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池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电池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125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及用电设备,电池包括箱体、电池单体和换热件,箱体包括箱本体,箱本体具有容纳腔,且箱本体的壁体形成有凹槽;电池单体设置于容纳腔内;换热件的至少部分嵌设于凹槽内,并贴合于壁体,用于与电池单体热交换。根据本申请的电池,一方面,箱体设置凹槽后,箱体自身凹凸结构使得箱体强度有所提高,同时,换热件填充在箱体的凹槽结构内,换热件可充当箱体的加强筋,以进一步提高箱体强度,以提高电池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换热件嵌在凹槽内,占用了箱体的空间,使得二者共用了一部分空间,使得电池结构更紧凑和可靠,也提高了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且进一步地提高了电池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近些年,新能源汽车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在电动汽车领域,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为了降本增效,常以箱体的强度牺牲作为代价,这使得电池整体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及用电设备,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括箱体、电池单体和换热件,箱体包括箱本体,箱本体具有容纳腔,且箱本体的壁体形成有凹槽;电池单体设置于容纳腔内;换热件的至少部分嵌设于凹槽内,并贴合于壁体,用于与电池单体热交换。

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一方面,电池的箱体设置凹槽后,箱体自身凹凸结构使得箱体强度有所提高,同时,换热件填充在箱体的凹槽结构内,换热件可充当箱体的加强筋,以进一步提高箱体强度,以提高电池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换热件嵌在凹槽内,占用了箱体的空间,使得二者共用了一部分空间,使得电池结构更紧凑和可靠,也提高了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且进一步地提高了电池的可靠性。

4、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件完全容置于凹槽,且换热件沿厚度方向的上表面与凹槽的槽口齐平。

5、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使得换热件完全容置于凹槽,可以较好地对换热件进行保护,可以避免换热件未容置于凹槽的部分被挤压而造成换热件的损伤,如此,得到保护的换热件能较为可靠地与电池单体进行热交换,可以保证电池单体的热交换效率;进一步地,通过使得换热件沿厚度方向的上表面与凹槽的槽口齐平,可以在保护换热件的前提下较好地增加换热件的体积,能够提高换热件与电池单体的换热量,进而提高换热件与电池单体之间的换热效果,并且,由于换热件沿厚度方向的上表面与凹槽的槽口齐平,还使得箱本体的壁体较为平整,使得容置有换热件的箱本体的壁体较为美观,而且,电池单体放置在容纳腔内也较为稳定。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本体包括:箱身,箱身由多个箱壁围成,多个箱壁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凹槽,凹槽位于箱壁靠近容纳腔的的内侧和/或背离容纳腔的外侧,且当凹槽位于所述内侧时,凹槽与容纳腔连通。

7、上述技术方案中,一方面,通过将凹槽设置在箱身的箱壁上,可以较好地提高箱身的结构强度,而换热件嵌设在箱壁的凹槽内后,则可以进一步地提高箱身的结构强度,当电池遭遇侧碰时,箱身能较好的对箱身内的电池单体进行保护,另一方面,换热件嵌设在箱壁的凹槽内,可以较好地对临近箱壁的电池单体进行散热,并且,在换热件吸收了电池单体的热量后可以较好地传递给箱壁,箱壁也可以较好的将热量传递至外部空间,如此热量持续朝向箱壁传递,可以提高对电池单体的换热效果。

8、在一些实施例中,箱本体包括底板和围设在底板周沿且首尾依次连接的多个侧板,凹槽形成于所述底板,箱身为一体冲压成型件,或者,多个侧板均为型材边框,底板为一体冲压成型件。

9、上述技术方案中,构造出了两种不同的箱身结构,一种箱身结构为使得箱身为一体冲压成型件来提高箱身的整体的结构强度,并且再通过形成在底板上的凹槽与嵌入凹槽的换热件来提高底板的结构强度,可以使得箱身的结构强度得到较好地提高,能较好的对箱身内的电池单体进行保护,另一种箱身结构为使得侧板为型材边框,可以较好地提高箱身的周向的结构强度,进一步通过形成在底板上的凹槽与嵌入凹槽的换热件来提高底板的结构强度,并且,上述两种不同的箱身结构均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箱本体包括:箱身,为一端具有敞口的半封闭结构;盖板,与箱身相连,封闭敞口,凹槽形成于盖板且凹槽位于盖板靠近容纳腔的内侧或者背离容纳腔的外侧。

11、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带有凹槽的盖板以及嵌设在凹槽内的换热件,可以较好地提高盖板的结构强度,并且还通过设置在凹槽内的换热件能较好地提高电池单体顶部的换热效率。

12、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为一体冲压成型件。

13、上述技术方案中,盖板加工简单、方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凹槽的形状进行设计,灵活性好,并且一体冲压成型的凹槽的密封效果好,可以较好的对换热件进行保护。

14、在一些实施例中,箱身包括底板和围设在底板周沿且首尾依次连接的多个侧板,侧板和底板的材质相同,二者分体成型焊接配合。

15、上述技术方案中,侧板和底板的材质相同,对侧板和底板进行焊接时,焊接效果好,并且焊接后的结构强度高,通过增加侧板和底板的连接强度,可以提高箱身的结构强度。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件包括至少一个换热管,当换热管的数量为多个时,每个换热管的内侧均限定出一个换热流道。

17、上述技术方案中,换热管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并且可以较好地改变换热管的形状,由此,可以较好的对换热管进行折弯,以较好地在电池内布置换热流道,并且,换热管具有较好地结构强度,在换热管内嵌设在壁体内后,换热管可以较好的提高壁体的结构强度。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管由单根管折弯成型,可选的,换热管在折弯位置弧形折弯。

19、上述技术方案中,一方面,换热管可以较好地根据实际的散热需求进行折弯,以构造出不同疏密程度或者换热管走向的换热管布局,使得整个换热区域内具有多个不同换热效果的区域,从而使得换热件对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换热效果,提高换热件换热的灵活性,另一方面,换热管不同的折弯状态,还可以较好地对换热流道内的流体的流速、压力等进行调整,使得流体能较为充分地吸收电池单体的热量,从而提高电池单体的散热效果。通过设置换热管在折弯位置弧形折弯,可以减少流体的流动阻力,减少压降,进而可以提高换热流体在换热流道中的流动速率,从而可以增加换热件的换热效率。

20、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与换热管间隙配合,且沿换热管的长度方向延伸。

21、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使得凹槽与换热管间隙配合,使得换热管易拆装,一方面可以提高换热管的装配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换热管的替换或者维修效率;通过使得凹槽沿换热管的长度方向延伸,使得凹槽的形状与换热管的形状相同,由此,在换热管装配到凹槽内后,凹槽可以较好地限制换热管的位置,使得换热管不易移动或者晃动,换热管的位置较为稳定,则可以较好的对电池单体进行散热。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管为扁管或为口琴管。

23、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厚度比较小的扁管或为口琴管,可以较好地将换热管嵌设在箱本体的壁体上,不易增加壁体的厚度的同时,还能提高壁体的结构强度,并且,扁管或为口琴管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可以较好的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

24、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还包括:梁体,梁体设在箱本体内,梁体与箱本体之间构造出允许换热管穿过的通道。

25、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在箱本体内设置梁体,梁体与箱本体之间构造出允许换热管穿过的通道,便于换热管与外部水管连通,以形成冷却回路。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梁体具有第一凹部,和/或,箱本体具有第二凹部,第一凹部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100)完全容置于所述凹槽(3014),且所述换热件(100)沿厚度方向的上表面与所述凹槽(3014)的槽口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本体(301)包括:箱身(3012),所述箱身(3012)由多个箱壁围成,多个所述箱壁中的至少一个形成所述凹槽(3014),所述凹槽(3014)位于所述箱壁靠近所述容纳腔(3011)的内侧和/或背离所述容纳腔(3011)的外侧,且当所述凹槽(3014)位于所述内侧时,所述凹槽(3014)与所述容纳腔(301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身(3012)包括底板(302)和围设在所述底板(302)周沿且首尾依次连接的多个侧板(304),所述凹槽(3014)形成于所述底板(302),所述箱身(3012)为一体冲压成型件,或者,多个所述侧板(304)均为型材边框,所述底板(302)为一体冲压成型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本体(301)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03)为一体冲压成型件。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身(3012)包括底板(302)和围设在所述底板(302)周沿且首尾依次连接的多个侧板(304),所述侧板(304)和所述底板(302)的材质相同,二者分体成型焊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100)包括至少一个换热管,当所述换热管的数量为多个时,每个所述换热管的内侧均限定出一个换热流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由单根管折弯成型,可选的,所述换热管在折弯位置弧形折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014)与所述换热管间隙配合,且沿所述换热管的长度方向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扁管或为口琴管。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00)还包括:梁体(306),所述梁体(306)设在所述箱本体(301)内,所述梁体(306)与所述箱本体(301)之间构造出允许所述换热管穿过的通道(305)。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306)具有第一凹部(3061),和/或,所述箱本体(301)具有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3061)和/或所述第二凹部构造出所述通道(305)。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306)为空心梁,所述梁体(306)的部分向所述空心梁内侧凸出形成有所述第一凹部(3061)。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306)为膨胀梁,所述膨胀梁可沿第二方向膨胀或收缩,或者,所述梁体(306)为非金属梁体(306)。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包括第一换热流道(10),所述第一换热流道(10)包括第一换热段(11)和第二换热段(12);所述第二换热段(12)弯折形成有U型区域(120),所述第一换热段(11)弯折设置于所述U型区域(120)内,且与所述第二换热段(12)弯折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段(12)位于所述第一换热流道(10)的周向的最外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段(11)与所述第二换热段(12)在同一平面内折弯。

19.根据权利要求16-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段(11)连接在所述第二换热段(12)沿流体流动方向上的下游;或者,所述换热件被配置为:在加热所述电池的电池组件(200)时,所述第一换热段(11)连接在所述第二换热段(12)沿流体流动方向上的下游;在冷却所述电池的电池组件(200)时,所述第一换热段(11)连接在所述第二换热段(12)沿流体流动方向上的上游。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具有一个或多个换热流道,当所述换热流道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换热流道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100)完全容置于所述凹槽(3014),且所述换热件(100)沿厚度方向的上表面与所述凹槽(3014)的槽口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本体(301)包括:箱身(3012),所述箱身(3012)由多个箱壁围成,多个所述箱壁中的至少一个形成所述凹槽(3014),所述凹槽(3014)位于所述箱壁靠近所述容纳腔(3011)的内侧和/或背离所述容纳腔(3011)的外侧,且当所述凹槽(3014)位于所述内侧时,所述凹槽(3014)与所述容纳腔(301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身(3012)包括底板(302)和围设在所述底板(302)周沿且首尾依次连接的多个侧板(304),所述凹槽(3014)形成于所述底板(302),所述箱身(3012)为一体冲压成型件,或者,多个所述侧板(304)均为型材边框,所述底板(302)为一体冲压成型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本体(301)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03)为一体冲压成型件。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身(3012)包括底板(302)和围设在所述底板(302)周沿且首尾依次连接的多个侧板(304),所述侧板(304)和所述底板(302)的材质相同,二者分体成型焊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100)包括至少一个换热管,当所述换热管的数量为多个时,每个所述换热管的内侧均限定出一个换热流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由单根管折弯成型,可选的,所述换热管在折弯位置弧形折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014)与所述换热管间隙配合,且沿所述换热管的长度方向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扁管或为口琴管。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00)还包括:梁体(306),所述梁体(306)设在所述箱本体(301)内,所述梁体(306)与所述箱本体(301)之间构造出允许所述换热管穿过的通道(305)。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306)具有第一凹部(3061),和/或,所述箱本体(301)具有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3061)和/或所述第二凹部构造出所述通道(305)。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306)为空心梁,所述梁体(306)的部分向所述空心梁内侧凸出形成有所述第一凹部(3061)。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306)为膨胀梁,所述膨胀梁可沿第二方向膨胀或收缩,或者,所述梁体(306)为非金属梁体(306)。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包括第一换热流道(10),所述第一换热流道(10)包括第一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赵鹏博黄乐于前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