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电池托盘的焊接紧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0913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电池托盘的焊接紧固装置,涉及电池托盘紧固技术领域,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左右两侧的内壁开设有移动轨,所述加工台顶端的右侧安装有两个拾取臂,所述加工台顶端的左侧安装有两个焊接臂,所述加工台的内部设置有紧固组件和翻转组件,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紧固架,所述紧固架位于加工台的内部,所述翻转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于紧固架的两侧,翻转组件与紧固组件相互配合,在移动的过程中完成对托盘胚体的翻转翻面操作,使得托盘胚体在整个加工过程中,无需外力介入进行翻面,也无需暂停作业,使得整个加工作业更加流畅顺利,使得本装置真正实现一体化全自动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托盘紧固,具体为一种用于生产电池托盘的焊接紧固装置


技术介绍

1、新能源电动汽车最重要的核心部件即为汽车动力电池,总称为化学电池,现阶段我们将总类的化学电池可以分为:一次电池,也称干电池,即不能够再充电的电池,如生活中常用的碱性电池;二次电池,即可充电的电池,这也是汽车动力电池最基本的要求;燃料电池,指正负极本身不含活性物质,活性材料连续不断从外部加入,如氢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中的电池是装载于托盘中,然后将托盘安装于汽车中供给动能;

2、现有专利以及现有相同技术的设备、同类型相近技术设备在日常的使用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3、电池托盘是通过各类如螺栓等紧固件,然后通过焊接等方式拼接固定而成的,现今的加工技术已经有自动化焊接等加工方式,但由于电池托盘的焊接位置以及紧固件的安装位置位于托盘的不同面,加工位置多样化,所以现今并有完全全自动或者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一体化紧固设备,而托盘生产包括各紧固件的安装,都需要在加工过程中完成,并需要对托盘本体进行位置调整,这导致整个托盘生产需要分阶段进行,即对托盘翻转加工面,直至完成所有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产电池托盘的焊接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台(101),所述加工台(101)左右两侧的内壁开设有移动轨(102),所述加工台(101)顶端的右侧安装有两个拾取臂(103),所述加工台(101)顶端的左侧安装有两个焊接臂(104),所述加工台(101)的内部设置有紧固组件(200)和翻转组件(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电池托盘的焊接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200)还包括承载板(202),所述承载板(202)通过螺栓固定于紧固架(201)内部的四个夹角处,所述承载板(2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液筒(203),所述承载板(202)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电池托盘的焊接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台(101),所述加工台(101)左右两侧的内壁开设有移动轨(102),所述加工台(101)顶端的右侧安装有两个拾取臂(103),所述加工台(101)顶端的左侧安装有两个焊接臂(104),所述加工台(101)的内部设置有紧固组件(200)和翻转组件(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电池托盘的焊接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200)还包括承载板(202),所述承载板(202)通过螺栓固定于紧固架(201)内部的四个夹角处,所述承载板(2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液筒(203),所述承载板(202)的上方设置有压板(204),所述液筒(20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杆一(205),所述活塞杆一(205)的顶端穿过承载板(202)与压板(204)的底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电池托盘的焊接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筒(203)的底端固定并连通有液管(206),所述液管(206)的另一端穿过加工台(101)延伸至承载板(202)的上方,所述承载板(202)的上方设置有夹持块(208),所述夹持块(208)靠近液管(20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杆二(207),所述活塞杆二(207)延伸至液管(206)的内部与液管(206)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杆二(207)与液管(206)的内壁密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电池托盘的焊接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管(206)的底端固定并连通有释压管(209),所述释压管(209)的底端滑动连接有活塞杆三(210),所述活塞杆三(210)与释压管(209)的内壁密封接触,所述活塞杆三(210)将释压管(209)的内部空间填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电池托盘的焊接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三(210)底端的两侧皆转动连接有卡块(211),所述释压管(209)底端的两侧皆开设有卡槽一(212),所述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友沈钦锋王武林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锋元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