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识别基团的近红外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1896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化合物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识别基团的近红外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1)利用间苯二酚、碳酸钾、乙腈溶液和IR‑780碘代物得到化合物A;2)利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三溴化磷、N‑乙基‑N‑羟乙基苯胺得到化合物B;3)利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化合物A、碳酸钾和化合物B得到目标化合物;所述化合物A、碳酸钾和化合物B的质量比为1:1.5~2:1.5~2.5。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花菁类近红外荧光染料IR‑780为骨架,合成出新识别基团的近红外化合物,具有近红外荧光发射波长,荧光产生反应速度快,可作为荧光探针用于乙醛脱氢酶检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合物及其制备,涉及一种新识别基团的近红外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荧光探针检测法是一种利用荧光探针来识别、检测和测量特定生物分子或化合物的方法,具有低成本、快速便捷、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等显著优点。近年来,荧光探针技术快速发展,可以与周围的环境或目标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改变探针分子的结构或电荷分布,通过光学性质的变化,实现对目标物质的检测分析。

2、荧光探针对检测结果起到关键性作用。目前荧光探针的分类较多,根据材料属性分为有机和无机探针,根据探针尺寸分为分子探针和纳米探针,根据激发光源分为单光子、双光子及多光子荧光探针。荧光探针在各种检测和标记中应用广泛,比如测定金属离子、农药残留、生物分子含量、示踪生物分子,标记大分子及细胞和亚细胞结构等方面。

3、乙醛脱氢酶是酒精代谢过程中一种重要的酶,在酒精代谢过程将体内的乙醛转化为乙酸,防止乙醛在体内积累,对组织和器官产生累积毒性,损害中枢神经。近红外荧光探针的最大激发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为600-900nm,具有背景干扰小,穿透力强,损伤小等优点,可以实现对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识别基团的近红外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识别基团的近红外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识别基团的近红外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中,洗脱液中二氯甲烷和甲醇的体积比为10:1~10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识别基团的近红外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过程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识别基团的近红外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中,用碳酸氢钠中和直至无气泡;采用二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识别基团的近红外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识别基团的近红外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识别基团的近红外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中,洗脱液中二氯甲烷和甲醇的体积比为10:1~10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识别基团的近红外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过程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识别基团的近红外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中,用碳酸氢钠中和直至无气泡;采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采用无水硫酸镁脱除水分;采用二氯甲烷/甲醇作为洗脱液进行洗脱,二氯甲烷/甲醇的体积比为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照马红玉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