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微生物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发酵-分离耦合制备赤潮藻溶藻物质的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米氏凯伦藻是福建沿海常见的有毒甲藻,会引发鱼类大量死亡,对海洋环境和渔业养殖造成巨大破坏。控制有害赤潮的方法主要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3类方法。生物法具有特异性强、低成本、低毒、环境友好等特点,细菌在赤潮发生和消亡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也是生物法控制有害藻华的研究热点。
2、菌杀藻机制主要分为直接杀藻和间接杀藻。根据前期研究已确定假交替单胞菌fdhy-mz2对米氏凯伦藻有杀藻作用,其通过释放胞外物质间接溶藻,因此溶藻有效物质在发酵上清液中。通过构建分离耦合体系,以过滤的方法,可将发酵液的固体颗粒与液体分离。大规模发酵生产其发酵液过滤除菌方法有:板框过滤、真空转鼓分离及离心分离等,由于发酵后期的发酵液生物量高,使用普通过滤介质,其滤孔易被堵塞,上清液分离难度大,而添加硅藻土为助滤剂能发挥筛分作用、深度效应和吸附作用,用硅藻土涂覆到滤布上,可提供较多的空间截留滤液中的固体颗粒,大部份滤液通道仍然保持畅通,起到不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酵-分离耦合制备赤潮藻溶藻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分离耦合系统可连续制备溶藻物质,由溶藻菌经发酵罐发酵放大培养后,获得发酵液,于板框过滤器进行溶藻物质的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分离耦合制备赤潮藻溶藻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藻菌发酵罐发酵放大培养,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假交替单胞菌FDHY-MZ2活化后经逐级种子液培养放大后,以3%的接种量接种到装有优化培养基的50 L发酵罐中,在装液量60%、温度20℃、转速450 rpm、通气量30 L/min条件下发酵培养,每隔48 h放出一定量的发酵液到板框过滤器,再补充等量的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酵-分离耦合制备赤潮藻溶藻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分离耦合系统可连续制备溶藻物质,由溶藻菌经发酵罐发酵放大培养后,获得发酵液,于板框过滤器进行溶藻物质的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分离耦合制备赤潮藻溶藻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藻菌发酵罐发酵放大培养,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假交替单胞菌fdhy-mz2活化后经逐级种子液培养放大后,以3%的接种量接种到装有优化培养基的50 l发酵罐中,在装液量60%、温度20℃、转速450 rpm、通气量30 l/min条件下发酵培养,每隔48 h放出一定量的发酵液到板框过滤器,再补充等量的新鲜优化培养基到发酵罐;所述优化培养基成分为:2216e液体培养基+0.5wt%蛋白胨+1.5wt%淀粉;ph 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分离耦合制备赤潮藻溶藻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框过滤器进行溶藻物质的分离,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发酵液泵入有硅藻土滤泥的板框过滤器得到过滤液即为赤潮藻溶藻物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分离耦合过程中,发酵液的稀释率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