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碱激发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888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碱激发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碱激发胶凝材料原料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份分别为:矿渣粉40~60份,预处理的脱蜡废催化剂5~25份,碱激发剂1~5份,水20~35份。将费托渣蜡提取费托蜡后残留的大量脱蜡废催化剂进行煅烧,得到预处理后脱蜡废催化剂;将所述预处理后脱蜡废催化剂掺加矿渣,与碱激发剂和纯净水充分混合并搅拌,注入模具中采用人工振捣和机械振实消除气泡,喷水养护28天后得到碱激发胶凝材料;为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脱蜡废催化剂和矿渣中的活性组分,制备的碱激发材料不仅弥补了传统硅酸盐水泥的缺陷,并且协同处置了费托渣蜡中的废催化剂和矿渣,实现了固体废物资源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涉及一种碱激发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脱蜡废催化剂制备的碱激发胶凝材料。


技术介绍

1、脱蜡废催化剂,是指在费托渣蜡经提取蜡之后,仍然残留的部分,目前对于这一无机组分的回收利用缺少研究,而这一部分的化学组成与矿渣等具有胶凝潜性的矿物类似,含有大量的玻璃相结构,在碱性激发剂的作用下发生水化反应,能产生具有力学强度的水化产物。脱蜡废催化剂的活性丧失为不可逆的,内部孔道坍陷也难以恢复,再回收作为催化剂使用的可能性较低。

2、对这部分的处理手段一般直接进行固化填埋。直接固化填埋的方式虽然能直接稳定废催化剂中的重金属离子,降低重金属离子浸出,但同时也无法再利用其中的资源,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公共土地占用问题。

3、cn213172211u公开了一种费托合成废催化剂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蜡渣经高温处理后达到熔融状态,再利用溶剂进行反复抽提后过滤,蒸馏回收产品蜡后将脱蜡废催化剂进行焚烧处理。然而该方法首先需将脱蜡废催化剂经高温转化为熔融状态,能耗较高,经济性较差。且该方法未能充分利用脱蜡废催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碱激发胶凝材料,其特征在于碱激发胶凝材料原料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份分别为:矿渣粉40~60份,预处理的脱蜡废催化剂5~25份,碱激发剂1~5份,水20~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激发胶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处理的脱蜡废催化剂为:取脱蜡废催化剂进行煅烧,得到预处理后脱蜡废催化剂中Fe的质量含量为40%~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激发胶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矿渣粉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30.2~45.7%CaO、23.1~37.6%SiO2、10.1~25.1%Al2O3、0.38~6.48%K2O、2.25~12.75%Mg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碱激发胶凝材料,其特征在于碱激发胶凝材料原料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份分别为:矿渣粉40~60份,预处理的脱蜡废催化剂5~25份,碱激发剂1~5份,水20~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激发胶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处理的脱蜡废催化剂为:取脱蜡废催化剂进行煅烧,得到预处理后脱蜡废催化剂中fe的质量含量为40%~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激发胶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矿渣粉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30.2~45.7%cao、23.1~37.6%sio2、10.1~25.1%al2o3、0.38~6.48%k2o、2.25~12.75%mgo、0.28~4.68%mno、0.94~5.28%fe2o3、0.55~6.75%吸附水,且上述化学成分的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英徐炎华殷至豪马正茁梁川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