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护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192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坑护桩,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包括护桩,所述护桩的顶部设有安装盖,所述安装盖的底部外壁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按压柱,所述按压柱贯穿安装盖并转动安装在内,所述按压柱的底部一端固定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为双向螺杆。本申请通过定位杆等的配合作用下,通过转动两个旋钮,旋钮转动从而会带动按压柱和螺杆进行转动,螺杆转动从而会带动两个螺纹块和两个U型板跟着相互靠近,两个U型板相互靠近从而会带动两个转动板转动且推动两个连接板和按压板和多个定位杆向多个通孔内进行移动,进而可以插入基层中,从而增加了护桩安装的牢固性,操作起来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基坑支护,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护桩


技术介绍

1、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

2、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8330956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坑护桩,包括护桩,所述护桩底部的外侧设置有保护架,所述护桩的表面包括有防水层、抗氧化层、防护漆层和保护膜层,所述防水层位于护桩的外侧,所述抗氧化层位于防水层的外侧。

3、上述专利中的一种基坑护桩存在以下不足:该装置虽然解决了传统式护桩使用寿命短的问题,避免造成基坑施工坍塌的现,但是该装置是通过混凝土固定架、固定座、螺纹孔和外设螺栓的配合,增强护桩的稳固性,可对护桩进行保护,通过钢筋设置为蜂窝状结构,增强护桩的稳定性,该装置虽然也可以起到安装固定的作用,但是在安装基坑护桩时的施工过程比较复杂,进而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所存在该装置虽然也可以起到安装固定的作用,但是在安装基坑护桩时的施工过程比较复杂,进而费时费力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坑护桩,包括护桩,所述护桩的顶部设有安装盖,所述安装盖的底部外壁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按压柱,所述按压柱贯穿安装盖并转动安装在内,所述按压柱的底部一端固定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为双向螺杆,所述螺杆上对称螺接有两个螺纹块,两个所述螺纹块的一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u型板,两个所述u型板的一侧外壁均转动安装有转动板,两个所述转动板的一侧外壁均转动安装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外壁均可拆卸安装有同一个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一侧外壁对称固定安装有多个定位杆,所述按压柱的顶部一端固定安装有旋钮。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转动两个旋钮,旋钮转动从而会带动按压柱和螺杆进行转动,螺杆转动从而会带动两个螺纹块和两个u型板跟着相互靠近,两个u型板相互靠近从而会带动两个转动板转动且推动两个连接板和按压板进行移动,两个按压板移动从而会带动多个定位杆向多个通孔内进行移动,进而可以插入基层中,从而增加了护桩安装的牢固性,操作起来简单方便。

4、可选地,所述护桩的两侧外壁均对称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定位杆均对称滑动安装在多个通孔内。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通孔从而可以起到辅助安装的作用。

6、可选地,所述护桩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尖端。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尖端从而可以起到辅助安装的作用。

8、可选地,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座,所述按压板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座。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从而可以起到辅助安装和拆卸的作用。

10、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连接板的一侧外壁均开设有同一个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上对称开设有两个螺纹,两个所述螺纹上均螺接有螺帽。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两个螺帽并将两个螺帽转动下来,进而可以将限位柱拆卸下来,从而可以解除对按压板的连接,此时可以对按压板进行拆卸。

12、可选地,两个所述螺纹块的顶部外壁均开设有同一个长型孔,所述长型孔内滑动安装有长型柱,所述长型柱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安装盖的底部外壁上。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长型孔从而可以使长型柱安装在内。

14、可选地,所述护桩的顶部外壁对称开设有两个卡槽,两个所述卡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卡块,两个所述卡块均固定安装在安装盖的底部外壁上。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卡槽从而可以使卡块滑动安装内。

16、可选地,所述旋钮上固定套接有防滑垫。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滑垫从而可以增大摩擦力。

18、综上所述,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19、1.本申请新型中采用了定位杆等的配合作用下,通过转动两个旋钮,旋钮转动从而会带动按压柱和螺杆进行转动,螺杆转动从而会带动两个螺纹块和两个u型板跟着相互靠近,两个u型板相互靠近从而会带动两个转动板转动且推动两个连接板和按压板和多个定位杆向多个通孔内进行移动,进而可以插入基层中,从而增加了护桩安装的牢固性,操作起来简单方便。

20、2.本申请新型中采用了限位柱等的配合作用下,通过反转旋钮从而可以将多个定位杆脱离基层,进而解除定位杆对护桩的定位作用,提高了工作人员拆卸护桩的便捷性,通过转动两个螺帽并将两个螺帽转动下来,进而可以将限位柱拆卸下来,从而可以解除对按压板的连接,此时可以对按压板进行拆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护桩,包括护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桩(1)的顶部设有安装盖(3),所述安装盖(3)的底部外壁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按压柱(5),所述按压柱(5)贯穿安装盖(3)并转动安装在内,所述按压柱(5)的底部一端固定安装有螺杆(7),所述螺杆(7)为双向螺杆,所述螺杆(7)上对称螺接有两个螺纹块(8),两个所述螺纹块(8)的一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U型板(9),两个所述U型板(9)的一侧外壁均转动安装有转动板(10),两个所述转动板(10)的一侧外壁均转动安装有连接板(11),两个所述连接板(11)的一侧外壁均可拆卸安装有同一个按压板(12),所述按压板(12)的一侧外壁对称固定安装有多个定位杆(4),所述按压柱(5)的顶部一端固定安装有旋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桩(1)的两侧外壁均对称开设有多个通孔(19),多个所述定位杆(4)均对称滑动安装在多个通孔(19)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桩(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尖端(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座(14),所述按压板(12)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座(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坑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13)、第二固定座(14)和连接板(11)的一侧外壁均开设有同一个限位孔(17),所述限位孔(17)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柱(18),所述限位柱(18)上对称开设有两个螺纹(15),两个所述螺纹(15)上均螺接有螺帽(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护桩,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螺纹块(8)的顶部外壁均开设有同一个长型孔(22),所述长型孔(22)内滑动安装有长型柱(23),所述长型柱(23)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安装盖(3)的底部外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桩(1)的顶部外壁对称开设有两个卡槽(20),两个所述卡槽(20)内均滑动安装有卡块(21),两个所述卡块(21)均固定安装在安装盖(3)的底部外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6)上固定套接有防滑垫。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护桩,包括护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桩(1)的顶部设有安装盖(3),所述安装盖(3)的底部外壁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按压柱(5),所述按压柱(5)贯穿安装盖(3)并转动安装在内,所述按压柱(5)的底部一端固定安装有螺杆(7),所述螺杆(7)为双向螺杆,所述螺杆(7)上对称螺接有两个螺纹块(8),两个所述螺纹块(8)的一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u型板(9),两个所述u型板(9)的一侧外壁均转动安装有转动板(10),两个所述转动板(10)的一侧外壁均转动安装有连接板(11),两个所述连接板(11)的一侧外壁均可拆卸安装有同一个按压板(12),所述按压板(12)的一侧外壁对称固定安装有多个定位杆(4),所述按压柱(5)的顶部一端固定安装有旋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桩(1)的两侧外壁均对称开设有多个通孔(19),多个所述定位杆(4)均对称滑动安装在多个通孔(19)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桩(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尖端(2)。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霞王建华黄道谋杨威洪朱容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基华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