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池热管理检测的直冷直热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电池热管理检测的直冷直热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4595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热管理检测的直冷直热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直冷直热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四通阀、单向阀组、板式换热器、第一膨胀阀、第三电磁阀、第二膨胀阀、第三膨胀阀、第一手动阀、第二手动阀、电池冷板、气液分离器、油气分离器、高压储液罐以及视液镜,其中,第一冷凝器具有第一冷凝风机,第二冷凝器具有第二冷凝风机;控制方法包括电池冷板制冷模式和电池冷板制热模式;通过采用以上设置,该系统能够通过各阀件的组合实现换热器用于冷凝器或蒸发器的切换;该方法能够满足在制冷制热时对关键参数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冷设备及其热管理控制技术的,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热管理检测的直冷直热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动力电池技术在不断更新,动力电池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在需求量大的情况下也需保证动力电池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因此通过检测动力电池的各项性能来评估动力电池的高能化与安全化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国内动力电池冷却散热方式情况评估,由于直冷冷却散热的特性,更适合动力电池未来技术发展。对于国内来说直冷冷却散热属于新型的散热方式术,需要进行实验进行验证,此时就需要动力电池直冷直热热管理系统检测平台模拟整车结构设计,为整车热管理控制匹配做前期调试和装车前安全性评估判定。

2、直冷直热试验台架是用于模拟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设备,更属于新型制冷设备,为了更贴近动力电池实际的使用情况,故要求该制冷设备运行时对关键参数如制冷时需控制:阀前压力、阀前过冷度、冷板出口压力、冷板出口过热度等进行准确控制,而所控参数较多且相互影响,运行过程十分复杂。制热时需控制:冷板入口温度、冷板入口过热度等。另一方面直冷直热试验台架系统需要满足适配不同型号大小动力电池的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热管理检测的直冷直热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能够通过各阀件的组合实现换热器用于冷凝器或蒸发器的切换;该方法能够满足在制冷制热时对关键参数进行控制。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电池热管理检测的直冷直热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四通阀、单向阀组、板式换热器、第三电磁阀、电池冷板;

4、其中,所述单向阀组包括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第五单向阀、第六单向阀以及第七单向阀,所述第三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五单向阀的出口连接形成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五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第六单向阀的出口连接形成第三连接点,所述第六单向阀的出口第七单向阀的出口连接形成第四连接点,所述第七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第四单向阀的出口连接形成第五连接点,所述第四单向阀的进口与所述第三单向阀的进口连接形成第六连接点;

5、所述压缩机的出口通过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还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回流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连接;

6、所述第一冷能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口和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口与所述单向阀组的第二连接点连接;

7、所述第二冷凝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与所述单向阀组的第六连接点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一冷凝器之间的连接点通过第二电磁阀连接于所述单向阀组的第六连接点;

8、其中,所述四通阀在关闭状态时,所述四通阀第一端和第四端相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和第三端相通;所述四通阀在开启状态时,所述四通阀的四个端口相通;

9、其中第一冷凝器具有第一冷凝风机,第二冷凝器具有第二冷凝风机;

10、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主路进口连接于所述单向阀组的第五连接点,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分路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曾晗补气口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主路出口与所述第三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单向阀组的第三连接点;

11、所述电池冷板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单向阀组的第四连接点,所述电池冷板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

12、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第三膨胀阀、第一手动阀以及第二手动阀;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分路进口通过所述第一膨胀阀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主路出口连接;所述第三电池阀的第二端分为两条支路,两条支路分别与所述第二膨胀阀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膨胀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膨胀阀的第二端和第三膨胀阀的第二端相连后,连接于所述单向阀组的第三连接点;所述电池冷板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手动阀连接于所述单向阀组的第四连接点,所述电池冷板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手动阀连接于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

13、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机的回流口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电磁阀的第二端连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池冷板的第一端连接有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池冷板的第二端连接有第四压力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

14、一种直冷直热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采用上述直冷直热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5、电池冷板制冷模式:运行压缩机,开启第一电池阀并关闭第二电磁阀,四通阀处于关闭状态,压缩机将制冷剂流向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制冷剂通过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汇合后流入四通阀的第一端,进而从四通阀的第四端流向第四单向阀,制冷剂进一步流入板式换热器的主路进口进行过冷,由板式换热器流出的制冷剂通过板式换热器自身的支路分出部分制冷剂,支路分出的制冷剂通过板式换热器蒸发后从板式换热器的支路出口流回压缩机的曾晗补气口;开启第三电磁阀和第一手动阀,部分制冷剂通过板式换热器主路出口流向第二膨胀阀和/或第三膨胀阀,由于第四连接点的压力小于第二连接点的压力,故经过第二膨胀阀和/或第三膨胀阀节流后的制冷剂流向第六单向阀,制冷剂流经第六单向阀的制冷剂通过第一手动阀流入电池冷板中;开启第二手动阀,制冷剂在待测动力的电池冷板中蒸发后经过第二手动阀回流至四通阀的第二端,进而经过四通阀的第二端回流至压缩机的回流口,完成制冷循环;

16、电池冷板制热模式:启动压缩机,关闭第一电磁阀,四通阀处于开启状态,压缩机将制冷剂经过第二冷凝器进入四通阀,制冷剂从四通阀的第二端经过第二手动阀,进入电池冷板内,制冷剂进一步从电池冷板的第一端流入单向阀组的第四连接点,进过第七单向阀流入板式换热器的主路进口;关闭第一膨胀阀,开启第三电磁阀,制冷剂从板式换热器的主路出口,经过第三电磁阀,进而经过第二膨胀阀和/或第三膨胀阀后,流入单向阀组的第三连接点,由于单向阀组中第四连接点的压力大于第三连接点的压力,制冷剂进一步经过第五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流入第一冷凝器,制冷剂进一步通过第二电磁阀流入四通阀的第一端,由于单向阀组第五连接点的压力大于第六连接点的压力,故制冷剂进一步从四通阀的第三端回流至压缩机的回流口,完成制热循环。

17、在所述电池冷板制冷模式下,对所述系统进行如下配置:

18、第一电磁阀与(p阀-p阀s)建立调节关系,(p阀-p阀s)为第二压力传感器的阀前压力p阀与预设压力p阀s的差值,基于目标系数-3bar,控制第一电磁阀的启闭;

19、第一冷凝风机与(p阀-p阀s)建立pid调节关系,基于(p阀-p阀s)的控制精度系数δ1,控制第一冷凝风机的转速;第二冷凝风机的转速按第一冷凝风机的转速运行;

20、第一膨胀阀与(δt冷-δt冷s)建立pid调节关系,δt冷为实际阀前过冷度,δt冷s为阀前预设过冷度,δt冷由第二压力传感器的阀前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热管理检测的直冷直热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四通阀、单向阀组、板式换热器、第三电磁阀、电池冷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冷直热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第三膨胀阀、第一手动阀以及第二手动阀;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分路进口通过所述第一膨胀阀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主路出口连接;所述第三电池阀的第二端分为两条支路,两条支路分别与所述第二膨胀阀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膨胀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膨胀阀的第二端和第三膨胀阀的第二端相连后,连接于所述单向阀组的第三连接点;所述电池冷板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手动阀连接于所述单向阀组的第四连接点,所述电池冷板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手动阀连接于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冷直热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的回流口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电磁阀的第二端连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池冷板的第一端连接有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池冷板的第二端连接有第四压力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冷直热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液分离器和油气分离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油气分离器的进口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分路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曾晗补气口连接,所述压缩机和所述气液分离器之间的连接点与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出油口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冷直热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压储液罐和视液镜,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主路出口与所述高压储液罐的进口连接,所述高压储液罐的出口通过所述视液镜与所述第三电磁阀连接。

6.一种直冷直热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直冷直热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冷直热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冷直热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冷直热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冷直热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热管理检测的直冷直热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四通阀、单向阀组、板式换热器、第三电磁阀、电池冷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冷直热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第三膨胀阀、第一手动阀以及第二手动阀;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分路进口通过所述第一膨胀阀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主路出口连接;所述第三电池阀的第二端分为两条支路,两条支路分别与所述第二膨胀阀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膨胀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膨胀阀的第二端和第三膨胀阀的第二端相连后,连接于所述单向阀组的第三连接点;所述电池冷板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手动阀连接于所述单向阀组的第四连接点,所述电池冷板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手动阀连接于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冷直热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的回流口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电磁阀的第二端连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池冷板的第一端连接有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池冷板的第二端连接有第四压力传感器和第四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增龙卜惠兴李志海姚新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光大同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