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偏振光减反膜、前挡玻璃及平视显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9989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S偏振光减反膜、前挡玻璃及平视显示系统,S偏振光减反膜包括基材层;减反层,布置在基材层一面,包括第一高折射率层、第一低折射率层、中折射率层、第二高折射率层和第二低折射率层;胶粘层布置在基材层另一面;S偏振光增反膜在400~700nm的整个光谱范围内对60~70°入射角的S偏振光具有至多5%的平均反射率。本申请的S偏振光减反膜能够显著降低由第二低折射率层一面入射的S偏振光的反射率;在应用至前挡玻璃的内表面上时,能够有效减少前挡玻璃内表面对S偏振光的反射率,解决重影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平视显示hud,具体涉及一种s偏振光减反膜、前挡玻璃及平视显示系统。


技术介绍

1、抬头显示(heads-up display,以下简称:hud)系统,又称平视显示系统,其作用是把时速、导航等重要的行车信息,投影到驾驶员前面的挡风玻璃上,让驾驶员尽量做到不低头、不转头就能看到时速、导航等重要的驾驶信息。

2、hud将挡风玻璃作为虚拟图像和真实场景的结合器,来自hud的光线会经由挡风玻璃反射至人眼,使驾驶员能够看到投影的虚像。挡风玻璃存在一定的厚度,也就是说,它有两个表面。当光机中的一束光线以斜角入射时,因空气和玻璃介质折射率的不同,光线会在挡风玻璃的第一表面分别发生反射和折射;而折射后的光线在触达玻璃第二表面之后,会继续发生反射和折射。

3、由此,同一束入射光线通常会在挡风玻璃的第一、第二表面上发生两次反射,而这两次的反射光线并不会完全重合,两者会以错开的形式到达人眼;内外两层玻璃分别反射的光线同时入眼,形成两个内容相同、位置错开的图像,造成重影问题。重影的存在不仅会降低成像质量,而且还会给观看者带来眩晕感,影响驾驶者的行车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偏振光减反膜、前挡玻璃及平视显示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hud系统同一束入射光线会在挡风玻璃的第一、第二表面上发生两次反射,造成重影现象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3、提供了一种s偏振光减反膜,包括:

4、基材层;

5、减反层,布置在所述基材层一面,所述减反层包括沿背离所述基材层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高折射率层、第一低折射率层、中折射率层、第二高折射率层和第二低折射率层,所述第一高折射率层和所述第二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为2.3~2.5,所述中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为1.8~2.0,所述第一低折射率层和所述第二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为1.4~1.5;

6、胶粘层,布置在所述基材层另一面。

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高折射率层和所述第二高折射率层为五氧化二铌层,所述第一高折射率层的厚度为7~10nm,所述第二高折射率层的厚度为45~55nm。

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低折射率层和所述第二低折射率层为二氧化硅层,所述第一低折射率层的厚度为40~60nm,所述第二低折射率层的厚度为85~115nm。

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中折射率层为氧化锌层,所述中折射率层的厚度为70~90nm。

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加硬层,所述加硬层布置在所述基材层和所述减反层之间,所述加硬层为丙烯酸树脂层,且所述加硬层的折射率为1.5~1.6,厚度为1~5μm。

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af层,所述af层布置在所述减反层背离所述基材层一面,所述af层为含氟树脂层,且所述af层的厚度为5~15nm。

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材层为pet层、pc层或pmma层。

1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低折射率层的厚度为m1λ/2n1,所述第二高折射率层的厚度为m2λ/2n2,所述中折射率层的厚度为m3λ/4n3,所述第一低折射率层的厚度为m4λ/4n4,所述第一高折射率层的厚度为m5λ/2n5;式中,m1、m2、m3、m4、m5为正数,n1、n2、n3、n4、n5分别为所述第二高折射率层、中折射率层、第一低折射率层、第一高折射率层和基材层的折射率。

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

15、提供一种前挡玻璃,包括:

16、玻璃本体,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

17、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s偏振光减反膜,通过所述胶粘层粘合固定在所述内表面。

1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

19、提供一种平视显示系统,包括:

20、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前挡玻璃,内表面设有hud区域;

21、投影光源,发光端对准所述hud区域,所述投影光源用于以60~70°的入射角向所述hud区域发射s偏振光。

22、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23、本申请的s偏振光减反膜能够显著降低由第二低折射率层一面入射的s偏振光的反射率,特别是,针对在60~70°大角度入射的s偏振光,能够取得更加明显的减反效果;在应用至前挡玻璃的内表面上时,在400~700nm的整个光谱范围内对62°入射角的s偏振光具有4.63%的平均反射率,能够有效减少前挡玻璃内表面对s偏振光的反射率,解决重影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偏振光减反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偏振光减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折射率层和所述第二高折射率层为五氧化二铌层,所述第一高折射率层的厚度为7~10nm,所述第二高折射率层的厚度为45~55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偏振光减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折射率层和所述第二低折射率层为二氧化硅层,所述第一低折射率层的厚度为40~60nm,所述第二低折射率层的厚度为85~115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偏振光减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折射率层为氧化锌层,所述中折射率层的厚度为70~9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偏振光减反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硬层,所述加硬层布置在所述基材层和所述减反层之间,所述加硬层为丙烯酸树脂层,且所述加硬层的折射率为1.5~1.6,厚度为1~5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偏振光减反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F层,所述AF层布置在所述减反层背离所述基材层一面,所述AF层为含氟树脂层,且所述AF层的厚度为5~15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偏振光减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为PET层、PC层或PMMA层。

8.一种前挡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平视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偏振光减反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偏振光减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折射率层和所述第二高折射率层为五氧化二铌层,所述第一高折射率层的厚度为7~10nm,所述第二高折射率层的厚度为45~55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偏振光减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折射率层和所述第二低折射率层为二氧化硅层,所述第一低折射率层的厚度为40~60nm,所述第二低折射率层的厚度为85~115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偏振光减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折射率层为氧化锌层,所述中折射率层的厚度为70~90n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敬波顾豪栋于佩强王雪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日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