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底坑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958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底坑安全防护装置,涉及防护装置技术领域。该电梯底坑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下表面设置有两个液压油缸,两个液压油缸的伸缩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一防护板的上表面上,两个液压油缸为前后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对应设置的限位柱,两个限位柱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圆形板,通过设置三个防护装置,可以对轿厢突发下降进行三重缓冲,使得整体的减震效果更好,在短区域内延长了缓冲距离,避免当电梯突然坠下时,会对保护支架产生较大的冲击,甚至有可能造成支架的断裂,从而起不到保护的作用,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梯底坑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电梯作为一种运载人员和货物的特种设备,其安全性能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乘坐电梯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电梯安全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电梯底坑是电梯井道内用于作业人员等施工的安全空间,也是检验检测人员进入底坑实施检验检测的安全空间。

2、而在电梯的检修过程中,易出现一些突发事件,给检修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如:电梯突然断电,检修人员的误操作,电梯的侧重、对重侧轻或曳引机抱闸失效等状况均可能导致电梯突然下行至底坑,从而砸伤检修人员,甚至危及检修人员的生命,现有的电梯底坑检修防护装置结构较为简单,一般是在底坑设置防护支架,检修人员在防护支架内进行检修工作,但由于防护支架结构较为简单,并未设置缓冲机构,当电梯突然坠下时,会对防护支架产生较大的冲击,甚至有可能造成支架的断裂,从而起不到防护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电梯底坑安全防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底坑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板(1),所述第一防护板(1)下表面设置有两个液压油缸(2),两个液压油缸(2)的伸缩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一防护板(1)的上表面上,两个液压油缸(2)为前后对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对应设置的限位柱(4),两个限位柱(4)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圆形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底坑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装置包括固定块(5)、限位槽(6)、第三圆形槽(27)、圆形滑块(24)、限位板(7)以及第二导向柱(19),固定块(5)固定连接在第一防护板(1)的上表面上,固定块(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底坑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板(1),所述第一防护板(1)下表面设置有两个液压油缸(2),两个液压油缸(2)的伸缩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一防护板(1)的上表面上,两个液压油缸(2)为前后对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对应设置的限位柱(4),两个限位柱(4)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圆形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底坑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装置包括固定块(5)、限位槽(6)、第三圆形槽(27)、圆形滑块(24)、限位板(7)以及第二导向柱(19),固定块(5)固定连接在第一防护板(1)的上表面上,固定块(5)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圆形槽(27),第三圆形槽(2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形滑块(24),圆形滑块(2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柱(19),第二导向柱(19)位于第三圆形槽(27)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防护板(9)的下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底坑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装置还包括第一弹簧(10)、第四弹簧(26)、第二圆形槽(25)、第四弹簧(28)以及第三导向柱(29),固定块(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第一弹簧(10)活动套接在第二导向柱(19)的外壁上,第一弹簧(10)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二防护板(9)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底坑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装置包括第二弹簧(15)、固定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志成黄楚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