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生态袋加固的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用于生态袋加固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0653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32
本申请涉及生态防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生态袋加固的结构,包括:锚杆、立筋体系与挂钩;锚杆锚入边坡或圬工墙体内,且锚杆按预设排列规则间距设置排成多列;立筋体系包括:第一立筋组件和/或第二立筋组件;第一立筋组件包括:主立筋与跨接立筋;主立筋纵向贯通连接同列的多根锚杆;跨接立筋沿纵向跨越锚杆;跨接立筋与主立筋形成第一双立筋并行段;第二立筋组件包括:多根分段立筋;分段立筋连接同列的多根锚杆;位于同一列且相邻的两根分段立筋之间形成第二双立筋并行段;挂钩可滑动设置于第一双立筋并行段和/或第二双立筋并行段内。本方案中挂钩能跟随生态袋同步滑移,避免生态袋鼓包、脱空乃至垮塌及其所需的返工修复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生态防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态袋加固的结构


技术介绍

1、将装填有土壤的生态袋连续附着垒砌在边坡上并在生态袋上进行种植,是一种边坡生态修复或绿化的方式,其亦可用于各类圬工墙体结构表面的绿化。在实际应用中,垒砌在边坡上的生态袋即便不进行人工种植,其自重和连续垒砌特征对抑制边坡水土流失、减缓风化乃至控制变形破坏也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并且其所带土壤能够给从周边漂移来的乡土植物种子提供发芽生长的必要条件,从而帮助植被自然恢复。

2、由于装填土壤类松散材料的生态袋袋体在垒砌施工时人工夯实的效果有限,垒砌后容易发生一定程度的沉降变形,从而可能导致垒砌生态袋的失稳破坏,尤其是垒砌高度较大和/或垒砌面较陡时。对此,现有的方式一般是采用连接结构对垒砌生态袋进行加固(参见图1),其中连接结构包括锚杆或膨胀螺栓、立筋和挂钩等。

3、然而,上述现有立筋结构方式连接加固的垒砌生态袋在实际应用中常出现局部鼓包凸起、上下层袋体间分离脱空的情况,严重时甚至引起垮塌,致使垒砌完工后常不得不进行局部再加固、脱空缝填塞乃至拆除返工等修复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态袋加固的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的垒砌生态袋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出现局部鼓包凸起、上下层袋体间分离脱空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生态袋加固的结构,包括:锚杆、立筋体系与挂钩;

3、所述锚杆锚入边坡或圬工墙体内,且所述锚杆按预设排列规则间距设置排成多列;

4、所述立筋体系包括:第一立筋组件和/或第二立筋组件;

5、所述第一立筋组件包括:主立筋与跨接立筋;

6、所述主立筋纵向贯通连接同列的多根所述锚杆;

7、所述跨接立筋沿纵向跨越所述锚杆;

8、所述跨接立筋的两端附着连接在所述主立筋上,并与所述主立筋间隔设置形成第一双立筋并行段;

9、所述第二立筋组件包括:多根分段立筋;

10、所述分段立筋连接同列的多根所述锚杆;

11、位于同一列且相邻的两根所述分段立筋之间沿轴向部分重合且沿径向间隔设置,以形成跨越所述锚杆的第二双立筋并行段;

12、所述挂钩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双立筋并行段和/或所述第二双立筋并行段内,用于挂接生态袋。

13、进一步地,所述跨接立筋的两端折弯,以使所述跨接立筋与所述主立筋之间形成间隔。

14、进一步地,所述分段立筋的端部折弯,以使相邻的两根所述分段立筋之间沿径向形成间隔。

15、进一步地,所述所述跨接立筋的两端连接有端垫,以使所述跨接立筋与所述主立筋之间形成间隔。

16、进一步地,所述分段立筋的端部连接有端垫,以使相邻的两根所述分段立筋之间沿径向形成间隔。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双立筋并行段和/或所述第二双立筋并行段的纵向长度为2至5层所述生态袋的高度。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双立筋并行段和/或所述第二双立筋并行段的宽度为所述挂钩线径的1.2至5倍。

19、进一步地,所述挂钩为直径6至12mm的钢筋制成。

20、进一步地,所述主立筋与跨接立筋的直径为12至32mm。

21、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第一双立筋并行段内的所述挂钩可滑动连接所述跨接立筋;

22、位于所述第二双立筋并行段内的所述挂钩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双立筋并行段范围内,位于下方的所述分段立筋。

23、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生态袋加固的结构,包括:锚杆、立筋体系与挂钩;所述锚杆锚入边坡或圬工墙体内,且所述锚杆按预设排列规则间距设置排成多列;所述立筋体系包括:第一立筋组件和/或第二立筋组件;所述第一立筋组件包括:主立筋与跨接立筋;所述主立筋纵向贯通连接同列的多根所述锚杆;所述跨接立筋沿纵向跨越所述锚杆;所述跨接立筋的两端附着连接在所述主立筋上,并与所述主立筋间隔设置形成第一双立筋并行段;所述第二立筋组件包括:多根分段立筋;所述分段立筋连接同列的多根所述锚杆;位于同一列且相邻的两根所述分段立筋之间沿轴向部分重合且沿径向间隔设置,以形成跨越所述锚杆的第二双立筋并行段;所述挂钩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双立筋并行段和/或所述第二双立筋并行段内,用于挂接生态袋。

24、本方案中除通过锚杆、各种立筋和挂钩将垒砌生态袋袋体与边坡或圬工墙体连为一体来确保生态袋垒砌时的整体稳定外,更设置了供挂钩滑动的第一双立筋并行段和/或第二双立筋并行段,确保了生态袋袋体沉降变形时能使连接立筋与生态袋的挂钩随生态袋顺立筋向下同步连续协调滑动,从而实现垒砌生态袋的长期稳定,现有技术挂钩不能跟随生态袋同步滑移的弊端,从而避免由此带来的该区域生态袋鼓包、脱空乃至垮塌及其所需的返工修复等问题,最终确保借助生态袋技术来实现的边坡或各类圬工墙体的生态修复、绿化或生态防护得以永久持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态袋加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锚杆(2)、立筋体系与挂钩(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态袋加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接立筋(32)的两端折弯,以使所述跨接立筋(32)与所述主立筋(31)之间形成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生态袋加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立筋的端部折弯,以使相邻的两根所述分段立筋之间沿径向形成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态袋加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跨接立筋(32)的两端连接有端垫(36),以使所述跨接立筋(32)与所述主立筋(31)之间形成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用于生态袋加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立筋的端部连接有端垫(36),以使相邻的两根所述分段立筋之间沿径向形成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态袋加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立筋并行段(35)和/或所述第二双立筋并行段(37)的纵向长度为2至5层所述生态袋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用于生态袋加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立筋并行段(35)和/或所述第二双立筋并行段(37)的宽度为所述挂钩(4)线径的1.2至5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生态袋加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4)为直径6至12mm的钢筋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态袋加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立筋(31)与跨接立筋(32)的直径为12至32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态袋加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双立筋并行段(35)内的所述挂钩(4)可滑动连接所述跨接立筋(3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态袋加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锚杆(2)、立筋体系与挂钩(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态袋加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接立筋(32)的两端折弯,以使所述跨接立筋(32)与所述主立筋(31)之间形成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生态袋加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立筋的端部折弯,以使相邻的两根所述分段立筋之间沿径向形成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态袋加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跨接立筋(32)的两端连接有端垫(36),以使所述跨接立筋(32)与所述主立筋(31)之间形成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用于生态袋加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立筋的端部连接有端垫(36),以使相邻的两根所述分段立筋之间沿径向形成间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朋飞阳友奎牛江沈钟飞
申请(专利权)人:俊富生态修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