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反挖进洞的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反挖进洞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1019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反挖进洞的施工方法,它采用以下步骤:第一步,完成浅埋侧主洞的上侧导洞开挖贯通;第二步,完成偏压位置地表的轻质混凝土回填、洞口地表注浆加固、边仰坡防护等施工;第三步,完成洞口段超前大管棚支护;第四步,完成中导洞的反挖进洞,在洞内与已施工段对接;第五步,完成中隔墙浇筑,在洞内与已施工段对接;第六步,完成浅埋侧主洞的反挖进洞,在洞内与已施工段对接;第七步,完成深埋侧的反挖进洞,在洞内与已施工段对接。它具有结构简单、配合紧凑,设计合理等优点;因此,它是一种技术性和经济性均具有优越性能的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一种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反挖进洞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随着交通强国的不断深入推进,交通脉络日渐丰富,隧道建设已成为疏通交通脉络和连接交通筋脉的关键“穴位”之一,然而在地势复杂、环境错综以及自然保护等严苛条件下,隧道施工往往面临着场地稀缺、交通协调难度大、水电接驳困难、工区被隔断等重大挑战,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在此限制条件下更是不满足正常进、出洞施工。

2、目前对于限制条件下浅埋偏压连拱隧道进、出洞的施工方法鲜有研究和应用,现有的连拱隧道施工技术如下:

3、现有技术的连拱隧道施工方法是先在地表回填和地层加固后,再在隧道洞口外进行超前支护,然后开挖中导洞,中导洞贯通后浇筑中隔墙,最后分别进行两侧主洞的进洞开挖,两侧主洞掌子面保持2倍洞径以上的安全距离。按照上述施工步骤,根据隧道长度和工期要求,连拱隧道施工可采取单向开挖贯通或者双向开挖对接贯通的方法。

4、在地层偏压大、隧道埋深浅、自然保护要求高、交通协调难度大、水电接驳困难、场地稀缺、隧道两端被群山隔断等限制条件下,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

5、(1)现有技术连拱隧道采取单向开挖施工,在出洞段存在上述限制条件时,难以在洞口进行超前支护(如:大管棚)、地层加固、地表回填等施工,致使主洞无法正常出洞,而克服上述限制条件需要在经济、环保和社会影响方面付出巨大的代价。

6、(2)现有技术连拱隧道采取双向开挖施工,则需要两端洞口均具备水电易接驳、交通贯通、工区场地面积足够等要求,而在上述限制条件下,现有技术连拱隧道不满足正常施工。

7、连拱隧道洞口段施工往往面临着偏压大、埋深浅、地质差、场地少、环保严、交通难、水电缺等问题,导致隧道洞口段不具备正常施工条件,并且隧道两端洞口段工区被群山隔断,无法相互辐射,因此连拱隧道的进、出洞成为了限制施工的重难点,有鉴于此,我们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反挖进洞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至少解决一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本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反挖进洞的施工方法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2、一种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反挖进洞的施工方法,它采用以下步骤:第一步,完成浅埋侧主洞的上侧导洞开挖贯通;

3、第二步,完成偏压位置地表的轻质混凝土回填、洞口地表注浆加固、边仰坡防护等施工;

4、第三步,完成洞口段超前大管棚支护;

5、第四步,完成中导洞的反挖进洞,在洞内与已施工段对接;

6、第五步,完成中隔墙浇筑,在洞内与已施工段对接;

7、第六步,完成浅埋侧主洞的反挖进洞,在洞内与已施工段对接;

8、第七步,完成深埋侧的反挖进洞,在洞内与已施工段对接。本专利技术同
技术介绍
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反挖进洞的施工方法,能够在偏压大、埋深浅、地质差、场地少、环保严、交通难、水电缺、工区隔断等限制条件下,在连拱隧道邻近出洞时,先行贯通侧导洞,使洞内外连接形成工区作用辐射通道,满足洞口段的水电接驳和交通运输等需求,从而为洞口段超前支护、地层加固等提供施工条件,然后依次反挖中导洞、浇筑中隔墙、反挖主洞,并在洞内与已施工段完成对接,高效、安全、经济、环保地完成连拱隧道出洞施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反挖进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左主洞、右主洞、中导洞、管棚支护;中导洞设于左主洞和右主洞之间,左主洞与右主洞之间设有中隔墙,且中隔墙设于中导洞内,左主洞和右主洞局部位于中导洞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反挖进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侧导洞从洞内开挖,且贯通浅埋侧主洞,期间加强超前支护和初期支护,在围岩条件差的区段辅以袖阀管注浆加固,及时使侧导洞的初期支护封闭成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反挖进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侧导洞为连接通道,完成洞口段的水电接驳,将材料、设备从隧道内运输至洞口外部,从而完成偏压位置的轻质混凝土回填、洞口地表注浆加固、边仰坡防护施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反挖进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左主洞与右主洞两者的洞口段加设超前大管棚支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反挖进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反挖进洞中的导洞与中隔墙浇筑的施工对接,为主洞的初期支护提供落脚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反挖进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CRD法施工步骤继续反挖浅埋侧右主洞,并及时进行初期支护、仰拱浇筑、二次衬砌封闭成环,使右主洞对接贯通;最后完成深埋侧隧道左主洞的反挖进洞与对接施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反挖进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测支护结构变形稳定以及地表沉降,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实现动态设计与施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反挖进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左主洞、右主洞、中导洞、管棚支护;中导洞设于左主洞和右主洞之间,左主洞与右主洞之间设有中隔墙,且中隔墙设于中导洞内,左主洞和右主洞局部位于中导洞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反挖进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侧导洞从洞内开挖,且贯通浅埋侧主洞,期间加强超前支护和初期支护,在围岩条件差的区段辅以袖阀管注浆加固,及时使侧导洞的初期支护封闭成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反挖进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侧导洞为连接通道,完成洞口段的水电接驳,将材料、设备从隧道内运输至洞口外部,从而完成偏压位置的轻质混凝土回填、洞口地表注浆加固、边仰坡防护施工。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瑶黄开开谢波石琦陈元曦李传威张永奇赵海斌程玉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