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直升机起落架,具体涉及一种舰载直升机主被动自适应起落架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海面情况复杂多样,导致舰船甲板平面的倾仰角和翻滚角不断变化,大大降低了舰载直升机的降落和系留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传统式直升机起落架主要分为两大类:滑橇式起落架和轮式起落架,最常见的起落架是滑橇式起落架,其具有设计简单,结构轻,便于维护等优点。同时,对于大型重载直升机而言,轮式起落架相对更具有实用性和便捷性。但是,上述两种起落架由于结构固定,不能针对降落地形和环境进行实时主动调整,导致这两种起落架对于起降场地的要求较高,不能用于倾仰角和翻滚角不断变化的舰船甲板,只能用于陆地相对平坦的地面和较小幅度摇晃的舰船甲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舰载直升机主被动自适应起落架及其使用方法,通过采集舰船甲板和直升机机身的姿态信息,控制电机改变主动腿的姿态以主动适应舰船甲板倾仰角和翻滚角不断变化,同时被动腿能根据甲板平面的姿态被动调整以适应舰船甲板的翻滚角不断变化,从而使舰载直升机机体在降落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舰载直升机主被动自适应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两个主动腿、被动腿、陀螺仪和三个激光测距仪,两个主动腿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框架前部的两侧,被动腿设置在所述框架后部;其中两个激光测距仪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框架前部的两侧,另一个激光测距仪设置在所述框架后部;所述陀螺仪设置在所述框架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舰载直升机主被动自适应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腿包括电机丝杠滑台、滑台固定片、摆臂铰链、上摆臂、下摆臂、腿部减震器、滑块连接铰链和着地足,所述电机丝杠滑台通过滑台固定片与所述框架紧固连接,所述摆臂铰链与所述框架紧固连接,上摆臂和下摆臂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舰载直升机主被动自适应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两个主动腿、被动腿、陀螺仪和三个激光测距仪,两个主动腿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框架前部的两侧,被动腿设置在所述框架后部;其中两个激光测距仪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框架前部的两侧,另一个激光测距仪设置在所述框架后部;所述陀螺仪设置在所述框架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舰载直升机主被动自适应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腿包括电机丝杠滑台、滑台固定片、摆臂铰链、上摆臂、下摆臂、腿部减震器、滑块连接铰链和着地足,所述电机丝杠滑台通过滑台固定片与所述框架紧固连接,所述摆臂铰链与所述框架紧固连接,上摆臂和下摆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摆臂铰链及着地足通过轴承铰接,腿部减震器一端与上摆臂通过轴承铰接、另一端与滑块连接铰链通过轴承铰接,所述滑块连接铰链与所述电机丝杠滑台的滑块紧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舰载直升机主被动自适应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着地足包括脚部支架、脚部摇臂、脚部铰链、脚轮和脚部减震器,脚部支架的一侧与上摆臂和下摆臂通过轴承铰接、另一侧与脚部摇臂的一端通过轴承铰接,脚部摇臂的另一端与脚部铰链通过轴承铰接,所述脚轮与脚部铰链通过轴承铰接,脚部减震器的一端与脚部支架通过轴承铰接、另一端与脚部铰链通过轴承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舰载直升机主被动自适应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强,张鸿祥,郭家兴,张华雨,张人升,刘林志,郝帅,高源,陈创,李阔,范同福,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