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星上高效温控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星上高效温控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0854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源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星上高效温控电源装置,通过插入圆柱电池间隙内的金属导热棒实现与电池之间的快速热量交换,同时温度传感器可以监测每一个圆柱电池的温度,并根据每一个圆柱电池的温度来单独进行温度控制,在某一处的圆柱电池温度过低时,可以通过微型伺服马达和丝杆螺母驱动金属导热棒插入金属导热板上的导热插槽内,通过加热芯片对金属导热板进行加热,并将热量传递到金属导热棒四周的四组圆柱电池处,当某一处的圆柱电池温度过高时,微型伺服马达和丝杆螺母驱动金属导热棒退出导热插槽并插入辐射散热片内,然后通过辐射散热快速降温,这样整个电源装置内的每一组圆柱电池都可以单独调控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装置相关,具体为一种星上高效温控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1、卫星的电源系统是卫星运行和执行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电源系统通常需要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同时适应太空环境中的各种条件,太阳能电池板是卫星主要的电力来源之一,这些电池板通过转换太阳光线为电能,提供卫星所需的电力,但是在卫星进入太阳阴影区时太阳能电池板无法继续供电,因此卫星通常会搭载电池组,在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到充足太阳光时进行充电,在需要时释放储存的电能。

2、传统电池组在大都靠风冷散热,然而在太空中没有空气,就会导致电池散热效率降低,且在太空中电池需要经历较为极端的冷热交替,传统的电源装置难以在加热和降温之间进行快速的无缝切换,难以满足太空中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星上高效温控电源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传统的电源装置难以满足太空中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星上高效温控电源装置,包括隔热外壳,所述隔热外壳包括上密封盖、隔热壳体和下密封盖,所述上密封盖和隔热壳体之间以及隔热壳体和下密封盖之间均用螺栓固定密封连接;

3、所述隔热壳体内设置有金属电池套,所述金属电池套内设置有电池插槽,所述电池插槽内插入有圆柱电池,所述金属电池套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隔热电池盖和第二隔热电池盖,所述第一隔热电池盖和第二隔热电池盖内设置有用于监测圆柱电池温度的传感器;

4、所述金属电池套上电池插槽的间隙处设置有导热槽,所述电池插槽内插入有导热胶条,所述导热胶条中心处设置有导热棒插槽,所述导热棒插槽内插入有金属导热棒,所述金属导热棒在电机驱动下上下伸缩移动,所述第一隔热电池盖上方设置有辐射散热片,所述第二隔热电池盖下方设置有金属导热板,所述金属导热板下方设置有加热芯片。

5、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电池套由一系列金属圆筒组合连接而成,金属圆筒与圆柱电池紧密接触,且所述圆柱电池与金属圆筒之间的缝隙内填充有导热硅脂。

6、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电池套为铝合金材质,采用激光切割加工而成。

7、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电池套与隔热壳体之间留有空隙,且空隙内通过绝缘发泡胶填充。

8、进一步的,所述导热胶条采用导热硅胶材质,且所述导热胶条与导热槽之间以及金属导热棒与导热棒插槽均采用过盈配合。

9、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导热棒为铝合金材质,且所述金属导热棒内部为空心,所述金属导热棒内外两侧均加工有导热翅片。

10、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导热棒内部固定设置有丝杆螺母,所述上密封盖底部固定连接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上固定安装有微型伺服马达,所述微型伺服马达的主轴上固定连接有螺纹丝杆,所述螺纹丝杆贯穿金属导热棒且与丝杆螺母相互啮合。

11、进一步的,所述辐射散热片设置有三片,三片辐射散热片均相互平行且被螺纹连接柱贯穿连接,所述金属导热棒贯穿辐射散热片,且所述金属导热棒与辐射散热片紧密接触。

12、进一步的,所述辐射散热片采用铝板集采镀银加工而成,且所述辐射散热片之间具有间隙。

13、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导热板嵌套在下密封盖内部,所述金属导热板内开设有导热插槽,所述金属导热棒与导热插槽相匹配,所述金属导热板为铝合金材质,所述金属导热板下方开设有加热槽,所述加热槽内设置有电路板和加热芯片。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本专利技术一种星上高效温控电源装置,通过插入圆柱电池间隙内的金属导热棒实现与电池之间的快速热量交换,同时温度传感器可以监测每一个圆柱电池的温度,并根据每一个圆柱电池的温度来单独进行温度控制,在某一处的圆柱电池温度过低时,可以通过微型伺服马达和丝杆螺母驱动金属导热棒插入金属导热板上的导热插槽内,通过加热芯片对金属导热板进行加热,并将热量传递到金属导热棒四周的四组圆柱电池处,当某一处的圆柱电池温度过高时,微型伺服马达和丝杆螺母驱动金属导热棒退出导热插槽并插入辐射散热片内,然后通过辐射散热快速降温,这样整个电源装置内的每一组圆柱电池都可以单独调控温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星上高效温控电源装置,包括隔热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外壳(1)包括上密封盖(101)、隔热壳体(102)和下密封盖(103),所述上密封盖(101)和隔热壳体(102)之间以及隔热壳体(102)和下密封盖(103)之间均用螺栓固定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星上高效温控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池套(2)由一系列金属圆筒组合连接而成,金属圆筒与圆柱电池(3)紧密接触,且所述圆柱电池(3)与金属圆筒之间的缝隙内填充有导热硅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星上高效温控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池套(2)为铝合金材质,采用激光切割加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星上高效温控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池套(2)与隔热壳体(102)之间留有空隙,且空隙内通过绝缘发泡胶填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星上高效温控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胶条(6)采用导热硅胶材质,且所述导热胶条(6)与导热槽(202)之间以及金属导热棒(7)与导热棒插槽(601)之间均采用过盈之间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星上高效温控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热棒(7)为铝合金材质,且所述金属导热棒(7)内部为空心,所述金属导热棒(7)内外两侧均加工有导热翅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星上高效温控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热棒(7)内部固定设置有丝杆螺母(8),所述上密封盖(101)底部固定连接有隔热板(104),所述隔热板(104)上固定安装有微型伺服马达(9),所述微型伺服马达(9)的主轴上固定连接有螺纹丝杆(10),所述螺纹丝杆(10)贯穿金属导热棒(7)且与丝杆螺母(8)相互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星上高效温控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散热片(11)设置有三片,三片辐射散热片(11)均相互平行且被螺纹连接柱(1101)贯穿连接,所述金属导热棒(7)贯穿辐射散热片(11),且所述金属导热棒(7)与辐射散热片(11)紧密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星上高效温控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散热片(11)采用铝板集采镀银加工而成,且所述辐射散热片(11)之间具有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星上高效温控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热板(12)嵌套在下密封盖(103)内部,所述金属导热板(12)内开设有导热插槽(13),所述金属导热棒(7)与导热插槽(13)相匹配,所述金属导热板(12)为铝合金材质,所述金属导热板(12)下方开设有加热槽(14),所述加热槽(14)内设置有电路板和加热芯片(1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星上高效温控电源装置,包括隔热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外壳(1)包括上密封盖(101)、隔热壳体(102)和下密封盖(103),所述上密封盖(101)和隔热壳体(102)之间以及隔热壳体(102)和下密封盖(103)之间均用螺栓固定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星上高效温控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池套(2)由一系列金属圆筒组合连接而成,金属圆筒与圆柱电池(3)紧密接触,且所述圆柱电池(3)与金属圆筒之间的缝隙内填充有导热硅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星上高效温控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池套(2)为铝合金材质,采用激光切割加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星上高效温控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池套(2)与隔热壳体(102)之间留有空隙,且空隙内通过绝缘发泡胶填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星上高效温控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胶条(6)采用导热硅胶材质,且所述导热胶条(6)与导热槽(202)之间以及金属导热棒(7)与导热棒插槽(601)之间均采用过盈之间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星上高效温控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热棒(7)为铝合金材质,且所述金属导热棒(7)内部为空心,所述金属导热棒(7)内外两侧均加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利东尹中开王治中熊瀛王晓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零重宇航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