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684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5
本申请涉及智能垃圾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针对现有垃圾集中收集点的投递区与清运区混杂、对垃圾投放人员生活负面干扰较大的不足,所采用的方案为:垃圾房的内部区域包括垃圾投放区、垃圾清运区;垃圾清运区为封闭式区域;包括隔离墙、垃圾投放设备;垃圾投放设备包括垃圾投放口、垃圾收集口;垃圾投放口和垃圾收集口连通;还包括垃圾桶;垃圾投放区连通垃圾投放通道;垃圾清运区连通垃圾清运通道,垃圾投放通道和垃圾清运通道分开设置。通过前述方案,可以减小垃圾对垃圾投放人员所处环境的影响,提升舒适度,又方便垃圾的投放及清运;此外,垃圾房适用范围广泛,可以呈现全新的观感和健康舒适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智能垃圾房,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


技术介绍

1、建筑物的区域组成中,常常会包括垃圾集中收集点,目前的垃圾集中收集点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2、一、供垃圾投放人员投放垃圾的投递区与清运人员处理垃圾的清运区掺杂在一起,清运时一般会经过生活区域,噪声大、气味浓烈,给垃圾投放人员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3、二、垃圾集中收集点一般设置在活动密集区域或景观休闲区域,不利于提升社区形象,并且,无法控制垃圾散发的气味,垃圾投放人员在活动密集区域或景观休闲区域的活动意愿低,难以达到高品质、宜居生活的目的。

4、因此,仍需对现有的垃圾集中收集点做改进,以解决投递区与清运区混杂、对垃圾投放人员生活负面干扰较大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以解决现有垃圾集中收集点的投递区与清运区混杂、对垃圾投放人员生活负面干扰较大的不足。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其内部区域包括供垃圾投放人员投放垃圾的垃圾投放区、供垃圾清运人员清运垃圾的垃圾清运区;垃圾清运区为封闭式区域;所述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包括隔离墙、安装在所述隔离墙上的垃圾投放设备;所述隔离墙用于将所述垃圾投放区与所述垃圾清运区隔开;所述垃圾投放设备包括朝向所述垃圾投放区的垃圾投放口、朝向所述垃圾清运区的垃圾收集口;所述垃圾投放口和所述垃圾收集口连通;所述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还包括位于所述垃圾收集口的下方的垃圾桶;所述垃圾投放区连通向垃圾投放人员开放的垃圾投放通道,所述垃圾清运区连通向垃圾清运人员开放的垃圾清运通道,垃圾投放通道和垃圾清运通道分开设置。

3、可选的,所述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垃圾投放区和/或所述垃圾清运区进行空气净化的空气净化系统

4、可选的,所述垃圾投放设备包括与所述垃圾桶对应的杀菌组件;所述杀菌组件用于对所述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杀菌。

5、可选的,一组所述垃圾投放设备和一组所述垃圾桶构成一组单元;所述单元设置有多组;各组所述单元所对应的垃圾种类不同。

6、可选的,所述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的内部区域还包括供垃圾投放人员使用的第一清洗区。

7、可选的,所述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的内部区域还包括供垃圾清运人员使用的第二清洗区。

8、可选的,所述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的内部区域还包括垃圾房状态查看区;所述垃圾房状态查看区与所述垃圾投放区和/或所述垃圾清运区连通;所述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智能管理平台信息,智能管理平台信息用于指示垃圾房运行状态,垃圾房运行状态包括所述垃圾投放设备的运行状态。

9、可选的,所述垃圾投放设备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贯穿所述隔离墙,并安装在所述隔离墙上;所述垃圾投放口和所述垃圾收集口均位于所述主框架上;所述主框架朝向所述垃圾投放区的一侧安装有感应开关,所述主框架朝向所述垃圾清运区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用于遮挡所述垃圾投放口的活动盖板;所述垃圾投放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感应开关对应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缸筒与所述主框架朝向所述垃圾清运区的一侧固定,且活动端与所述活动盖板转动连接。

10、本技术提供的垃圾房,一方面,将功能不同的垃圾投放区和垃圾清运区隔离,垃圾清运区使得垃圾可以被隐藏起来,有效减轻给垃圾投放人员带来的气味及清运噪音,垃圾投放人员不受垃圾困扰,可以构建整洁、健康、舒适的垃圾投放环境,保障垃圾投放环境的空气质量和卫生环境;另一方面,垃圾投放通道和垃圾清运通道分开设置,垃圾清运不用经过垃圾投放人员高频活动的区域,进一步减轻给垃圾投放人员带来的噪音及气味,可以将观感最佳以及洁净度最好的环境留给垃圾投放人员,也方便垃圾清运人员清运垃圾。因此,上述提供的垃圾房可以减小垃圾对垃圾投放人员所处环境的影响,提升舒适度,又方便垃圾的投放及清运。此外,垃圾房适用范围广泛,可以呈现全新的观感和健康舒适体验。具体的,可以适用于各类型小区的楼栋地下室、架空层及地面,还可以适用于多种场所(如办公楼栋、学校、医院、公园、产业园等)的原垃圾投放收集点。适用于小区时,可以设置在楼栋地下层或楼栋架空层或地面园林,将建筑构筑物与垃圾投放设备进行一体化设计,充分利用建筑灰空间,确保无需占用其他供垃圾投放人员活动的高价值空间,具体的,隔离墙为建筑的墙体,垃圾清运通道为建筑本身带有的出入通道,从而突破了以往集成式垃圾房只能摆放在室外空间的局限,通过一体化设计,使得垃圾房的空间设计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统一协调,为垃圾投放人员提供整洁高端的观感,推动了垃圾投放环节的升级,同时,可以适配各种场地和成本需求,灵活设置垃圾投放口和垃圾收集口,最大化地利用建筑灰空间,因地制宜打造最符合整体目标的垃圾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其内部区域包括供垃圾投放人员投放垃圾的垃圾投放区、供垃圾清运人员清运垃圾的垃圾清运区;其特征在于,垃圾清运区为封闭式区域;所述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包括隔离墙、安装在所述隔离墙上的垃圾投放设备;所述隔离墙用于将所述垃圾投放区与所述垃圾清运区隔开;所述垃圾投放设备包括朝向所述垃圾投放区的垃圾投放口、朝向所述垃圾清运区的垃圾收集口;所述垃圾投放口和所述垃圾收集口连通;所述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还包括位于所述垃圾收集口的下方的垃圾桶;所述垃圾投放区连通向垃圾投放人员开放的垃圾投放通道,所述垃圾清运区连通向垃圾清运人员开放的垃圾清运通道,垃圾投放通道和垃圾清运通道分开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垃圾投放区和/或所述垃圾清运区进行空气净化的空气净化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投放设备包括与所述垃圾桶对应的杀菌组件;所述杀菌组件用于对所述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杀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垃圾投放设备和一组所述垃圾桶构成一组单元;所述单元设置有多组;各组所述单元所对应的垃圾种类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的内部区域还包括供垃圾投放人员使用的第一清洗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的内部区域还包括供垃圾清运人员使用的第二清洗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的内部区域还包括垃圾房状态查看区;所述垃圾房状态查看区与所述垃圾投放区和/或所述垃圾清运区连通;所述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智能管理平台信息,智能管理平台信息用于指示垃圾房运行状态,垃圾房运行状态包括所述垃圾投放设备的运行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投放设备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贯穿所述隔离墙,并安装在所述隔离墙上;所述垃圾投放口和所述垃圾收集口均位于所述主框架上;所述主框架朝向所述垃圾投放区的一侧安装有感应开关,所述主框架朝向所述垃圾清运区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用于遮挡所述垃圾投放口的活动盖板;所述垃圾投放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感应开关对应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缸筒与所述主框架朝向所述垃圾清运区的一侧固定,且活动端与所述活动盖板转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其内部区域包括供垃圾投放人员投放垃圾的垃圾投放区、供垃圾清运人员清运垃圾的垃圾清运区;其特征在于,垃圾清运区为封闭式区域;所述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包括隔离墙、安装在所述隔离墙上的垃圾投放设备;所述隔离墙用于将所述垃圾投放区与所述垃圾清运区隔开;所述垃圾投放设备包括朝向所述垃圾投放区的垃圾投放口、朝向所述垃圾清运区的垃圾收集口;所述垃圾投放口和所述垃圾收集口连通;所述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还包括位于所述垃圾收集口的下方的垃圾桶;所述垃圾投放区连通向垃圾投放人员开放的垃圾投放通道,所述垃圾清运区连通向垃圾清运人员开放的垃圾清运通道,垃圾投放通道和垃圾清运通道分开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垃圾投放区和/或所述垃圾清运区进行空气净化的空气净化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投放设备包括与所述垃圾桶对应的杀菌组件;所述杀菌组件用于对所述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杀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投放收集点的垃圾房,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垃圾投放设备和一组所述垃圾桶构成一组单元;所述单元设置有多组;各组所述单元所对应的垃圾种类不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志刚赵乐高波刘捷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万都时代绿色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