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对比度抬头显示薄膜、前挡玻璃及显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2194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对比度抬头显示薄膜、前挡玻璃及显示系统,高对比度抬头显示薄膜包括基材层;S偏振光反射层,布置在基材层一面,S偏振光反射层包括沿背离基材层方向依次设置的中折射率反射层、高折射率反射层和低折射率反射层;其中,高折射率反射层的折射率为2.0~2.3,中折射率反射层的折射率为1.8~2.0,低折射率反射层的折射率为1.45~1.5。本申请的高对比度抬头显示薄膜能够显著提高对S偏振光的反射率,在应用至前挡玻璃的内表面上后,能够使前挡玻璃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反射图像的强度对比度达到5左右,使得由前挡玻璃的内表面反射的第一图像的强度远强于外表面反射的第二图像的强度,从而有效解决重影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抬头显示,具体涉及一种高对比度抬头显示薄膜、前挡玻璃及显示系统


技术介绍

1、hud抬头显示薄膜技术在汽车、航空和军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将关键信息直接投影到驾驶员或操作员的视线上方,提供了更便捷、更安全的信息展示方式。

2、hud将挡风玻璃作为虚拟图像和真实场景的结合器,来自hud的光线会经由挡风玻璃反射至人眼,使驾驶员能够看到投影的虚像。挡风玻璃存在一定的厚度,也就是说,它有两个表面。当光机中的一束光线以斜角入射时,因空气和玻璃介质折射率的不同,光线会在挡风玻璃的第一表面分别发生反射和折射;而折射后的光线在触达玻璃第二表面之后,会继续发生反射和折射。

3、由此,同一束入射光线通常会在挡风玻璃的第一、第二表面上发生两次反射,而这两次的反射光线并不会完全重合,两者会以错开的形式到达人眼;内外两层玻璃分别反射的光线同时入眼,形成两个内容相同、位置错开的图像。由挡风玻璃第一表面反射的图像是我们需要的主图像,而由第二表面反射的图像就是人们通常说的重影。重影的存在不仅会降低成像质量,而且还会给观看者带来眩晕感,影响驾驶者的行车体验。特别的,hud系统通常有一个特定的有效视角范围,在大角度下,超出这个范围的观察者可能会遇到更加严重的重影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对比度抬头显示薄膜、前挡玻璃及显示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hud系统同一束入射光线会在挡风玻璃的第一、第二表面上发生两次反射,造成重影现象,大视角下重影问题更加严重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3、提供一种高对比度抬头显示薄膜,包括:

4、基材层;

5、s偏振光反射层,布置在所述基材层一面,所述s偏振光反射层包括沿背离所述基材层方向依次设置的中折射率反射层、高折射率反射层和低折射率反射层;

6、其中,所述高折射率反射层的折射率为2.0~2.3,所述中折射率反射层的折射率为1.8~2.0,所述低折射率反射层的折射率为1.45~1.5。

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高折射率反射层为镍铬合金层,所述高折射率反射层的厚度为0.5~5nm。

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中折射率反射层为氧化锌层,所述中折射率反射层的厚度为15~60nm。

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低折射率反射层为二氧化硅层,所述低折射率反射层的厚度为5~10nm。

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加硬层,所述加硬层布置在所述基材层和所述s偏振光反射层之间,所述加硬层为丙烯酸树脂层,且所述加硬层的折射率为1.5~1.6,厚度为3~5um。

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材层为厚度100~250μm的pc基材层。

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光学胶层,所述光学胶层布置在所述s偏振光反射层背离所述基材层一面。

1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

14、提供一种前挡玻璃,包括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内表面设有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高对比度抬头显示薄膜,所述高对比度抬头显示薄膜的所述s偏振光反射层背离所述基材层一面粘合固定在所述内表面。

1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挡玻璃的所述内表面贴合所述高对比度抬头显示薄膜后在380~780nm的整个光谱范围内对60°入射角的s偏振光具有至少34%的平均反射率。

1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

17、提供一种显示系统,包括:

18、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前挡玻璃,内表面设有hud区域;

19、投影光源,发光端对准所述hud区域,所述投影光源用于以60~70°的入射角向所述hud区域发射s偏振光。

20、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21、本申请的高对比度抬头显示薄膜能够显著提高对s偏振光的反射率,在应用至前挡玻璃的内表面上后,能够使前挡玻璃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反射图像的强度对比度达到5左右,使得由前挡玻璃的内表面反射的第一图像的强度远强于外表面反射的第二图像的强度,从而有效解决重影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对比度抬头显示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对比度抬头显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折射率反射层为镍铬合金层,所述高折射率反射层的厚度为0.5~5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对比度抬头显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折射率反射层为氧化锌层,所述中折射率反射层的厚度为15~6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对比度抬头显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折射率反射层为二氧化硅层,所述低折射率反射层的厚度为5~1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对比度抬头显示薄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硬层,所述加硬层布置在所述基材层和所述S偏振光反射层之间,所述加硬层为丙烯酸树脂层,且所述加硬层的折射率为1.5~1.6,厚度为3~5u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对比度抬头显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为厚度100~250μm的PC基材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对比度抬头显示薄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学胶层,所述光学胶层布置在所述S偏振光反射层背离所述基材层一面。

8.一种前挡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内表面设有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高对比度抬头显示薄膜,所述高对比度抬头显示薄膜的所述S偏振光反射层背离所述基材层一面粘合固定在所述内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前挡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玻璃的所述内表面贴合所述高对比度抬头显示薄膜后在380~780nm的整个光谱范围内对60°入射角的S偏振光具有至少34%的平均反射率。

10.一种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对比度抬头显示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对比度抬头显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折射率反射层为镍铬合金层,所述高折射率反射层的厚度为0.5~5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对比度抬头显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折射率反射层为氧化锌层,所述中折射率反射层的厚度为15~6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对比度抬头显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折射率反射层为二氧化硅层,所述低折射率反射层的厚度为5~1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对比度抬头显示薄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硬层,所述加硬层布置在所述基材层和所述s偏振光反射层之间,所述加硬层为丙烯酸树脂层,且所述加硬层的折射率为1.5~1.6,厚度为3~5um。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豪栋吕敬波王雪利于佩强胡业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日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