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液压机械双作用丢手工艺管柱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080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旋转液压机械双作用丢手工艺管柱和方法,所述管柱包括:丢手工具,所述丢手工具设置在钻具和旋转尾管悬挂器之间;其中,所述丢手工具构造成通过加压的方式实现丢手,当遇到无法加压的情况时,还能够通过机械转动的方式实现丢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机械、液压双作用丢手结构,同时钻具与尾管悬挂器使用特殊螺纹连接,挡块集成传统的限位承载与新的倒扣丢手功能,避免传统液压丢手工具提前丢手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旋转液压机械双作用丢手工艺管柱和方法,属于油气井钻完井。


技术介绍

1、随着钻完井技术向深地、深水方向发展,超深井已经成为制约石油资源开采的瓶颈之一,尤其在海洋资源勘探开发过程中,为提高固井质量,旋转尾管悬挂器成为必不可少的固井工具。由于旋转尾管悬挂器在套管下入和固井过程中需要旋转管柱,因此,旋转尾管悬挂器的丢手结构无法和常规尾管悬挂器一样,通过正转管柱实现。

2、目前旋转尾管悬挂器使用液压丢手,通过下压管柱,配合管内憋压,剪断丢手剪钉,弹性爪脱手。该结构在套管下入过程中,如果遇阻上提下放,存在提前脱手风险,会导致尾管掉入井底,影响固井施工。

3、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适用于深地、深水固井旋转尾管悬挂器的丢手结构,解决套管下入过程中提前脱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旋转液压机械双作用丢手工艺管柱和方法,通过机械、液压双作用丢手结构,同时钻具与尾管悬挂器使用特殊螺纹连接,避免提前丢手风险。</p>

2、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旋转液压机械双作用丢手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液压机械双作用丢手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旋转液压机械双作用丢手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丢手工具(3)上设置有挡块式倒扣螺母(309),所述挡块式倒扣螺母(309)构造成能够支撑丢手工具(3)的上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旋转液压机械双作用丢手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丢手工具(3)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旋转液压机械双作用丢手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头(303)上设置有液缸(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液压机械双作用丢手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液压机械双作用丢手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旋转液压机械双作用丢手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丢手工具(3)上设置有挡块式倒扣螺母(309),所述挡块式倒扣螺母(309)构造成能够支撑丢手工具(3)的上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旋转液压机械双作用丢手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丢手工具(3)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旋转液压机械双作用丢手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头(303)上设置有液缸(305),所述液缸(305)内设置有活塞(310),所述活塞(310)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旋转液压机械双作用丢手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头(303)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液缸(305)的传压孔(311),在初始时,所述活塞(310)在第一位置与所述液缸(305)之间通过剪钉(308)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旋转液压机械双作用丢手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缸(305)上设置有弓片(307),所述弓片(307)的一端与所述液缸(305)固定相连,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挡块式倒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晓阳李富平李振张国安王信鹏逄建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