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提高绕组上垫块防爬电能力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提高绕组上垫块防爬电能力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0847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绕组上垫块防爬电能力的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上垫块凹槽的槽室大小,安装第一绝缘体;S11、保证第一绝缘体与凹槽的侧壁有设定的填充间隙;保证凹槽的侧壁与后续安装的金属屏蔽垫有设定的间隙;保证第一绝缘体与后续安装的压紧螺钉有设定的空间间隙;保证第一绝缘体顶部与铁芯夹件有设定的高度距离;S2、在所述S11步骤设定的填充间隙内,填充粘接剂;S3、在上垫块的凹槽内设置金属屏蔽垫;S4、在金属屏蔽垫上设置压紧螺钉,压紧螺钉与铁芯夹件上的螺孔可调节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经济有效提高上垫块的防爬电能力,对在多尘潮湿环境下的干式变压器提升表面绝缘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干式变压器高压绕组防爬电,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绕组上垫块防爬电能力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干式变压器通过上、下垫块来支撑高、低压绕组,同时对绕组端部起高压绝缘作用;上垫块与金属屏蔽垫、压紧螺钉以及铁芯夹件配合,可以调节固定高、低压绕组的压力;该金属屏蔽垫设置在上垫块的凹槽里,压紧螺钉则设在金属屏蔽垫上,铁芯夹件则设在压紧螺钉上,该金属屏蔽垫用来均衡压紧螺钉下端部电场以防止产生局部放电,也用来均衡压紧螺钉对上垫块的压力,其中金属屏蔽垫、压紧螺钉和铁芯夹件等金属部件都是接地的,接地后金属部件为0电势;一般高压绕组的放电路径是从上接线端子沿着绕组表面和上垫块的表面爬到上垫块凹槽里面的金属屏蔽垫;空气本身可以视为绝缘,放电时,高压绕组不会直接对压紧螺钉或铁芯夹件放电,而是沿绕组表面与上垫块表面的污染物(导电介质)等因素,爬电到金属屏蔽垫处,导致接地故障。

2、目前,由于上垫块需要留出压紧螺钉的调节距离,上垫块会比下垫块厚度小,其表面爬电距离相对较短,导致上垫块的绝缘能力会比下垫块弱很多;在特殊情景下,比如地下城市轨道交通额定电压比较高、环境中又有导电粉尘和潮气,绝缘体表面容易受污染,高压绕组的上接线端子高电压容易沿绕组表面和上垫块表面对垫块凹槽中的接地金属屏蔽垫发生放电(俗称爬电),使干式变压器因表面绝缘破坏而发生接地故障;由此可知,目前缺少一种提高绕组上垫块防爬电能力的低成本方法,来提高上垫块的表面绝缘能力。

3、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提高绕组上垫块防爬电能力的低成本方法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绕组上垫块防爬电能力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上垫块的防爬电能力,对在多尘潮湿环境下的干式变压器提升表面绝缘效果明显,并且成本低、易实现。

2、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提高绕组上垫块防爬电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根据上垫块凹槽的槽室大小,安装第一绝缘体;

5、s11、保证第一绝缘体与凹槽的侧壁有设定的填充间隙;

6、保证凹槽的侧壁与后续安装的金属屏蔽垫有设定的间隙;

7、保证第一绝缘体与后续安装的压紧螺钉有设定的空间间隙;

8、保证第一绝缘体顶部与铁芯夹件有设定的高度距离;

9、s2、在所述s11步骤设定的填充间隙内,填充粘接剂;

10、s3、在上垫块的凹槽内设置金属屏蔽垫;

11、s4、在金属屏蔽垫上设置压紧螺钉,压紧螺钉与铁芯夹件上的螺孔可调节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体为绝缘软管或为pet板。

13、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绝缘体为绝缘软管时,所述绝缘软管的绝缘强度至少为25kv/mm,所述绝缘软管的壁厚为1.5~2.5mm;

14、当所述第一绝缘体为pet板时,所述pet板的绝缘强度至少为100kv/mm,所述pet板的壁厚为0.5mm~1.5mm。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体按照所述凹槽的形状轮廓仿形设置在所述凹槽上。

16、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形状轮廓俯视时为键槽形。

17、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深度至少为4mm。

18、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侧壁与所述金属屏蔽垫的最小间距大于3mm。

19、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上表面至铁芯夹件的距离大于30mm。

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体的顶部高出所述上垫块上平面至少5mm,且所述第一绝缘体的顶部与所述铁芯夹件的高度距离在10mm~25mm区间。

2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绕组上垫块防爬电能力的装置,以有效减少高压绕组发生接地故障。

22、一种提高绕组上垫块防爬电能力的装置,包括上垫块、第一绝缘体、粘接剂、金属屏蔽垫、压紧螺钉和铁芯夹件;

23、所述第一绝缘体设置在所述上垫块的凹槽上,并通过所述粘接剂与所述上垫块的凹槽侧壁连接;

24、所述金属屏蔽垫设在粘接好第一绝缘体的上垫块的凹槽里;

25、所述压紧螺钉穿进所述第一绝缘体的腔且与所述第一绝缘体无接触,且所述压紧螺钉设在所述金属屏蔽垫上,且所述压紧螺钉与所述铁芯夹件上的螺孔可调节连接;

26、其中,所述铁芯夹件位于所述上垫块上方;所述第一绝缘体顶部高于所述上垫块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一绝缘体顶部与所述铁芯夹件保持设定的高度距离。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8、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提高绕组上垫块防爬电能力的低成本方法,通过设置第一绝缘体,可以延长爬电距离;在干式变压器允许的电压范围内,高压绕组的上接线端子很难爬电到金属屏蔽垫上导致接地故障;其中,爬电距离与高压绕组的电压成正相关的关系,高压绕组的电压越高,爬电距离越长,在没有设置第一绝缘体且在污染环境的情况下,便容易与金属屏蔽垫发生放电导致接地故障;而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绝缘体,可以有效延长爬电距离,使电压处于允许范围内的高压绕组不会放电到金属屏蔽垫处,从而保证干式变压器及其运行系统的正常运行;其中粘接剂,可以起到将第一绝缘体牢固粘接在凹槽侧壁上,也可以起到消除导电界面的作用,防止第一绝缘体与凹槽侧壁连接处出现细小缝隙形成爬电通道到里面的金属屏蔽垫,在此情形下,高压绕组的上接线端头高电压若想爬电到金属屏蔽垫,只能沿绕组表面、再沿上垫块表面、再沿第一绝缘体的外壁、再沿第一绝缘体的内壁爬电到金属屏蔽垫,但由于爬电距离有足够的冗余度,因此,高压绕组上接线端头便再难爬电到金属屏蔽垫处;本专利技术有效提高了高压绕组上垫块的防爬电能力,在允许电压范围内,基本可以杜绝高压绕组上接线端头与金属屏蔽垫的爬电现象,同时不需要高的成本。

2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提高绕组上垫块防爬电能力的装置,可以很经济、很有效地保护干式变压器的运行安全,减少高压绕组接地故障带来的麻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绕组上垫块防爬电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绕组上垫块防爬电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体为绝缘软管或为PET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绕组上垫块防爬电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绕组上垫块防爬电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体按照所述凹槽的形状轮廓仿形设置在所述凹槽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绕组上垫块防爬电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形状轮廓俯视时为键槽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绕组上垫块防爬电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至少为4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绕组上垫块防爬电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侧壁与所述金属屏蔽垫的最小间距大于3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绕组上垫块防爬电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上表面至铁芯夹件的距离大于3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绕组上垫块防爬电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体的顶部高出所述上垫块上平面至少5mm,且所述第一绝缘体的顶部与所述铁芯夹件的高度距离在10mm~25mm区间。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提高绕组上垫块防爬电能力的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垫块、第一绝缘体、粘接剂、金属屏蔽垫、压紧螺钉和铁芯夹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绕组上垫块防爬电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绕组上垫块防爬电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体为绝缘软管或为pet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绕组上垫块防爬电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绕组上垫块防爬电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体按照所述凹槽的形状轮廓仿形设置在所述凹槽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绕组上垫块防爬电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形状轮廓俯视时为键槽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绕组上垫块防爬电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至少为4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鲲鹏吴济安高杰赵云云赵霖周丹黎俊杰侯峰冯超吴继珍吴庆兵王洪杰刘自铭范建伟冯劲松申正超卓琪牛景露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