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地震作用下大坝位移响应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地震作用下大坝位移响应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0888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震作用下大坝位移响应监测装置,包括位移监测站、变形机构、防护机构和推废机构和监测机构,位移监测站外侧靠近顶部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正面固定连接有电箱,监测机构包括支撑板架、升降板架、升降件、浮球、轻触开关、太阳能光伏板、测斜传感器和测斜防护井,支撑板架固定连接于背面顶部,升降板架固定连接于支撑板架底部后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防护板上的滚珠,使地震时掉落的碎石接触防护板顶部时,滚珠滚动时将接触的碎石滑落,防止碎石堆积在防护板顶部,在防护板受到碎石的冲击时,使弹簧一被压缩,当弹簧一弹性恢复时,使防护板将接触的碎石弹落至电箱外侧,降低碎石掉落时对电箱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监测,具体为一种地震作用下大坝位移响应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1、坝位移响应监测装置主要用于监测大坝的位移和变形情况,包括大坝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倾斜角度等参数,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大坝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

2、地震时,大坝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包括裂缝、滑坡、泥石流等,这些损坏可能会导致大坝位移监测装置的失效或损坏,从而无法准确监测大坝的状态,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大坝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影响,针对这一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3、因此,设计实用性强和提高监测装置安全性的一种地震作用下大坝位移响应监测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震作用下大坝位移响应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震作用下大坝位移响应监测装置,包括位移监测站、变形机构、防护机构、推废机构和监测机构,所述位移监测站外侧靠近顶部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正面固定连接有电箱。

3、其中,所述变形机构包括:

4、防护箱,防护箱固定连接于电箱顶部中间,防护箱内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柱,防护箱内底部在导向柱左右两侧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板,导向柱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橡胶块。

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定位架一、推板、定位架二、底板、转动板、转动架、弹簧一、防护板和滚珠,所述定位架一固定连接于升降板左侧中部,所述推板转动连接于定位架一中部,所述定位架二转动连接于推板远离定位架一一侧,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于定位架二左侧,所述转动板固定连接于底板左侧,所述弹簧一固定连接于底板左侧,所述防护板固定连接于弹簧一远离底板一端,所述滚珠设置于防护板内顶部,所述转动板固定连接于底板顶部,所述转动架固定连接于固定板底部。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推废机构包括升降架、按压块、延长板、弹簧二、推废板、清洁辊、挤压环、气囊、连接管、出风管和出风口,所述升降架固定连接于升降板正面,所述按压块固定连接于升降架背面底部,所述延长板固定连接于防护箱正面底部,所述弹簧二固定连接于延长板前端,所述推废板固定连接于弹簧二前端,所述清洁辊转动连接于推废板内侧底部,所述气囊固定连接于固定板底部中间,所述挤压环固定连接于气囊底部,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于气囊背面顶部,所述出风管固定连接于连接管远离气囊一端,所述出风口固定连接于出风管正面。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杆顶部贯穿防护箱顶部内壁并延伸至防护箱上方与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顶端贯穿防护箱顶部内壁并延伸至防护箱上方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板中部开设有圆槽,圆槽直径大于导向柱直径,所述升降板通过圆槽与导向柱滑动连接,可以使升降板在导向柱外侧进行上下升降工作。

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板与转动架内侧中部转动连接,可以使转动板在转动架内侧转动。

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气囊固定连接于固定板底部,且位于导向柱外侧,所述按压块后侧抵接推废板正面顶部,使按压块控制推废板的距离。

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监测机构包括支撑板架、升降板架、升降件、浮球和轻触开关、太阳能光伏板、测斜传感器和测斜防护井,所述支撑板架固定连接于背面顶部,所述升降板架固定连接于支撑板架底部后侧,所述升降件滑动连接于升降板架内侧,所述浮球固定连接于升降件底部,所述轻触开关设置于升降板架内顶部,所述太阳能光伏板设置于支撑板架顶部前侧,所述测斜传感器设置于底部中间,所述测斜防护井固定连接于位移监测站底部前侧。

12、一种地震作用下大坝位移响应监测系统,包括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有gnss模块、微处理器模块、电源模块和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包括位移监测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报警功能模块,所述位移监测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报警功能模块均与功能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有太阳能供电系统。

13、报警功能模块与轻触开关电性连接,随着水位上移,使浮球带动升降件上移,使升降件顶部接触轻触开关,此时轻触开关接收到信号后传递给报警功能模块,并进行预警报警工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地震时,伸缩杆工作,伸缩杆在工作时控制升降板升降,使升降板通过圆槽在导向柱外侧上升,在升降板上升时,升降板通过定位架一上的推板推动定位架二,使底板上的转动板在转动架内侧旋转,使防护板顶部转动至固定板一侧,可以对电箱顶部两侧进行防护工作;

15、通过设置在防护板上的滚珠,使地震时掉落的碎石接触防护板顶部时,滚珠滚动时将接触的碎石滑落,防止碎石堆积在防护板顶部,在防护板受到碎石的冲击时,使弹簧一被压缩,当弹簧一弹性恢复时,使防护板将接触的碎石弹落至电箱外侧,降低碎石掉落时对电箱造成损坏;

16、在伸缩杆控制升降板上升时,使升降板顶部接触挤压环,使挤压环顶部的气囊被压缩,在气囊被压缩时,使气囊内的空气通过连接管导入至出风管内,最后通过出风口将空气吹出,可以对电箱顶部表面进行除尘,对电箱顶部进行除尘,可以避免地震时灰尘掉落堆积在电箱顶部,同时清除灰尘可以保证电箱工作时的散热效果;

17、当升降板上移时,使升降架上的按压块与推废板分离,同时弹簧二弹性恢复,使弹簧二推动推废板移动,在推废板移动时使清洁辊将电箱顶部堆积的灰尘与碎石同时推落,避免电箱顶部发生碎石堆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震作用下大坝位移响应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移监测站(1)、变形机构(4)、防护机构(5)、推废机构(6)和监测机构(7),所述位移监测站(1)外侧靠近顶部设置有固定环(2),所述固定环(2)正面固定连接有电箱(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作用下大坝位移响应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机构(4)包括防护箱(401),防护箱(401)固定连接于电箱(3)顶部中间,防护箱(401)内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柱(404),防护箱(401)内底部在导向柱(404)左右两侧设置有伸缩杆(402),伸缩杆(402)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板(403),导向柱(404)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05),固定板(405)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橡胶块(4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震作用下大坝位移响应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5)包括定位架一(501)、推板(502)、定位架二(503)、底板(504)、转动板(505)、转动架(506)、弹簧一(507)、防护板(508)和滚珠(509),所述定位架一(501)固定连接于升降板(403)左侧中部,所述推板(502)转动连接于定位架一(501)中部,所述定位架二(503)转动连接于推板(502)远离定位架一(501)一侧,所述底板(504)固定连接于定位架二(503)左侧,所述转动板(505)固定连接于底板(504)左侧,所述弹簧一(507)固定连接于底板(504)左侧,所述防护板(508)固定连接于弹簧一(507)远离底板(504)一端,所述滚珠(509)设置于防护板(508)内顶部,所述转动板(505)固定连接于底板(504)顶部,所述转动架(506)固定连接于固定板(405)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震作用下大坝位移响应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废机构(6)包括升降架(601)、按压块(602)、延长板(603)、弹簧二(604)、推废板(605)、清洁辊(606)、挤压环(607)、气囊(608)、连接管(609)、出风管(610)和出风口(611),所述升降架(601)固定连接于升降板(403)正面,所述按压块(602)固定连接于升降架(601)背面底部,所述延长板(603)固定连接于防护箱(401)正面底部,所述弹簧二(604)固定连接于延长板(603)前端,所述推废板(605)固定连接于弹簧二(604)前端,所述清洁辊(606)转动连接于推废板(605)内侧底部,所述气囊(608)固定连接于固定板(405)底部中间,所述挤压环(607)固定连接于气囊(608)底部,所述连接管(609)固定连接于气囊(608)背面顶部,所述出风管(610)固定连接于连接管(609)远离气囊(608)一端,所述出风口(611)固定连接于出风管(610)正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震作用下大坝位移响应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402)顶部贯穿防护箱(401)顶部内壁并延伸至防护箱(401)上方与升降板(403)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404)顶端贯穿防护箱(401)顶部内壁并延伸至防护箱(401)上方与固定板(405)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震作用下大坝位移响应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403)中部开设有圆槽,圆槽直径大于导向柱(404)直径,所述升降板(403)通过圆槽与导向柱(404)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震作用下大坝位移响应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505)与转动架(506)内侧中部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震作用下大坝位移响应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608)固定连接于固定板(405)底部,且位于导向柱(404)外侧,所述按压块(602)后侧抵接推废板(605)正面顶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震作用下大坝位移响应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移监测站(1)、变形机构(4)、防护机构(5)、推废机构(6)和监测机构(7),所述位移监测站(1)外侧靠近顶部设置有固定环(2),所述固定环(2)正面固定连接有电箱(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作用下大坝位移响应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机构(4)包括防护箱(401),防护箱(401)固定连接于电箱(3)顶部中间,防护箱(401)内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柱(404),防护箱(401)内底部在导向柱(404)左右两侧设置有伸缩杆(402),伸缩杆(402)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板(403),导向柱(404)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05),固定板(405)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橡胶块(4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震作用下大坝位移响应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5)包括定位架一(501)、推板(502)、定位架二(503)、底板(504)、转动板(505)、转动架(506)、弹簧一(507)、防护板(508)和滚珠(509),所述定位架一(501)固定连接于升降板(403)左侧中部,所述推板(502)转动连接于定位架一(501)中部,所述定位架二(503)转动连接于推板(502)远离定位架一(501)一侧,所述底板(504)固定连接于定位架二(503)左侧,所述转动板(505)固定连接于底板(504)左侧,所述弹簧一(507)固定连接于底板(504)左侧,所述防护板(508)固定连接于弹簧一(507)远离底板(504)一端,所述滚珠(509)设置于防护板(508)内顶部,所述转动板(505)固定连接于底板(504)顶部,所述转动架(506)固定连接于固定板(405)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震作用下大坝位移响应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废机构(6)包括升降架(601)、按压块(6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梁蔚余信江杨胜梅田亚岭黄海龙王志旺田静杰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