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物料处理装置和用于调节物料处理装置的输送装置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物料处理装置和用于调节物料处理装置的输送装置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0535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料处理装置,特别是移动式物料处理装置,其具有输送装置,特别是输送带,用于在输送装置的拾取区域和卸料区域之间沿输送方向输送已被处理的物料和/或待被处理的物料,其中输送装置具有第一输送区域和第二输送区域,其中该第一输送区域在第一连接部的区域中联接至该物料处理装置,使得该第一输送区域能够围绕具有第一回转轴线的第一接头回转,其中该第一输送区域和该第二输送区域借助于具有第二回转轴线的第二接头互连,其中第二输送区域通过第二连接部区域中的第三接头连接到张紧装置,并且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接头形成接头机构的部分。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调节物料处理装置的输送装置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料处理装置,特别是移动式物料处理装置,其具有输送装置,特别是输送带,用于在输送装置的拾取区域和卸料区域之间沿输送方向输送已处理物料和/或待被处理的物料,其中输送装置具有第一输送区域和第二输送区域。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调节这种物料处理装置的输送装置的方法。


技术介绍

1、这种用于岩石处理设备的侧向卸料输送机从us2006/0180436已知。侧向卸料输送机具有第一输送机部段,该第一输送机部段通过第一框架部段牢固地连接到岩石处理设备的框架。第二框架部段设置成连接到围绕竖直的第一轴线回转的第一框架部段。侧向卸料输送机的中间部段连接到第二框架部段。侧向卸料输送机的外部部段围绕第二轴线回转地连接到中间部段。此外,为绳索形式的支撑元件在侧向卸料输送机的外端和岩石处理设备的框架上的附接点之间伸展。在操作状态下,侧向卸料输送机从岩石处理设备竖直地和侧向地突出。为了实现运输状态,侧向卸料输送机围绕第一轴线回转到岩石处理设备。由于支撑元件到岩石处理设备的框架的附接点与第一轴线间隔开,因此侧向卸料输送机的外端可以在该过程中降低其自身。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了提供一种物料处理装置的问题,该物料处理装置的输送装置可以在节省空间的运输配置和操作配置之间快速、容易且安全地移动。

2、本专利技术还解决了提供一种用于调节物料处理装置的输送装置的简单、快速和安全的方法的问题。

3、关于物料处理装置的问题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解决。

4、因此,输送装置具有第一输送区域和第二输送区域。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二回转轴线的第二接头用于将第二输送区域连接到第一输送区域,第二输送区域可以相对于第一输送区域在向下折叠的折叠位置和展开的输送位置之间调节。因此,可以实现适合于运输输送装置和/或物料处理装置的节省空间的运输配置。因此,在向下折叠的折叠位置,输送装置的总长度可以减小。特别是在输送方向上。例如,总长度可以是在输送方向上或在物料处理装置的纵向延伸方向上测得的拾取区域和卸料区域之间的距离。

5、特别地,在输送位置中的第二输送区域可以具有与第一输送区域基本相同的取向,优选地在输送方向上的取向。在折叠位置中,第二输送区域可以朝向第一输送区域回转。优选地,卸料区域可以设置在第二输送区域处并且在折叠位置中位于第一输送区域上方。

6、此外,如果不超过用于运输物料处理装置的期望的和/或允许的总高度,则对于运输而言是特别有利的。例如,可以设想到的是,在适合于操作物料处理装置的操作配置中,输送装置相对于水平方向以一倾斜角度倾斜。因此,可以在输送装置的拾取区域和卸料区域之间建立高度差。以这种方式,例如,已被处理和/或待被处理的物料可以从一个单元(特别是筛分单元)进料到物料处理装置的另一个单元或另一个物料处理装置,例如破碎机。还可以设想到的是,处理过的物料将被进料到例如料堆。

7、对于相应倾斜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的总高度和/或物料处理装置的总高度因此也可以取决于输送装置的总长度,特别是在输送方向上。因此,如果输送装置的总长度在第二输送区域的折叠位置与操作位置相比减小,则也可以实现在运输配置中减小的总高度。

8、第一输送区域在第一连接部的区域中围绕具有第一回转轴线的第一接头回转地联接至物料处理装置。在第一连接部的区域中,第一输送区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联接至物料处理装置。第一连接部可以形成第一接头。例如,可以设想到的是,第一输送区域在第一连接部的区域中连接到物料处理装置的底盘。此外,可以设想到,第一输送区域连接到物料处理装置的机器部分,例如连接到物料处理装置的单元的壳体,诸如连接到筛分单元的壳体。还可以设置规定第一输送区域在第一连接部的区域中连接到回转装置,该回转装置除了围绕第一回转轴线回转之外,还能够围绕另一回转轴线进一步回转。回转装置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物料处理装置,例如连接到底盘或机器部件。

9、设置第二连接部以防止输送装置围绕第一回转轴线的任何不期望的回转,例如在输送配置或操作配置中从其期望的倾斜角度的任何不期望的回转。在第二连接部的区域中,第二输送区域借助于第三接头连接到张紧装置,该第三接头可以形成为例如一个或多个拉绳索、链条或杆。第二连接部可以形成第三接头。柔性张紧装置的固定联接也可以被认为是接头。

10、为了能够在输送装置和物料处理装置之间施加匹配的保持力,张力机构还可以在联接点的区域中联接至物料处理装置。可以设想到,联接点设置在物料处理装置的机器部件上,例如设置在物料处理装置的单元的壳体上。还可以设想到,联接点设置在回转装置上。

11、因为规定第一输送区域联接到物料处理装置以便围绕第一回转轴线回转,特别是如果与第二输送区域的第二连接部进一步设置成与第二回转轴线间隔开,则将第二输送区域调节到折叠位置也可以有利地实现输送装置相对于水平面呈现的倾斜角度的减小。通过回转入第二输送区域中,在倾斜角度保持恒定的情况下,可以减小第二连接部与联接点之间的距离。在这种假想情况下,一定长度的张紧装置现在将被松开或释放。因此,输送装置现在可以例如在重力的作用下降低其自身。当在相应减小的倾斜角度下,第二连接部与联接点之间的距离基本上再次对应于张紧装置的长度时,可以终止降低。在该位置下,张紧装置可以再次将由系绳索输送装置施加的负载传递到物料处理装置。换句话说,当第二输送区域向下折叠时,第二连接部在第二输送区域上的位置可以同时至少在一些区域中降低输送装置。

12、因此,在第二输送区域的向下折叠的折叠位置中,总高度可以进一步减小。因此,输送装置或物料处理装置的总长度和总高度都可以在一次操作中减小。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实施例,规定将拾取区域设置在第一输送区域的拾取端的区域中,将卸料区域设置在第二输送区域的卸料端的区域中,并且优选地规定将第二回转轴线设置在第一输送区域的与拾取端相对的传送端的区域中和第二输送区域的与卸料端相对的拾取端的区域中。

14、以这种方式,第二输送区域相对于第一输送区域的可回转性可以通过设计容易地实现。例如,可以设想到,至少一个回转轴承形成在第一输送区域的输送端的区域中,第二输送区域的拾取端连接到该输送端。例如,第一输送区域和第二输送区域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轴承孔,该轴承孔可以相互对准并保持轴承螺栓以形成回转轴承。

15、特别是在折叠位置中的特别紧凑的输送配置可以通过第二回转轴线与第一回转轴线形成最多±5°的角度、并且特别是平行于第一回转轴线对准来实现。因此,第二输送区域可以在第一输送区域的方向上围绕第二回转轴线至少部分地向下折叠。

16、如果进一步规定第一回转轴线与水平面形成至多±5°的角度,特别是水平对准,则可以通过将第二输送区域回转到折叠位置内来有效地实现输送装置和/或物料处理装置的总高度的减小。

17、特别优选地,第一回转轴线可以与输送方向形成85°至95°的角度,并且特别地垂直于输送方向对准。

18、根据本专利技术,还可以规定在折叠位置中第二连接部和第一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料处理装置(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处理装置是移动式物料处理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是输送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和所述第三接头形成四连杆机构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转轴线(25)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区域(11)的与所述拾取端(11.5)相对的传送端(11.6)和所述第二输送区域(12)的与所述卸料端(12.6)相对的拾取端(12.5)的区域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转轴线(25)平行于所述第一回转轴线(15.1)对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转轴线(15.1)与水平面形成至多±5°的角度。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转轴线(15.1)水平对准。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转轴线(15.1)还与所述输送方向(FR)形成85°至95°之间的角度。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转轴线(15.1)垂直于所述输送方向(FR)对准。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地由于较小的距离,所述第一输送区域(11)和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α在第二输送区域(12)的折叠位置中比在第二输送区域(12)的输送位置中更小。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转轴线(25)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17)至少在所述第二输送区域(12)的展开的输送位置中设置在所述顶面(11.7、12.7)的上方。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7)在所述第二输送区域(12)的运输方向上的位置设置在面向所述第二回转轴线(25)的区域中,与所述第二回转轴线(25)在第二输送区域(12)的运输方向上间隔开不超过所述第二输送区域(12)的延伸部的30%。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7)在所述第二输送区域(12)的运输方向上的位置设置在面向所述第二回转轴线(25)的区域中,与所述第二回转轴线(25)在第二输送区域(12)的运输方向上间隔开不超过所述第二输送区域(12)的延伸部的15%。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7)在所述第二输送区域(12)的运输方向上的位置设置在面向所述第二回转轴线(25)的区域中,与所述第二回转轴线(25)在第二输送区域(12)的运输方向上间隔开不超过所述第二输送区域(12)的延伸部的10%。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7)在所述第二输送区域(12)的运输方向上的位置设置在面向所述第二回转轴线(25)的区域中,与所述第二回转轴线(25)在第二输送区域(12)的运输方向上间隔开不超过所述第二输送区域(12)的延伸部的5%。

2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驱动器(21)具有液压缸。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驱动器(21)具有双作用液压缸。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处理装置(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处理装置是移动式物料处理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是输送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和所述第三接头形成四连杆机构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转轴线(25)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区域(11)的与所述拾取端(11.5)相对的传送端(11.6)和所述第二输送区域(12)的与所述卸料端(12.6)相对的拾取端(12.5)的区域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转轴线(25)平行于所述第一回转轴线(15.1)对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转轴线(15.1)与水平面形成至多±5°的角度。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转轴线(15.1)水平对准。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转轴线(15.1)还与所述输送方向(fr)形成85°至95°之间的角度。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转轴线(15.1)垂直于所述输送方向(fr)对准。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地由于较小的距离,所述第一输送区域(11)和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α在第二输送区域(12)的折叠位置中比在第二输送区域(12)的输送位置中更小。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转轴线(25)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17)至少在所述第二输送区域(12)的展开的输送位置中设置在所述顶面(11.7、12.7)的上方。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7)在所述第二输送区域(12)的运输方向上的位置设置在面向所述第二回转轴线(25)的区域中,与所述第二回转轴线(25)在第二输送区域(12)的运输方向上间隔开不超过所述第二输送区域(12)的延伸部的30%。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7)在所述第二输送区域(12)的运输方向上的位置设置在面向所述第二回转轴线(25)的区域中,与所述第二回转轴线(25)在第二输送区域(12)的运输方向上间隔开不超过所述第二输送区域(12)的延伸部的15%。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勒尔C·威勒W·施密德
申请(专利权)人:克磊镘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