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冷却液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技术方案_技高网

冷却液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8544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冷却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冷却液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其中,所述冷却液含有烯醚和全氟聚醚,其中,所述烯醚具有如下式(Ⅰ)所示的结构,式(Ⅰ)中,R<subgt;f1</subgt;、R<subgt;f2</subgt;、R<subgt;f3</subgt;各自独立地选自F、CF<subgt;3</subgt;、CF<subgt;3</subgt;CF<subgt;2</subgt;、CF<subgt;3</subgt;C(CF<subgt;2</subgt;CF<subgt;3</subgt;)<subgt;2</subgt;、CF<subgt;3</subgt;CFCF<subgt;2</subgt;CF<subgt;3</subgt;、(CF<subgt;3</subgt;)<subgt;2</subgt;CF和CF<subgt;3</subgt;CF<subgt;2</subgt;CF<subgt;2</subgt;中的任意一种,R为烷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应用中,用于对储能系统进行冷却的所述冷却液含有烯醚和全氟聚醚,通过烯醚和全氟聚醚的协同作用,使得到的冷却液对储能系统的冷却效率高,且对人体无毒害、对设备无腐蚀能相容、对电子信号传输无影响、有着良好流动性,同时能保证储能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也极大的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液,具体涉及一种冷却液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在大规模新能源电力应用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增加了对储能系统作为灵活调度资源的需求,以此保障与新能源电力互补和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控制。目前应用的大规模电池储能系统,普遍存在电池本身运行的安全隐患问题,原因之一,是电池本身的不一致性和温度特性的影响,使得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受到挑战。因而需要有效提升电池温度一致性控制能力,保证电池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运行过程中,满足电池自身工作温度范围和电池之间温度一致性范围的要求,提升电池储能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2、目前电池储能系统常用的冷却方式有空气冷却和水冷。其中,空气冷却是以空气为介质对电池储能系统进行散热,通过空气与电池表面接触进行对流换热来降低电池组表面温度,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及易于维护等优点;但由于空气的粘度低,导热系数小,相较于强制对流,自然对流所能带走的热量较少,空气换热系数小、效率低、受环境因素影响大,在大型储能系统中应用对电池温度一致性的控制效果有限。水冷是以水为介质对电池储能系统进行散热,但水的热交换效率低,且绝缘性差,应用于储能系统中换热效率低下且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电池储能系统的冷却效率低或安全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冷却液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该冷却液对储能系统的冷却效果好,且对人体无毒害、对设备无腐蚀能相容、对电子信号传输无影响、有着良好流动性,能保证储能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也极大的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却液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所述冷却液含有烯醚和全氟聚醚,其中,所述烯醚具有如下式(ⅰ)所示的结构:

3、

4、式(ⅰ)中,rf1、rf2、rf3各自独立地选自f、cf3、cf3cf2、cf3c(cf2cf3)2、cf3cfcf2cf3、(cf3)2cf和cf3cf2cf2中的任意一种,r为烷基。

5、优选地,式(ⅰ)中,r选自cf3ch2、hcf2cf2ch2、ch3、ch3ch2、hcf2ch2和hcf2cf2cf2cf2ch2中的任意一种。

6、优选地,所述冷却液中,所述烯醚和全氟聚醚的重量比为1:4~10。

7、优选地,所述冷却液中还含有全氟烯烃。

8、优选地,所述全氟烯烃选自六氟丙烯、六氟丙烯二聚体、六氟丙烯三聚体、六氟丙烯四聚体、四氟乙烯、四氟乙烯二聚体、四氟乙烯三聚体、四氟乙烯四聚体、四氟乙烯五聚体、四氟乙烯六聚体和四氟乙烯七聚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9、优选地,所述冷却液中,所述烯醚和全氟烯烃的重量比为1:2~8。

10、优选地,所述储能系统包括电池组件,将所述电池组件部分或全部浸没在所述冷却液中。

11、优选地,所述储能系统包括电池组件,将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冷却液通过介质进行热交换。

12、优选地,在所述电池组件上端设置有换热片,所述冷却液完全没过换热片或部分接触所述换热片。

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冷却液应用于储能系统中,所述冷却液含有烯醚和全氟聚醚,通过烯醚和全氟聚醚的协同作用,使得到的冷却液对储能系统的冷却效率高,且对人体无毒害、对设备无腐蚀能相容、对电子信号传输无影响、有着良好流动性,同时能保证储能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也极大的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液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含有烯醚和全氟聚醚,其中,所述烯醚具有如下式(Ⅰ)所示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式(Ⅰ)中,R选自CF3CH2、HCF2CF2CH2、CH3、CH3CH2、HCF2CH2和HCF2CF2CF2CF2CH2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氟聚醚具有如下式(Ⅱ)所示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中,所述烯醚和全氟聚醚的重量比为1:4~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中还含有全氟烯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氟烯烃选自六氟丙烯、六氟丙烯二聚体、六氟丙烯三聚体、六氟丙烯四聚体、四氟乙烯、四氟乙烯二聚体、四氟乙烯三聚体、四氟乙烯四聚体、四氟乙烯五聚体、四氟乙烯六聚体和四氟乙烯七聚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中,所述烯醚和全氟烯烃的重量比为1:2~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包括电池组件,将所述电池组件部分或全部浸没在所述冷却液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包括电池组件,将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冷却液通过介质进行热交换。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组件上端设置有换热片,所述冷却液完全没过换热片或部分接触所述换热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液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含有烯醚和全氟聚醚,其中,所述烯醚具有如下式(ⅰ)所示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式(ⅰ)中,r选自cf3ch2、hcf2cf2ch2、ch3、ch3ch2、hcf2ch2和hcf2cf2cf2cf2ch2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氟聚醚具有如下式(ⅱ)所示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中,所述烯醚和全氟聚醚的重量比为1:4~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中还含有全氟烯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氟烯烃选自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黎旸金肯晗雷志刚王树华施国有王宗令周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巨化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