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蝎毒多肽及其用于美白抗皱的化妆品或药物中的用途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蝎毒多肽及其用于美白抗皱的化妆品或药物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0663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蝎毒多肽及其用于美白抗皱的化妆品或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从蝎子中提取得到蝎毒,将蝎毒酶解、超滤分离、柱分离等方法筛选获得了具有较好抗氧化特性的蝎毒抗氧化多肽7‑C3‑5。该多肽除了具有较好的抗氧化特性之外,还能增强皮肤保湿以及弹性的效果,从而能够较好的实现皮肤抗皱效果。所述多肽能够制备成为相应的美白、抗氧化、抗皱的化妆品或者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化妆品以及药物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蝎毒多肽及其用于美白抗皱的化妆品或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1、蝎子的主要功效在于蝎毒,蝎毒的功效是全蝎煎剂的18倍。研究表明,蝎毒主要由非蛋白质部分和蛋白质部分组成。而蝎毒中的主要成份,是具有药理学活性的蛋白质。蛋白质部分中主要含50-70种氨基酸,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27种。非蛋白质部分主要包括一些脂类、如一些活性蛋白质、活性酶等,在临床上可以治疗脑血管类、神经类、血栓类和一些肿瘤疾病。蝎毒中的主要成分为具有药理活性的蛋白质,其中包括一些具有特异功能细胞因子、神经因子、细胞毒蛋白和一些工具酶。

2、蝎毒中的细胞毒蛋白能够快速破坏一些病毒细胞和亚病毒细胞的表面结构,对一些与此相关的疾病具有一定的效果:如破伤风、急性扁桃体炎、肺结核、顽固性湿疹、淋病、尖锐湿疣、肝炎、肝硬化和一些癌症。如:食道癌、结肠癌、肝癌、肺癌、乳腺癌、胃癌、脑良恶性黑色素瘤、癌性胸膜炎等。体外细胞培养的实验证明:蝎毒蛋白有抑制肿瘤细胞功能。本身有抑制杀灭肿瘤细胞作用。蝎毒蛋白可双向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维护人体免疫系统平衡。一方面蝎毒具有抗疲劳,明显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另一方面蝎毒蛋白还能调节人体反应,因而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有很好效果。蝎毒蛋白经长期毒性试验和急性毒性试验均表明:蝎毒蛋白无毒副作用,适合人体长期应用。经常服用蝎毒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防衰老、促长寿、恢复肝功能。

3、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社会对化妆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人体皮肤细胞完全更新一次需要历时三个月,在新更新的细胞还未到达皮肤表层时就已经被各种自由基氧化;此外,随着人体的衰老、基因、环境等的影响,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减少,最终导致皱纹产生。皱纹是皮肤老化的典型症状,由弹性丧失引起,弹性丧失与皮肤真皮组织弹性相关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减少有关。胶原蛋白约占人类真皮细胞外基质(ecm)的90%,i型胶原蛋白是皮肤和结缔组织中最丰富的结构蛋白,占总胶原蛋白的80%,其结构变化被认为是皮肤老化和皱纹形成的主要原因。

4、但是目前,针对蝎毒研究主要停留在抗癌、提高免疫力等方面,相应的美白抗皱、抗衰老功效的研究还没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从蝎毒中分离筛选鉴定得到具有较好抗氧化特性的多肽,其命名为7-c3-5,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本专利技术的多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特性以及增强皮肤保湿以及弹性的效果,从而能够较好的实现皮肤抗皱效果。

3、抗氧化特性一般与美白特性紧密相关,多肽具有抗氧化特性一般对应也就有较好的美白效果。

4、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抗氧化肽具有良好的皮肤渗透性,含有的多种疏水性氨基酸可以修复和增强皮肤的屏障功能,防止皮肤脱水。

5、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多肽还可以被修饰,如保守性取代,但是仍然保持生物学活性。

6、保守取代的实例是在下列氨基酸组内发生的取代:碱性氨基酸(如精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酸性氨基酸(如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极性氨基酸(如谷氨酰胺、天冬酰胺)、疏水性氨基酸(如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芳香氨基酸(如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以及小分子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和甲硫氨酸)。

7、本专利技术中氨基酸序列的取代、缺失或添加是本领域的常规技术,优选这种氨基酸变化为:小的特性改变。

8、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7-c3-5多肽在制备用于皮肤抗氧化、保湿以及提高皮肤弹性抗皱的化妆品中的用途。

9、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化妆品制剂可以在例如太阳霜,太阳胶,晒后产品,日霜,晚霜,面膜,爽身水,清洁乳剂,化妆品,唇膏,爽身粉,眼部化妆品,发罩(hairmask)护发素,洗发剂,淋浴凝胶,淋浴油,浴油中使用。这些产品可以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生产。

10、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油可以是常用的化妆品油,如矿物油;水合聚异丁烯;合成的角鲨烷或来自天然产物的角鲨烷;支化或未支化的,饱和或不饱和的化妆品用酯或醚;植物油;或它们两个或几个的混合物。

11、特别适合的油是例如氢化了的聚异丁烯,聚异戊二烯,角鲨烷类,酸十三烷基酯,三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柠檬酸异癸酯,酸新戊二醇酯,ppg-15-硬脂酰醚和植物油,如金盏草油,霍霍巴油,鳄梨油,澳洲坚果油,蓖麻油,小麦胚芽油,葡萄籽油,烛果油,蓟油,月见草油,红花油或它们的几个的混合物。

12、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化妆品组合物还可以作为凝胶提供。合适的形成凝胶的试剂包括卡波姆(carbomer),汉生胶(xanthanegum),角叉菜胶,arabine,瓜耳豆胶,琼脂,藻酸盐类和纤基乙酸钠类,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季铵化的纤维素,季铵化的瓜耳豆,某些聚丙烯酸酯类,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蒙脱石。

13、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制剂可添加颜料,颜料混合物或有颜料类似作用的粉末。这类颜料也包括有上釉作用的颜料或颜料如氧化铁,天然硅酸铝,如赭石,氧化钛,云母,高岭土,含镁粘土,如本影或代赭石,碳酸钙,滑石,云母-钛氧化物,云母-钛铁氧化物,氯氧化铋,尼龙珍珠,陶瓷珍珠,膨胀型和非膨胀型合成的聚合物粉末,研磨成粉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如海底(ground)固体藻,海底植物部分,密封的和未密封的谷类淀粉以及云母-钛氧化物-有机染料。

14、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药物可包括一种或多种已知或换句话讲可有效用于药物组合物的任选组分,前提条件是该任选组分与本专利技术上文所述药物活性物质在物理和化学上相容,或换句话讲不会不适当地损害产品的稳定性、美观性或性能。可以包括在粉末药物组合物中的任选组分的浓度按所述组合物的重量计在约0.001%至约89.8%,优选约0.01%至约80%的范围内变化。这些任选组分包括例如调味剂、甜味剂、染料、抗氧化剂(包括柠檬酸、抗坏血酸)、防腐剂,等等的物质。合适的任选调味剂的非限制性实施例包括例如茴芹、胡椒薄荷油、丁香油、桉树油、柠檬、酸橙、蜂蜜、蜜柠檬、红果、薄荷、柚子、橙、葡萄、樱桃、樱桃可乐、浆果,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的物质。合适的任选甜味剂的非限制性实施例包括例如天冬甜素、糖精及其盐(包括糖精钙和糖精钠)、天然糖,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的物质。

15、上文所述的药物还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是指药学领域常规的药物载体,例如:稀释剂、赋形剂如水等,填充剂如淀粉、蔗糖等;黏合剂如纤维素衍生物、藻酸盐、明胶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湿润剂如甘油;崩解剂如琼脂、碳酸钙和碳酸氢钠;吸收促进剂如季铵化合物;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醇;吸附载体如高岭土和皂黏土;润滑剂如滑石粉、硬脂酸钙和镁、以及和聚乙二醇等。另外还可以在组合物中加入其它辅剂如香味剂、甜味剂等。

16、用于片剂制剂的适宜的可药用赋形剂包括例如,惰性稀释剂例如乳糖、碳酸钠、磷酸钙或碳酸钙;制粒和崩解剂例如玉米淀粉和藻酸;粘合剂例如淀粉;润滑剂例如硬脂酸镁、硬脂酸或滑石粉;防腐剂例如对羟基苯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蝎毒抗氧化多肽,其命名为7-C3-5,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蝎毒抗氧化多肽在制备用于增强皮肤含水量、抗氧化以及通过增加皮肤弹性而实现抗皱的化妆品中的用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妆品是乳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液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将1%的十八醇、3%的聚二甲基硅氧烷、1%辛酸、2%山梨坦橄榄油酸酯加热至80~90℃并搅拌均匀;并缓慢倒入混合均匀的0.03%透明质酸钠、0.2%黄原胶、3% 1,3-丁二醇、0.1% EDTA-2Na、1%卡波940中,5000r/min均质5min,冷却至45℃,加入香精、防腐剂和1%蝎毒多肽7-C3-5,以上物质的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使用0.1mol/L的NaOH溶液调节pH至6.5,搅拌冷却至25℃,即可出料灌装获得相应的乳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蝎毒抗氧化多肽在制备抗氧化药物中的用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中还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包括赋形剂以及pH调节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蝎毒抗氧化多肽,其命名为7-c3-5,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蝎毒抗氧化多肽在制备用于增强皮肤含水量、抗氧化以及通过增加皮肤弹性而实现抗皱的化妆品中的用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妆品是乳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液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将1%的十八醇、3%的聚二甲基硅氧烷、1%辛酸、2%山梨坦橄榄油酸酯加热至80~90℃并搅拌均匀;并缓慢倒入混合均匀的0.03%透明质酸钠、0.2%黄原胶、3%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生贾爱玲汪源陈曼曼徐秀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