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填方场地立体式泉眼排水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填方场地立体式泉眼排水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0654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排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填方场地立体式泉眼排水施工方法,以泉眼的出水点为中心在其外围垂直打设用于增排的竖向增排体,所述竖向增排体根据泉眼的出水点位置及流量选择集中式布置或多点式布置;将原地基表面换填一部分原状土设置集水层;在所述泉眼的出水点外扩一定距离布置集水围堰,所述集水围堰包围在所述竖向增排体的外围;开挖沟槽铺设水平导流体,所述水平导流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集水围堰和主排水通道,所述泉眼处排出的地下水可通过水平导流体排至所述主排水通道并经由所述主排水通道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泉眼排水效果好,结构简单,现场施工方便,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水处理,尤其是一种高填方场地立体式泉眼排水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战略规划的逐步推进,城市的建设发展也进入新时期,我国许多城市处于山地及丘陵地带,往往需要“开山填谷、平山造地”等大规模的高填方工程解决城市建设的用地矛盾。地下排水工程在高填方场地形成中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地下水若不能及时排出,将在高填方内部形成壅水现象,导致原地基与填筑体中水位上升,长期浸泡条件下使得土体软化并产生附加沉降,引发次生地质灾害,同时还会造成土体抗剪强度下降,引起原地基及边坡失稳;其中,多个地区存在一种地下水集中持续排泄的方式,即泉眼。若不进行处理,长期水量较大,对填方地基的危害性极大。

2、针对泉眼的现有常规的处理方案为一种泉眼排水盲沟结构(专利号:cn212405096u),包括设置在土层中的引流沟槽,在引流沟槽底部及两侧铺设土工布,在引流沟槽内设置排水管,在排水管四周填充毛石,在毛石上方设置级配碎石反滤层,在级配碎石反滤层上设有回填土,在级配碎石反滤层与回填土之间设置土工布。此专利技术专利针对的泉眼出水点需单一明确,若无法明确判断位置时,则难以有效便捷的进行地下水的收集,且一旦多个出水点且出水量较大时,难以满足快速排水的要求,排水盲沟容易淤堵失效等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填方场地立体式泉眼排水施工方法,通过碎石集水层,竖向增排体,集水围堰、水平导流体、排水垫层。其中竖向增排体以泉眼出水点为中心垂直打设,表层换填一部分原状土设置集水层,泉眼出水点外扩一定距离布置集水围堰,再开挖沟槽铺设水平导流体,连接集水围堰和主排水通道,场内上部面铺一定厚度的排水垫层,形成一套完整的泉眼排水结构体系,实现高填方场地泉眼的有效排水。

2、本专利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3、一种高填方场地立体式泉眼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4、以泉眼的出水点为中心在其外围垂直打设用于增排的竖向增排体,所述竖向增排体根据泉眼的出水点位置及流量选择集中式布置或多点式布置;

5、将原地基表面换填一部分原状土设置集水层;

6、在所述泉眼的出水点外扩一定距离布置集水围堰,所述集水围堰包围在所述竖向增排体的外围;

7、开挖沟槽铺设水平导流体,所述水平导流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集水围堰和主排水通道,所述泉眼处排出的地下水可通过水平导流体排至所述主排水通道并经由所述主排水通道排出。

8、当所述泉眼的出水点位置单一且明确或流量较小时,所述竖向增排体采用集中式布置,环绕一周所述泉眼垂直打设的整体竖向增排体,且所述竖向增排体的直径为1.0-1.5m。

9、当所述泉眼的出水点位置不明确且多或流量较大时,所述竖向增排体采用多点式布置,在所述泉眼的外围设置的多个相对独立的竖向增排体,且所述竖向增排体的直径为0.5-0.8m。

10、所述多点式结构的竖向增排体呈梅花形或矩形布置,覆盖所述泉眼的各出水点。

11、所述竖向增排体采用级配碎石分层填筑,沿所述竖向增排体的高度方向,其填料的粒径由上至下逐渐变小,其中所述填料的粒径范围为2-10cm。

12、所述集水围堰采用混凝土或浆砌石结构砌筑,其三面封闭一端开口,该开口位置与所述水平导流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集水围堰的壁厚不小于0.5m。

13、所述水平导流体包括细石料和粗石料,其中所述细石料填筑在所述粗石料的内部,在所述细石料内埋设有塑料盲沟。

14、所述水平导流体的四周和端部设置有反滤层。

15、所述集水层为碎石集水层。

16、根据场地的最高地下水位及泉眼流量大小情况,若高于原地基地表较大,在泉眼排水结构的上部填筑一层一定厚度的由粗粒石构成的排水垫层,所述粗粒石的粒径5-30cm。

17、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18、1)在高填方填土荷载作用下,本专利技术排水结构不受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而影响结构的可靠性,工作寿命长,且依旧具有较好的地下水导排作用。

19、2)根据场地地下排水流量大小情况,泉眼出水点打设竖向增排体(集中式或多点式),可有效形成多个排水通道,加快泉眼地下水的排出,同时减小地下水的上涌力,竖向增排体由变级配碎石组成,既可有效过滤地下水,又可防止水土流失。

20、3)集水围堰及水平导流体上部场地面铺碎石排水垫层,即使遇到丰水期暴雨期也可短期有效收集储存地下水,逐渐慢慢排出,不易受浸泡软化等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21、4)主要材料由碎石组成,具有造价低,长期稳定性好,施工方便,节省工期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填方场地立体式泉眼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填方场地立体式泉眼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泉眼的出水点位置单一且明确或流量较小时,所述竖向增排体采用集中式布置,环绕一周所述泉眼垂直打设的整体竖向增排体,且所述竖向增排体的直径为1.0-1.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填方场地立体式泉眼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泉眼的出水点位置不明确且多或流量较大时,所述竖向增排体采用多点式布置,在所述泉眼的外围设置的多个相对独立的竖向增排体,且所述竖向增排体的直径为0.5-0.8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填方场地立体式泉眼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点式结构的竖向增排体呈梅花形或矩形布置,覆盖所述泉眼的各出水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填方场地立体式泉眼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增排体采用级配碎石分层填筑,沿所述竖向增排体的高度方向,其填料的粒径由上至下逐渐变小,其中所述填料的粒径范围为2-1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填方场地立体式泉眼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围堰采用混凝土或浆砌石结构砌筑,其三面封闭一端开口,该开口位置与所述水平导流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集水围堰的壁厚不小于0.5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填方场地立体式泉眼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导流体包括细石料和粗石料,其中所述细石料填筑在所述粗石料的内部,在所述细石料内埋设有塑料盲沟。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高填方场地立体式泉眼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导流体的四周和端部设置有反滤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填方场地立体式泉眼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层为碎石集水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填方场地立体式泉眼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场地的最高地下水位及泉眼流量大小情况,若高于原地基地表较大,在泉眼排水结构的上部填筑一层一定厚度的由粗粒石构成的排水垫层,所述粗粒石的粒径5-30c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填方场地立体式泉眼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填方场地立体式泉眼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泉眼的出水点位置单一且明确或流量较小时,所述竖向增排体采用集中式布置,环绕一周所述泉眼垂直打设的整体竖向增排体,且所述竖向增排体的直径为1.0-1.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填方场地立体式泉眼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泉眼的出水点位置不明确且多或流量较大时,所述竖向增排体采用多点式布置,在所述泉眼的外围设置的多个相对独立的竖向增排体,且所述竖向增排体的直径为0.5-0.8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填方场地立体式泉眼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点式结构的竖向增排体呈梅花形或矩形布置,覆盖所述泉眼的各出水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填方场地立体式泉眼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增排体采用级配碎石分层填筑,沿所述竖向增排体的高度方向,其填料的粒径由上至下逐渐变小,其中所述填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永辉王卫东吴江斌蒋松徐君黄玮曹冬范冠博苏志鹏刘青康竹良赵羚子刘龙高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