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0183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单体及电池包,电池单体包括壳体、顶盖组件以及电极组件,壳体开设有具有开口的容纳腔,电极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顶盖组件盖封开口,顶盖组件包括第一顶盖以及第二顶盖,电极组件包括电极组件本体和连接于电极组件本体的极耳,极耳与第二顶盖电连接;第一顶盖上设置沿第一顶盖厚度方向贯通的连接孔,第二顶盖部分收容于连接孔中,且第二顶盖与所述连接孔的孔壁连接;其中,连接孔的截面面积与第一顶盖一侧的表面积的比值为α,其中α满足:0.01≤α≤0.36,能降低电池单体的装配难度,保证电池单体过流,同时保证第一顶盖与第二顶盖的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电池制造,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结构及动力电池。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在装配电池单体时,由于电池单体的顶盖为一个,且面积较大,需要先将电极组件在壳体容纳腔外部和连接片连接,然后将连接片和顶盖焊接,然后将电极组件翻转合芯后将电极组件放入壳体容纳腔中,这种装配方式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单体及电池包,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装配形成电池单体时,电池单体顶盖装配难度较大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包括壳体、顶盖组件以及电极组件,所述壳体开设有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电极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顶盖组件盖封所述开口,所述顶盖组件包括第一顶盖以及第二顶盖,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电极组件本体和与所述电极组件本体连接的极耳,所述极耳与所述第二顶盖电连接;

4、所述第一顶盖上设置沿所述第一顶盖厚度方向贯通的连接孔,所述第二顶盖(12)部分收容于所述连接孔中,且所述第二顶盖与所述连接孔的孔壁连接;其中,所述连接孔的截面面积与所述第一顶盖一侧的表面积的比值为α,其中α满足:0.01≤α≤0.36。

5、可选的,所述第二顶盖包括第二顶盖板和极柱,所述第二顶盖板上设置有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顶盖板的通孔,所述极柱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极柱和所述极耳电连接,所述第二顶盖板收容于所述连接孔中,且所述第二顶盖板与所述连接孔的孔壁连接。p>

6、可选的,所述连接孔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孔沿所述第一顶盖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顶盖设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顶盖分别和两个所述连接孔对应设置,,一个所述第二顶盖至少部分收容于一个所述连接孔中,且一个所述第二顶盖与一个所述连接孔的孔壁连接,所述极耳包括沿所述第一顶盖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和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顶盖连接,所述负极耳和另一个所述第二顶盖连接。

7、可选的,所述第二顶盖的外边缘与所述连接孔的孔壁焊接相连。

8、可选的,所述连接孔为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包括相互连通的沉头孔部以及通孔部,所述第二顶盖的外边缘具有与所述台阶孔配合的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第二顶盖所在的平面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投影内部;

9、所述沉头孔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或所述通孔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10、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处为圆弧结构,和/或,所述沉头孔部与所述通孔部的连接处为圆弧结构。

11、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处为斜面,所述沉头孔部与所述通孔部的连接处为斜面,其中,所述斜面相对所述通孔部的孔壁倾斜。

12、可选的,所述沉头孔部的高度为h1,所述通孔部的高度为h2,所述h1满足:0.1mm≤h1≤5mm,所述h2满足:0.1mm≤h2≤5mm;

13、其中,所述h1为所述沉头孔部在所述第一顶盖的厚度方向的尺寸,所述h2为所述通孔部在所述第一顶盖的厚度方向的尺寸。

14、可选的,所述连接孔的形状为矩形或所述连接孔的形状为圆形。

15、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电池单体。

1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池单体包括壳体、顶盖组件以及电极组件,其中壳体开设有具有开口的容纳腔,可以将电极组件设置在容纳腔内,顶盖组件盖封开口,从而可以通过顶盖组件对电极组件进行密封。顶盖组件包括第一顶盖以及第二顶盖,第二顶盖与电极组件的极耳电连接,由于第一顶盖上设置沿第一顶盖厚度方向贯通的连接孔,且连接孔的位置与第二顶盖的位置相对应,因此可以将第二顶盖设置在连通孔中,将第二顶盖的边缘与连通孔的孔壁连接,以实现第二顶盖与第一顶盖的连接,以使顶盖组件可以盖封开口,且与电极组件的电极连接。由于顶盖组件包括第一顶盖与第二顶盖,因此,在装配电极组件形成电池单体时,可以先将电极组件置于容纳腔中,在焊接电极时,可以先焊接极耳与第二顶盖,待第二顶盖与极耳焊接完成后,再将第一顶盖置于开口处,连接第二顶盖与连通孔,完成电池单体的装配。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在将电极组件置于容纳腔中后进行,可以直接焊接电极与第二顶盖,再连接第二顶盖与第一顶盖,避免顶盖组件为一个整体时,需要对电极组件中的卷芯进行翻折、合芯的问题出现,可以减小极耳的尺寸,降低装配难度。

17、同时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孔的面积与第一顶盖总面积的比值为α,由于α满足:0.01≤α≤0.36,保证电池单体过流,同时保证第一顶盖与第二顶盖连接连接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单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100)包括壳体、顶盖组件(10)以及电极组件(20),所述壳体开设有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电极组件(2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顶盖组件(10)盖封所述开口,所述顶盖组件(10)包括第一顶盖(11)以及第二顶盖(12),所述电极组件(20)包括电极组件本体和与所述电极组件本体连接的极耳,所述极耳与所述第二顶盖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盖(12)包括第二顶盖板(121)和极柱(122),所述第二顶盖板(121)上设置有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顶盖板(121)的通孔,所述极柱(122)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极柱(122)和所述极耳电连接,所述第二顶盖板(121)收容于所述连接孔(111)中,且所述第二顶盖板(121)与所述连接孔(111)的孔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111)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孔(111)沿所述第一顶盖(1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顶盖(12)设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顶盖(12)分别和两个所述连接孔(111)对应设置,一个所述第二顶盖(12)至少部分收容于一个所述连接孔(111)中,且一个所述第二顶盖(12)与一个所述连接孔(111)的孔壁连接,所述极耳包括沿所述第一顶盖(1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和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顶盖连接,所述负极耳和另一个所述第二顶盖(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盖(12)的外边缘与所述连接孔(111)的孔壁焊接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111)为台阶孔(112),所述台阶孔(112)包括相互连通的沉头孔部(1121)以及通孔部(1122),所述第二顶盖(12)的外边缘具有与所述台阶孔(112)配合的台阶结构(123),所述台阶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231)以及第二连接部(1232),在所述第二顶盖(12)所在的平面上,所述第二连接部(1232)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31)的投影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3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232)的连接处为圆弧结构(13),和/或,所述沉头孔部(1121)与所述通孔部(1122)的连接处为圆弧结构(1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3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232)的连接处为斜面(14),所述沉头孔部(1121)与所述通孔部(1122)的连接处为斜面(14),其中,所述斜面(14)相对所述通孔部(1122)的孔壁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头孔部(1121)的高度为H1,所述通孔部(1122)的高度为H2,所述H1满足:0.1mm≤H1≤5mm,所述H2满足:0.1mm≤H2≤5mm;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111)的形状为矩形或所述连接孔(111)的形状为圆形。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10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100)包括壳体、顶盖组件(10)以及电极组件(20),所述壳体开设有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电极组件(2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顶盖组件(10)盖封所述开口,所述顶盖组件(10)包括第一顶盖(11)以及第二顶盖(12),所述电极组件(20)包括电极组件本体和与所述电极组件本体连接的极耳,所述极耳与所述第二顶盖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盖(12)包括第二顶盖板(121)和极柱(122),所述第二顶盖板(121)上设置有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顶盖板(121)的通孔,所述极柱(122)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极柱(122)和所述极耳电连接,所述第二顶盖板(121)收容于所述连接孔(111)中,且所述第二顶盖板(121)与所述连接孔(111)的孔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111)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孔(111)沿所述第一顶盖(1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顶盖(12)设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顶盖(12)分别和两个所述连接孔(111)对应设置,一个所述第二顶盖(12)至少部分收容于一个所述连接孔(111)中,且一个所述第二顶盖(12)与一个所述连接孔(111)的孔壁连接,所述极耳包括沿所述第一顶盖(1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和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顶盖连接,所述负极耳和另一个所述第二顶盖(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盖(12)的外边缘与所述连接孔(111)的孔壁焊接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明江杨伟王洋远浩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