔孔(23)处的外壁无元件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高精密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马达(4)的所述安装座(1)中,所述通液接口(12)位于所述轴承(3)靠近所述马达(4)的一侧上;所述丝杆(2)套设有两个锁紧螺母(7),两个所述锁紧螺母(7)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安装座(1)中所述轴承(3)相互远离的一侧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高精密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腔孔(212)位于所述锁紧螺母(7)与所述轴承(3)之间,所述丝杆(2)在所述冷却通腔孔(212)处设置套设有隔圈(8),所述隔圈(8)分别与所述轴承(3)以及所述锁紧螺母(7)抵接,所述隔圈(8)设置有冷却弥补孔(81),所述冷却弥补孔(81)连通所述冷却通腔孔(212)与所述容液腔(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高精密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圈(8)的内壁设置有弥补环槽(82),所述弥补环槽(82)的槽口与所述冷却通腔孔(212)相连通,所述弥补环槽(82)的槽底与所述冷却弥补孔(81)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高精密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2)螺纹套设有丝母(24);两个所述安装座(1)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缓冲片(13),两个所述缓冲片(13)相互靠近的一侧与所述丝母(24)相抵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高精密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高精密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2)远离所述马达(4)一端的端部处于所述容液腔(11)中;所述丝杆(2)呈中空管状而形成有冷却贯通孔(211),所述冷却贯通孔(211)远离所述马达(4)一端与所述容液腔(11)相连通,另一端靠近所述马达(4)一端设置有堵头(22),所述冷却贯通孔(211)靠近所述堵头(22)的一端设置有冷却通腔孔(212),所述冷却通腔孔(212)连通所述冷却贯通孔(211)与所述容液腔(11),所述冷却贯通孔(211)及所述冷却通腔孔(212)形成所述冷却通道(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高精密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2)靠近所述马达(4)的一端设置有联轴器(5),所述联轴器(5)串连所述丝杆(2)与所述马达(4)的输出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高精密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轴承(3)沿所述丝杆(2)的轴线排列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高精密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液接口(12)位于所述轴承(3)靠近所述冷却贯通孔(211)孔口或所述冷却通腔孔(212)的一侧上;所述冷却贯通孔(211)设置有补偿通腔孔(23),所述补偿通腔孔(23)位于所述轴承(3)远离所述通液接口(12)的一侧上,所述补偿通腔孔(23)连通所述冷却贯通孔(211)与所述容液腔(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高精密五轴联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小平韩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台钲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