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陡边坡下塬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8779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陡边坡下塬排水系统,包括衔接结构、竖井、消能井、输水结构和多个分流墩;衔接结构的入水口与塬上雨水管网衔接,出水口与竖井相接,用于将塬上雨水输送至竖井;消能井设置于竖井的底端,并与竖井连通,用于对由竖井进入至消能井内的雨水进行消能;输水结构的入水口与消能井连通,出水口与塬下的河道连通,用于将消能后的雨水输送至河道;多个分流墩围绕竖井的井口设置,每个分流墩均伸入竖井第一预设距离;每个分流墩上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由分流墩的墩顶延伸至墩底。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将塬上雨水安全排放下塬,避免雨水无序排放,导致塬上支沟沟头侵蚀加剧,塬面切割破碎,塬顶边坡崩塌,解决了黄土台塬水土流失及地质灾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陡边坡下塬排水系统,属于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1、黄土塬是由古地形平坦开阔处之上覆盖和堆积的黄土形成的一种平顶山地,顶部称之为塬。黄土台塬是西北干旱地区一种常见的地貌,常伴随湿陷、崩塌、沟道冲刷及水土流失问题。

2、近年来,随着土地硬化增大了塬面的汇水产流量,城市雨水无序排放,导致塬上支沟沟头侵蚀加剧,塬面切割破碎,塬顶边坡崩塌,威胁到村庄、道路和工业设施等的安全,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加剧了区域的水土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陡边坡下塬排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塬上雨水无序排放导致的塬上支沟沟头侵蚀加剧,塬面切割破碎,塬顶边坡崩塌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陡边坡下塬排水系统,包括衔接结构、竖井、消能井、输水结构和多个分流墩;

3、所述衔接结构的入水口与塬上雨水管网衔接,出水口与竖井相接,用于将塬上雨水输送至竖井;

4、所述消能井设置于所述竖井的底端,并与所述竖井连通,用于对由所述竖井进入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陡边坡下塬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衔接结构、竖井、消能井、输水结构和多个分流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陡边坡下塬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结构包括衔接流道和设置于所述衔接流道内的多个导流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陡边坡下塬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墩的数量为4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陡边坡下塬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为环形堰竖井,且所述环形堰竖井的井口呈收缩状,收缩最窄处小于所述环形堰竖井的井体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高陡边坡下塬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结构包括下平洞、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陡边坡下塬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衔接结构、竖井、消能井、输水结构和多个分流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陡边坡下塬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结构包括衔接流道和设置于所述衔接流道内的多个导流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陡边坡下塬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墩的数量为4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陡边坡下塬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为环形堰竖井,且所述环形堰竖井的井口呈收缩状,收缩最窄处小于所述环形堰竖井的井体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兴薛文宇周施荃刘晶晶石北泰康秀王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