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地下空区露天高效协同处理方法技术_技高网

地下空区露天高效协同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0436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空区露天高效协同处理方法,地表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分三个台阶剥离表土,采用进路出矿堑沟底部结构,每个采场底部布置一条受矿巷兼中深孔凿岩巷,采准工程设计为底部出矿结构及上部凿岩硐室,凿岩硐室顶板采用光面爆破,施工时采用锚杆+金属网的方式支护,地下采用上向扇形孔和下向大直径深孔处理悬臂梁和空区,上分段靠近地表的悬臂梁采用上向扇形中深孔爆破,下分段靠近空区的悬臂梁采用下向大直径深孔爆破,对凿岩爆破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采用精准控制爆破技术上、下分段同时起爆,悬臂梁爆破后的矿岩全部落入空区内,形成地下空区露天高效协同处理工艺技术,处理了悬臂梁减小了空区风险,保证矿山的安全高效开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矿,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空区露天高效协同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1、由于地下空区具有隐伏性强、空间分布特征规律性差、采空区顶板冒落塌陷情况难以预测等特点,地下空区已经成为制约矿山发展的一个重要难题,随着矿山向深部开采,地压增大,地下空区在强大的地压下,容易发生坍塌事故,对地下转露天开采的矿山影响很大;同时,地下开采残留大量的硐室、巷道没有进行及时处理,也会给矿山工作人员和设备带来严重的威胁。

2、对于采用大直径深孔并段回收采矿法进行采矿的采场,在回采时,与相邻采场之间的房间柱,容易形成不稳定的悬臂梁结构,对矿山的安全生产容易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3、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地下空区露天高效协同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空区露天高效协同处理方法,以保证矿山的安全高效开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空区露天高效协同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采场地表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分三个台阶剥离表土;

4、s2、采用进路出矿堑沟底部结构,每个采场底部布置一条受矿巷兼中深孔凿岩巷,采准工程设计为底部出矿结构及上部凿岩硐室,凿岩硐室的顶板采用光面爆破,在凿岩硐室施工时,对凿岩硐室采用锚杆+金属网的方式支护;

5、s3、预先处理已开采采场以及待开采采场、已开采采场之间的房间柱,利用现有的采准工程,在已开采采场矿房中开挖凿岩巷道,并向下布置大直径深孔,向上布置扇形中深孔,将矿体向大空区方向崩落;

6、s4、在采场中段凿上向扇形中深孔炮孔,同时凿下向大直径平行炮孔,并上、下分段同时起爆;

7、s5、采场通风处理,将采场内的污风排入回风巷,通过回风井排出地表;

8、s6、采场深孔大量落矿后,将残矿运出;

9、s7、将采场的矿石全部放出,在出矿平巷、溜矿口内凿上向扇形孔后退式回收底部结构,将崩落矿石出矿。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1中,第一个台阶高度为15m,第二个台阶高度为10m,第三个台阶高度为10m。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2中,所述受矿巷兼中深孔凿岩巷的断面规格为4m×3.8m。

12、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所述采准工程包括:出矿平巷、出矿进路、拉底平巷、切割横巷、切割天井、溜矿井、凿岩硐室联络巷及凿岩硐室。

13、所述出矿平巷的断面规格为4m×3.8m;所述出矿进路的断面规格为5.35m×3.8m;所述拉底平巷的断面规格为4m×3.8m;所述切割横巷的断面规格为4m×3.8m;所述切割天井的断面规格为φ4m;所述溜矿井的断面规格为φ2m;所述凿岩硐室联络巷的断面规格4m×3.8m;所述凿岩硐室的断面规格为4m×3.8m。

14、所述凿岩硐室之间设有3m宽的条柱,间隔24~28m用凿岩硐室联络巷联通;

15、凿岩硐室顶板中间高两端低,呈自然平衡拱布置,宽为4m,长度为32~64m。

16、所述凿岩硐室顶板的宽度和长度均超出采场边界0.5m。

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4中,中深孔炮孔的直径为80mm,排距为1.6~1.8m,孔底距为2.5~2.9m,炮孔深度为2.0~22m。

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4中,大直径平行炮孔的直径为120mm,排距为2.5m~2.6m,孔间距为3.0~4.0m。

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空区露天高效协同处理方法,地表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分台阶剥离表土,地下采用上向扇形孔和下向大直径深孔处理悬臂梁和空区。上分段靠近地表的悬臂梁采用上向扇形中深孔爆破,下分段靠近空区的悬臂梁采用下向大直径深孔爆破,中深孔炮孔不全部打穿地表,在地表堆渣留一定厚度的覆盖层,对凿岩爆破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采用精准控制爆破技术上、下分段同时起爆,悬臂梁爆破后的矿岩全部落入空区内,形成地下空区露天高效协同处理工艺技术,处理了悬臂梁减小了空区风险,保证矿山的安全高效开采。同时,针对矿石品位较低的情况,通过优化爆破参数和爆破顺序,能够尽可能的减少贫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空区露天高效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空区露天高效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第一个台阶高度为15m,第二个台阶高度为10m,第三个台阶高度为1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空区露天高效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受矿巷兼中深孔凿岩巷的断面规格为4m×3.8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空区露天高效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采准工程包括:出矿平巷、出矿进路、拉底平巷、切割横巷、切割天井、溜矿井、凿岩硐室联络巷及凿岩硐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空区露天高效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矿平巷的断面规格为4m×3.8m;所述出矿进路的断面规格为5.35m×3.8m;所述拉底平巷的断面规格为4m×3.8m;所述切割横巷的断面规格为4m×3.8m;所述切割天井的断面规格为Φ4m;所述溜矿井的断面规格为Φ2m;所述凿岩硐室联络巷的断面规格4m×3.8m;所述凿岩硐室的断面规格为4m×3.8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空区露天高效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凿岩硐室之间设有3m宽的条柱,间隔24~28m用凿岩硐室联络巷联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空区露天高效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凿岩硐室顶板中间高两端低,呈自然平衡拱布置,宽为4m,长度为32~64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空区露天高效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凿岩硐室顶板的宽度和长度均超出采场边界0.5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空区露天高效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中深孔炮孔的直径为80mm,排距为1.6~1.8m,孔底距为2.5~2.9m,炮孔深度为2.0~22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空区露天高效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大直径平行炮孔的直径为120mm,排距为2.5m~2.6m,孔间距为3.0~4.0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空区露天高效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空区露天高效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第一个台阶高度为15m,第二个台阶高度为10m,第三个台阶高度为1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空区露天高效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受矿巷兼中深孔凿岩巷的断面规格为4m×3.8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空区露天高效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采准工程包括:出矿平巷、出矿进路、拉底平巷、切割横巷、切割天井、溜矿井、凿岩硐室联络巷及凿岩硐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空区露天高效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矿平巷的断面规格为4m×3.8m;所述出矿进路的断面规格为5.35m×3.8m;所述拉底平巷的断面规格为4m×3.8m;所述切割横巷的断面规格为4m×3.8m;所述切割天井的断面规格为φ4m;所述溜矿井的断面规格为φ2m;所述凿岩硐室联络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慧明刘奇欧任泽刘子强李晓辉陈功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