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电动汽车换挡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9906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换挡控制装置,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壳体,壳体的前端顶面上分别设置有R挡位、S挡位、D挡位和N挡位,壳体的侧面上设置有P挡位;壳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挂挡机构和第二挂挡机构,第一挂挡机构用于R挡位、S挡位、D挡位和N挡位的挂挡,第二挂挡机构用于P挡位的挂挡;P挡位通过L型连杆与第一挂挡机构抵接,当P挡位挂挡时。本技术通过设置壳体、R挡位、S挡位、D挡位、N挡位、P挡位和复位按钮,采用鼠标形式的按压式换挡使得该控制装置换挡更加简便,壳体的形状与手掌相吻合,精准度和灵敏度高,不易出错,解决了现有的电动汽车换挡装置使用时容易出错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动汽车,特别是涉及一种纯电动汽车换挡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纯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的车辆。纯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相比,没有发动机中的很多系统,其传动系统结构更加简单,控制器和电机成本较低,驾驶纯电动汽车出行势必成为未来的趋势。

2、经检索,公告号cn207229728u,公告日期2018-04-13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换挡控制装置总成,所述总成由主体架、操纵杆组件和压杆组件组成;主体架设主控电路板和指示灯电路板,主控电路板含电源、霍尔元件、can通讯元件和最小系统元件,主控电路板和指示灯电路板电连接;操纵杆组件含挂挡轴主体、操纵杆和手柄,挂挡轴主体设安装腔,操纵杆下部设于安装腔内,操纵杆上设磁性元件,由霍尔元件感应磁性元件的位置变化,判断当前挡位并达到换挡目的。所述总成体积小,结构简单、操作安装方便,换挡精度更高,可选择4个挡位和一个爬坡键,适应不同路况;r、s挡上设锁止键,只有当锁止键按下时才能换入,防止司机误动作;换挡时拉动操纵杆组件通过滑槽内凹面,更平稳安全。

3、该专利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该换挡控制装置使用时容易出错,换挡的便捷性不够理想,且造型不够美观,与纯电动汽车不相匹配。

4、因此,现有的换挡控制装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电动汽车换挡控制装置,通过设置壳体、r挡位、s挡位、d挡位、n挡位、p挡位和复位按钮,采用鼠标形式的按压式换挡使得该控制装置换挡更加简便,壳体的形状与手掌相吻合,精准度和灵敏度高,不易出错,解决了现有的电动汽车换挡装置使用时容易出错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为一种纯电动汽车换挡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前端顶面上分别设置有r挡位、s挡位、d挡位和n挡位,壳体的侧面上设置有p挡位;壳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挂挡机构和第二挂挡机构,第一挂挡机构用于r挡位、s挡位、d挡位和n挡位的挂挡,第二挂挡机构用于p挡位的挂挡;p挡位通过l型连杆与第一挂挡机构抵接,当p挡位挂挡时,通过l型连杆带动r挡位、s挡位、d挡位和n挡位复位;壳体的顶面上还嵌入设置有复位按钮,复位按钮的顶面与壳体的顶面相平齐,复位按钮用于p挡位的复位。

4、进一步地,壳体的前端轮廓形状与手掌相匹配。

5、进一步地,r挡位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活动杆,第一活动杆的底端固定有卡块,卡块的侧面上设置有磁性元件;第一活动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

6、进一步地,第一挂挡机构包括框体以及设置于框体内部的锯齿板;锯齿板的底面与框体滑动连接,框体的内部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均活动插入至锯齿板内,且第一固定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锯齿板的四个锯齿上均固定有楔形块,楔形块与锯齿板之间形成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卡槽,卡槽的侧方设置有与磁性元件相配合的霍尔元件;第一活动杆活动贯穿框体的顶板。

7、进一步地,s挡位、d挡位和n挡位的挂挡原理均与r挡位的挂挡原理相同。

8、进一步地,p挡位与第二挂挡机构的连接方式与r挡位与第一挂挡机构的连接方式相同。

9、进一步地,l型连杆的一端与p挡位的卡块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穿过第一挂挡机构的框体上的通孔,而与锯齿板的侧面抵接。

10、进一步地,复位按钮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活动杆,第二活动杆活动贯穿第二挂挡机构的框体的顶板,其底端与第二挂挡机构的锯齿板抵接;第二活动杆上套设有第三弹簧。

11、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技术通过设置壳体、r挡位、s挡位、d挡位、n挡位、p挡位和复位按钮,使得该控制装置换挡更加简便,壳体的形状与手掌相吻合,挂挡时,手部完全握住整个壳体,不易出错。

13、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挂挡机构、第二挂挡机构和l型连杆,采用机械和电子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换挡的精准度和灵敏度,且采用鼠标形式的按压式换挡,造型美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纯电动汽车换挡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换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端轮廓形状与手掌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换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挡位(2)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活动杆(21),所述第一活动杆(21)的底端固定有卡块(23),所述卡块(23)的侧面上设置有磁性元件(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换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挡机构(8)包括框体(82)以及设置于所述框体(82)内部的锯齿板(8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换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挡位(3)、所述D挡位(4)和所述N挡位(5)的挂挡原理均与所述R挡位(2)的挂挡原理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换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挡位(6)与所述第二挂挡机构(9)的连接方式与所述R挡位(2)与所述第一挂挡机构(8)的连接方式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换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连杆(10)的一端与所述P挡位(6)的卡块(23)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穿过所述第一挂挡机构(8)的框体(82)上的通孔(89),而与所述锯齿板(81)的侧面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换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按钮(7)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活动杆(71),所述第二活动杆(71)活动贯穿第二挂挡机构(9)的框体(82)的顶板,其底端与第二挂挡机构(9)的锯齿板(81)抵接;所述第二活动杆(71)上套设有第三弹簧(7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电动汽车换挡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换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端轮廓形状与手掌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换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挡位(2)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活动杆(21),所述第一活动杆(21)的底端固定有卡块(23),所述卡块(23)的侧面上设置有磁性元件(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换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挡机构(8)包括框体(82)以及设置于所述框体(82)内部的锯齿板(8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换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挡位(3)、所述d挡位(4)和所述n挡位(5)的挂挡原理均与所述r挡位(2)的挂挡原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飞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辉思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