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锚定的水面漂浮电站设备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0308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锚定的水面漂浮电站设备安装结构,属于水上漂浮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漂浮组件;所述漂浮组件的上端安装有用于转动收放锚的锚固组件;所述锚固组件包括支撑板、防坠组件、第一连接杆、转盘、把手和转动轮,所述漂浮组件的上端安装有用于调节发电设备角度的调节组件。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漂浮板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走道板,方便工作人员对电站设备进行检修和清洁,可以通过凹槽将锚固定在锚固组件上,且凹槽增加了漂浮板的水面附着力,有利于消减风浪;本技术可以改变发电设备的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具体涉及一种便于锚定的水面漂浮电站设备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1、水面漂浮电站主要是利用水塘、中小型湖泊、水库、蓄水池、采煤塌陷区形成的水上平台将光伏组件漂浮在水面进行发电,能节约用地、提高发电量,还能减少蒸发、藻类繁殖。

2、中国技术cn209905006u公开了一种基于蜂巢结构的水上漂浮平台,包括用于安装光伏组件的主浮体;用于组成东西侧面的运维通道及设备安装平台的设备浮体盖板;用于作为横向内部运维通道的与主浮体连接的主走道浮体;连接主走道浮体的次走道浮体;用于侧边连接设备浮体及主浮体的小走道浮体;用于安装组件的支架浮体。

3、但是该专利无法改变光伏组件的倾斜角度,需要在每个地区设置不同规格的支架装置,通用性较差;没有锚定固定机构,漂浮平台会在水面上移动,可能会造成漂浮平台之间的撞击,造成光伏组件的损坏。

4、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便于锚定的水面漂浮电站设备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锚定的水面漂浮电站设备安装结构。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便于锚定的水面漂浮电站设备安装结构,包括漂浮组件;

4、所述漂浮组件的上端安装有用于转动收放锚的锚固组件;

5、所述锚固组件包括支撑板、防坠组件、第一连接杆、转盘、把手和转动轮,漂浮板的上端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凹槽位于支撑板的内侧,后端的支撑板的后侧连接有防坠组件,防坠组件与第一连接杆连接,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后端端部固定连接有转盘,转盘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把手,第一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轮,转动轮位于凹槽的正上方;

6、所述漂浮组件的上端安装有用于调节发电设备角度的调节组件。

7、更进一步的,所述漂浮组件包括漂浮板、走道板和凹槽,漂浮板的右端与走道板的左端可拆卸连接,漂浮板的中心处开设有凹槽,凹槽位于锚固组件和调节组件的下方。

8、更进一步的,漂浮板的右端与走道板的左端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

9、更进一步的,走道板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漂浮板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相同。

10、更进一步的,所述防坠组件包括棘轮、棘爪和转动杆,第一连接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棘轮,转动杆的前端通过轴承与支撑板的后端转动连接,转动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棘爪,棘爪与棘轮卡接,棘轮、棘爪、转动杆均位于转盘的前侧。

11、更进一步的,把手上套设有橡胶套。

12、更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杆、连接架、伸缩气杆和安装板,漂浮板的上端前后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凹槽和支撑板均位于漂浮板的内侧,第二连接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的左端转动连接有安装板,伸缩气杆的右端与连接架的右端内壁固定连接,伸缩气杆的输出端与安装板下端的凸块固定连接。

13、更进一步的,左侧第二连接杆的高度小于右侧第二连接杆的高度。

14、更进一步的,凹槽为方形槽。

15、更进一步的,走道板的上表面均匀布置有若干防滑凸台。

16、有益效果

17、本技术漂浮组件的漂浮板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走道板,方便工作人员对电站设备进行检修和清洁,可以通过凹槽将锚固定在锚固组件上,且凹槽增加了漂浮板的水面附着力,有利于消减风浪;

18、本技术放锚时,先将锚一端绕在转动轮的凹陷处并与转动轮固定上,向上拉动棘爪,使棘爪与棘轮脱离,再将锚放入凹槽内,锚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水中,对安装平台进行锚定,防止漂浮板和走道板在水面上移动撞击,从而导致设备的损坏;

19、本技术收锚时,转动锚固组件的把手,把手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第一连接杆转动,第一连接杆带动防坠组件的棘轮转动,棘轮带动棘爪摆动,同时第一连接杆带动转动轮转动,转动轮将锚向上拉动,当锚脱离水面时,停止转动把手,棘轮和棘爪卡接,锚被吊在空中,且不会因为重力重新掉入水中;

20、本技术改变发电设备的角度时,启动调节组件的伸缩气杆,伸缩气杆带动安装板在连接架的作用下向左转动,直到到达需要转动的角度,不需要在每个地区设置不同规格的支架装置,通用性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锚定的水面漂浮电站设备安装结构,包括漂浮组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锚定的水面漂浮电站设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组件(1)包括漂浮板(11)、走道板(12)和凹槽(13),漂浮板(11)的右端与走道板(12)的左端可拆卸连接,漂浮板(11)的中心处开设有凹槽(13),凹槽(13)位于锚固组件(2)和调节组件(3)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锚定的水面漂浮电站设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漂浮板(11)的右端与走道板(12)的左端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锚定的水面漂浮电站设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走道板(12)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漂浮板(11)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锚定的水面漂浮电站设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组件(22)包括棘轮(221)、棘爪(222)和转动杆(223),第一连接杆(2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棘轮(221),转动杆(223)的前端通过轴承与支撑板(21)的后端转动连接,转动杆(22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棘爪(222),棘爪(222)与棘轮(221)卡接,棘轮(221)、棘爪(222)、转动杆(223)均位于转盘(24)的前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锚定的水面漂浮电站设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把手(25)上套设有橡胶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锚定的水面漂浮电站设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第二连接杆(31)、连接架(32)、伸缩气杆(33)和安装板(34),漂浮板(11)的上端前后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31),凹槽(13)和支撑板(21)均位于漂浮板(11)的内侧,第二连接杆(31)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32),连接架(32)的左端转动连接有安装板(34),伸缩气杆(33)的右端与连接架(32)的右端内壁固定连接,伸缩气杆(33)的输出端与安装板(34)下端的凸块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锚定的水面漂浮电站设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左侧第二连接杆(31)的高度小于右侧第二连接杆(31)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于锚定的水面漂浮电站设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凹槽(13)为方形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于锚定的水面漂浮电站设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走道板(12)的上表面均匀布置有若干防滑凸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锚定的水面漂浮电站设备安装结构,包括漂浮组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锚定的水面漂浮电站设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组件(1)包括漂浮板(11)、走道板(12)和凹槽(13),漂浮板(11)的右端与走道板(12)的左端可拆卸连接,漂浮板(11)的中心处开设有凹槽(13),凹槽(13)位于锚固组件(2)和调节组件(3)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锚定的水面漂浮电站设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漂浮板(11)的右端与走道板(12)的左端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锚定的水面漂浮电站设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走道板(12)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漂浮板(11)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锚定的水面漂浮电站设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组件(22)包括棘轮(221)、棘爪(222)和转动杆(223),第一连接杆(2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棘轮(221),转动杆(223)的前端通过轴承与支撑板(21)的后端转动连接,转动杆(22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棘爪(222),棘爪(222)与棘轮(221)卡接,棘轮(221)、棘爪(2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宇辉杨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隆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