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自动调节冷媒量的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自动调节冷媒量的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0807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调节冷媒量的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以压缩机为共同驱动源进行耦合的制冷支路和制热支路,且冷媒调节支路的输入端与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冷媒调节支路的输出端接入制冷支路和制热支路的耦合部分,压缩机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压缩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制冷支路至少包括冷凝器单元,冷凝器单元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制冷支路中至少包括一个安装在自身循环干路上,且包含开度检测功能的第一电子膨胀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根据多个温度值和压力值共同控制冷媒调节支路对制冷支路的冷媒量进行动态调节,为系统测试提供所需的冷媒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调节冷媒量的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汽车动力电池在采用新型的散热系统之后需要进行实验进行验证,按照规定,该验证任务需要采用动力电池热管理检测设备模拟整车结构设计,为整车热管理控制匹配做前期调试和装车前安全性评估判定。为模拟整车热管理的准确性,故需对制冷系统的部分参数进行精准控制。直冷直热试验台架作为动力电池热管理检测设备,需满足不同型号的动力电池热管理测试,且更换动力电池时,需拆卸与安装直冷直热试验台架与动力电池相连接的橡胶连接软管,这就导致直冷直热试验台架系统中的冷媒不可避免地产生泄露,导致制冷性能及试验结果出现误差。另外,在更换不同动力电池时,不同的动力电池对应的直冷板尺寸大小可能不同,这就会导致不同动力电池的最佳冷媒量不同,且更换动力电池时,由于冷媒与润滑油互溶,在运行时润滑油有少部分会积聚在电池冷板中,故制冷系统难免存在冷媒逐渐减少的问题,导致系统冷媒量处于不合理的范围内,从而导致检测平台运行时参数不稳定、制冷性能下降或出现保护报警,使试验所需参数数据出现较大波动,超过试验要求范围,从而导致无法模拟与不同汽车热管理系统相同的状态。

2、cn116449206a公开了一种自动补充冷媒的电池测试系统及冷媒自动补充方法,当需要回收冷媒至冷媒称重单元时,第一开关处于关闭,即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断开,同时第二开关开启,第三开关关闭,即避免所述冷媒存储罐中的冷媒流出,这样压缩机就只能将系统中的冷媒输送至冷媒存储罐中,当需要补充冷媒时,第三开关开启,第二开关关闭,此时冷媒存储罐中的压力高于制冷单元的压力,冷媒存储罐的冷媒被吸入制冷单元中,以实现自动补充冷媒。

3、上述的系统虽然能够实现自动补充/回收冷媒,但是该方案仅仅适用于单一的动力电池检测,没有考虑不同的动力电池需要不同冷媒量,因此不适用于模拟一个指定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测试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动调节冷媒量的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主要解决
技术介绍
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一种自动调节冷媒量的制冷系统,包括以压缩机为共同驱动源进行耦合的制冷支路和制热支路,且冷媒调节支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冷媒调节支路的输出端接入所述制冷支路和所述制热支路的耦合部分,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制冷支路至少包括冷凝器单元,所述冷凝器单元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制冷支路中至少包括一个安装在自身循环干路上,且包含开度检测功能的第一电子膨胀阀。

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冷支路包括循环连接的所述压缩机、第一单向阀、第一电磁阀、所述冷凝器单元、高压储液罐、视液镜、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手动阀、待测电池冷板、第二手动阀、第三电磁阀、第二电子膨胀阀和气液分离器。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凝器单元包括至少两条并联的冷却支路,其中一条所述冷却支路包括第一冷凝器以及第二单向阀,另一条所述冷却支路包括第四电磁阀、第二冷凝器以及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第二冷凝器共用一个风机。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制热支路包括循环连接的所述压缩机、第五电磁阀、第二手动阀、待测电池冷板、第一手动阀、第六电磁阀、高压储液罐、视液镜、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七电磁阀、换热器、第二电子膨胀阀、气液分离器,其中,所述换热器的另一换热通道与水冷单元耦合。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冷单元包括循环连接的水箱、水泵、加热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媒调节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八电磁阀、第三电子膨胀阀、高压连接软管、冷媒存储罐、第四电子膨胀阀和第九电磁阀,其中,所述冷媒存储罐的底部安装有称重组件。

8、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控制方法,用于上述的自动调节冷媒量的制冷系统,所述制冷支路在运行期间,包括运行参数获取程序、冷媒回收检测程序和冷媒补充检测程序,

9、所述运行参数获取程序包括:获取所述压缩机的实时转速ry,获取所述冷凝器单元中风机的实时转速rf,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开度b12,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实时吸气温度t吸,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获取实时吸气压力p吸,根据所述吸气压力p吸下对应的饱和吸气温度查询得到实时吸气过热度δt吸=t吸-te吸,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饱和排气温度te排,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获取实时排气压力p排,根据所述排气压力p排下对应的饱和排气温度查询得到实时排气温度t排,计算得到实时排气过热度δt排=t排-te排,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获取实时冷凝温度值t凝,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获取实时冷凝压力p凝,根据所述冷凝压力p凝下对应的饱和冷凝温度查询得到实时过冷度δt凝=te凝-t凝;

10、所述冷媒回收检测程序包括:设定判定条件①实时吸气过热度δt吸≤预设值δt吸1,且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开度b12<200p时,②实时排气过热度δt排≤预设值δt排1,且压缩机的实时转速ry<预设值ry1,③实时过冷度δt凝>预设值δt凝1,当满足任意两个判定条件时,判定系统冷媒过多,所述冷媒调节支路执行冷媒回收操作;

11、所述冷媒补充检测程序包括:设定判定条件①实时吸气过热度δt吸>预设值δt吸1且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开度b12>400p时,②实时排气过热度δt排>预设值δt排1且压缩机的实时转速ry<预设值ry2,③风机的实时转速rf<预设值rf1,且实时冷凝压力p凝<设定值p凝设,当满足任意两个判定条件时,判定系统冷媒不足,所述冷媒调节支路执行冷媒补充操作。

12、所述冷媒调节支路在执行补充或回收冷媒操作期间,若所述压缩机接收到关机指令时,则进入冷媒校准模式,所述冷媒校准模式包括: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先将所述制冷支路中包含的全部冷媒回收至冷媒存储罐中,开启所述制冷支路中的全部阀门,开启所述压缩机,以及开启所述冷媒调节支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获取实时吸气压力p吸与完成回收时对应的压力p回,计算所述实时吸气压力p吸与所述压力p回的差值δp,所述冷媒调节支路中全部阀门的开度根据所述差值δp进行反馈调节。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阀开度对照表,所述阀开度对照表中预存了在所述差值δp下,所述冷媒调节支路中全部阀门对应调节的开度。

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压缩机的输入输出端分别设置温度和压力传感器,以及在冷凝器单元的输出端设置温度和压力传感器,根据多个温度值和压力值共同控制冷媒调节支路对制冷支路的冷媒量进行动态调节,能够为系统测试提供所需的冷媒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调节冷媒量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压缩机为共同驱动源进行耦合的制冷支路和制热支路,且冷媒调节支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冷媒调节支路的输出端接入所述制冷支路和所述制热支路的耦合部分,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制冷支路至少包括冷凝器单元,所述冷凝器单元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制冷支路中至少包括一个安装在自身循环干路上,且包含开度检测功能的第一电子膨胀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节冷媒量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支路包括循环连接的所述压缩机、第一单向阀、第一电磁阀、所述冷凝器单元、高压储液罐、视液镜、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手动阀、待测电池冷板、第二手动阀、第三电磁阀、第二电子膨胀阀和气液分离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调节冷媒量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单元包括至少两条并联的冷却支路,其中一条所述冷却支路包括第一冷凝器以及第二单向阀,另一条所述冷却支路包括第四电磁阀、第二冷凝器以及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第二冷凝器共用一个风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节冷媒量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热支路包括循环连接的所述压缩机、第五电磁阀、第二手动阀、待测电池冷板、第一手动阀、第六电磁阀、高压储液罐、视液镜、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七电磁阀、换热器、第二电子膨胀阀、气液分离器,其中,所述换热器的另一换热通道与水冷单元耦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调节冷媒量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单元包括循环连接的水箱、水泵、加热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调节冷媒量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调节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八电磁阀、第三电子膨胀阀、高压连接软管、冷媒存储罐、第四电子膨胀阀和第九电磁阀,其中,所述冷媒存储罐的底部安装有称重组件。

7.一种控制方法,用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自动调节冷媒量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支路在运行期间,包括运行参数获取程序、冷媒回收检测程序和冷媒补充检测程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调节支路在执行补充或回收冷媒操作期间,若所述压缩机接收到关机指令时,则进入冷媒校准模式,所述冷媒校准模式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开度对照表,所述阀开度对照表中预存了在所述差值ΔP下,所述冷媒调节支路中全部阀门对应调节的开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节冷媒量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压缩机为共同驱动源进行耦合的制冷支路和制热支路,且冷媒调节支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冷媒调节支路的输出端接入所述制冷支路和所述制热支路的耦合部分,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制冷支路至少包括冷凝器单元,所述冷凝器单元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制冷支路中至少包括一个安装在自身循环干路上,且包含开度检测功能的第一电子膨胀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节冷媒量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支路包括循环连接的所述压缩机、第一单向阀、第一电磁阀、所述冷凝器单元、高压储液罐、视液镜、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手动阀、待测电池冷板、第二手动阀、第三电磁阀、第二电子膨胀阀和气液分离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调节冷媒量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单元包括至少两条并联的冷却支路,其中一条所述冷却支路包括第一冷凝器以及第二单向阀,另一条所述冷却支路包括第四电磁阀、第二冷凝器以及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第二冷凝器共用一个风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节冷媒量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增龙卜惠兴李志海姚新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光大同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