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087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模具底板和散热箱体,散热箱体包括内盛冷却水的前箱体、后箱体和多根散热管;模具底板两侧设置前箱体和后箱体,模具底板、前箱体和后箱体合围形成浇筑有混凝土的模腔;前箱体内设置有多个供水机构,后箱体内设置有多个传动机构,相对应的供水机构和传动机构之间设置散热管,散热管浇筑在混凝土内;散热管包括内外同轴布设的内管和外管,外管穿设在前箱体和后箱体之间;内管转动设置在外管内,内管开口的一端穿入前箱体内连通供水机构、封闭的另一端穿入后箱体内连接有用于驱动内管旋转的传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避免冷却水流动时的升温,保证对混凝土的均匀降温,实现不同位置混凝土降温效果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混凝土是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工程结构材料之一。大体积混凝土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各种形式的混凝土大坝、港工建筑物和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混凝土底板,以及很多大型的基础承台等都是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浇注而成的。需要注意的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由温度而引起的裂缝日益受到土木、水利等工程界人士的重视。

2、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作用必然引起混凝土结构中材料的不均匀变形,从而在结构内部产生温度应力,因大体积混凝土传热性能比较差,所以在结构内会产生不均匀温度场。当受拉区混凝土材料的拉应变超过其极限拉应变时,该处的材料将发生破坏,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裂缝的产生将给混凝土结构带来一系列的劣化效应,如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引起结构渗漏等。

3、为了避免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一般是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之前,可预先在混凝土的内部设置冷却水管,待浇筑完成之后,通入循环冷却水,将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热量带走,达到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的作用,减小温度应力,从而达到混凝土内部温度降低的目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底板(1)和散热箱体,所述模具底板(1)为截面呈“凵”字形的板体,所述散热箱体包括内盛冷却水的前箱体(2)、后箱体(3)和用于连接前箱体(2)与后箱体(3)的多根散热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箱体(2)和后箱体(3)均为上端开口的长方形箱体,前箱体(2)和模具底板(1)前侧之间设置有连接件(7)来可拆卸连接,连接件(7)布设在前箱体(2)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箱体(3)和模具底板(1)后侧之间也设置有所述连接件(7),连接件(7)布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底板(1)和散热箱体,所述模具底板(1)为截面呈“凵”字形的板体,所述散热箱体包括内盛冷却水的前箱体(2)、后箱体(3)和用于连接前箱体(2)与后箱体(3)的多根散热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箱体(2)和后箱体(3)均为上端开口的长方形箱体,前箱体(2)和模具底板(1)前侧之间设置有连接件(7)来可拆卸连接,连接件(7)布设在前箱体(2)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箱体(3)和模具底板(1)后侧之间也设置有所述连接件(7),连接件(7)布设在后箱体(3)的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机构(11)包括水泵(111)、连通水泵(111)进口的管体一(112)和连通水泵(111)出口的管体二(113),所述管体二(113)为伸缩管体,管体二(113)一端设置有旋转接头(13),管体二(113)通过所述旋转接头(13)连通内管(41)的开口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42)内布设有四个所述止水板(9),每个止水板(9)沿外管(42)轴向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41)封闭端内弹性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文博郝永亮王丽国卢斌陈月古亚涛王江涛杨晓敏严雪艳王栓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五建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